3
周围一片黑暗,巨大的恐惧掩盖了身体的痛疼,杨思雅被困在墙角,狭小的空间令人窒息。
当杨思雅意识到自己被埋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大喊救命。
缺氧,恐惧,让杨思雅很快就没力气呼救了,她以为自己的生命就要止步于此。
在杨思雅几近昏迷之时,她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小杨,坚持住,我们马上就把你救出来。”
杨思雅只觉这个声音熟悉,却反应不过是谁,有人来施救,她就有生还的可能。
在杨思雅彻底失去意识前,生命通道打开了,新鲜空气涌进来,她贪婪的大口呼吸。
一张人脸出现前杨思雅眼前,她心里一惊,救自己的竟然是那个平日里见了她就色眯眯的老刘头。
而此时,杨思雅才意识到自己一丝不挂,她本能的想抬手遮羞,却发现左边胳膊动不了。
老刘头见状,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上衣,盖在杨思雅身上。
而此时,外面还是大雨倾盆。
老刘头说:“小杨,你别怕,大家都在救你,你马上就可以出来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思雅终于被拖了出来。
她这才意识到全身多处痛疼,但是她依然将在场救她的恩人挨个看了个遍,老刘头,羊大爷,憨娃和她母亲,还有十几个年迈的村民。
村民将杨思雅抬到距离滑坡处较远的医务室,可是村里唯一的医生并不在。
有人拨打了急救电话,但是等了许久,才得知进村的公路也因滑坡中断,救护车无法进村。
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小路将杨思雅送到大路上,与救护车汇合。
小路就是杨思雅来的时候走的那条山路,平日里就很难走,遇到这种下雨天,就更加泥泞了。
羊大爷和老刘头用医务室的担架抬着杨思雅往小路走去。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一起,他们知道山路难走,人多可以中途替换一下。
而其中就有憨娃,母亲对憨娃说:“憨娃,你力气大,大爷大叔们累了,你就去抬担架,一定要把小杨姐姐送到救护车上。”
刚出村就遇到上坡路,脚下一步三滑,抬着担架根本没法爬坡。
大家急得不行,杨思雅恨不能自己爬上去,无奈胳膊腿痛的厉害,动弹不得。
羊大爷说:“担架不行,来,我背上去。”
可是,年迈的羊大爷背上杨思雅后,走了没几步,直接跪倒在地上,他也没力气了。
此时,憨娃站出来,说道:“我来背姐姐。”
憨娃虽然智商不高,但是他身体强壮啊,凭着一股蛮力,憨娃将杨思雅背到大路上,顺利与救护车汇合。
看着远去的救护车,众人松了一口气。
杨思雅身上多处骨折,所幸不致命,经过救治,逐渐恢复健康。
住院的那段时间,母亲寸步不离,昼夜守护,她心疼啊,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从小到大呵护备至,何曾受过这样的重伤。
俗话说,伤在儿身疼在母心,做母亲的自责,当初没有帮女儿争取换一个工作地方,这成了她的心病。
这次女儿受伤,她就缠着丈夫,非要给杨思雅换个单位,只要在城里,不下乡,去哪都行。
杨思雅的父亲也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他当然既心疼也自责,于是,放下所谓的原则,帮杨思雅在市区找了一份新的工作。
当父亲把换工作的事情告诉杨思雅时,没想到她一口拒绝:“我不换工作,等我痊愈了,还要回三岔湾。”
杨思雅之前总在电话里跟母亲抱怨三岔湾如何不好,那里的村民如何不好相处之类的事情。
父母很不理解,杨思雅当初哭着闹着不愿意去三岔湾,现在却铁了心非要回去,这是为什么呢?
杨思雅没有告诉父母,她遇险时,经历了怎样的绝望时刻,被救出来时,心灵又被何人震撼。
她的心里有个声音:“一定要回三岔湾,一定要努力改变那里的现状,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
几个月之后,杨思雅身体恢复如初,她兴高采烈回到三岔湾。
这一次,杨思雅特地去超市买了很多零食,送给憨娃。
她还给村里每户人家都准备了礼品,她时刻铭记众人的救命之恩。
再次回到三岔湾,杨思雅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自费为村里建了一个免费公共浴池,第一位体验者便是王大娘的孙女。
在农村,很多人家没有浴室,夏天洗澡比较方便,其他季节,天气凉,他们就很少洗澡了,镇上的浴池也只在冬天才开放。
杨思雅当初嫌弃小女孩头上有虱子,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虱子。
现在她明白了,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建公共浴池。
其实,也有人建议杨思雅跟上级单位申请一笔资金用来建浴池,但是手续及其繁琐,最后还不一定能批准。
杨思雅跟父母商量之后,干脆自费建了。场地用的是长期空置的民房,原房主得知真相后,决定免费提供场地,但是杨思雅还是付了租金。
工作之余,杨思雅喜欢骑着自行车到处转悠。
大家都以为她在玩,其实她是在找东西。找什么呢?找能开发的东西。
当地人都知道凤凰岭是旅游胜地,但是多年前,凤凰岭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山村,后来有人看中了那里的温泉资源,投资开发后,才成了旅游度假村。
如今,三岔湾虽然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是周围的景色也是不错的。
还有一点,那便是村后的山壁上有许多人工开凿的山洞,那些山洞是三岔湾的先人们初来此处的居住地,算来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大多数山洞已经被废弃,但还有一部分山洞,仍被村民当做储仓在用。
杨思雅把山洞的视频发到同学群里,让大家帮忙想一下,这些山洞能开发成什么项目。
同学们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人说建成山顶洞人风格的民宿,有的人说将山洞建成藏宝洞,吸引游客前来寻宝、、、、、、
其中有个人建议,将山洞打造成禅修之地,每个山洞都是独立的,那些喜欢安静的人也许会喜欢这种风格。
不少人赞同这个建议,他们表示,很多人都想去终南山隐居悟道,但是终南山那么远,也不是想去就能去的。
如果当地有这么一个地方,至少会吸引当地人。尤其是那些城里人,整日忙于工作,身心俱疲,偶尔到这样一个清净的地方,静静心,自然是求之不得。
杨思雅心想,这个方案可不可行,自己试一下就知道了。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杨思雅利用工作之余,将其中一个闲置山洞装饰成清修风格。
她每天都会去拍一些视频发到网上,或是在山洞里焚香读书,或是练字,画画,品茶。
一开始没什么人关注,杨思雅也有过放弃的想法。
寒来暑往又一年,第二年春天,杨思雅拍了一个视频,她从山洞里走出来,站在洞口远眺,眼前出现的是一片片山桃花,那场景,简直是世外桃源。
这一条视频火了,随之而来的是众网友询问地址,杨思雅并没有告诉他们地址。
她在等,等其他山洞建好,等网友自己来发现世外桃源。
人就是这么奇怪,越是不能轻易得到的东西,就越感兴趣。
那段时间,很多人化身侦探,纷纷猜测世外桃源的位置。还别说,网友的能力不容小觑,终于有人找到了正确位置,并发出来跟大家炫耀。
于是,就有人跟风来探秘打卡,包括一些知名旅游博主。
三岔湾就以这种方式慢慢出现在大众视野,为了迎接这一天,杨思雅跟同事们已经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了。
所以,面对日益增多的游客,他们也有能力招待。
那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渐渐回乡创业,其中不乏在外有所成就的一些大老板。
有了他们的加入,三岔湾的旅游业算是发展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老刘头。
经过杨思雅的深入了解,才知道,老刘头每次醉酒后唱的戏曲,是当地一种几近失传的地方戏种。
老刘家祖上以唱戏为生,老刘头的爷爷当年还经常出去唱戏,但是到了他爹那一辈,就无人再唱了。
当时年幼的老刘头是爷爷唯一的指望,整日逼着他练功唱戏。
但是小孩子对这个东西也不感兴趣啊,所以也没怎么认真学,直到爷爷去世后,老刘头才意识到爷爷对自己有多么重要。
他怀念爷爷的方式就是模仿爷爷的样子,来上一段戏曲。
在农村,你地种的好,粮食收得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别人会仰望你。
但是,你戏唱的再好,也被说成是不务正业。
更何况老刘头家境贫寒,整日食不果腹,连媳妇都娶不上,谁会在意他会不会唱戏?
后来,老刘头也只能借着喝酒的由头,展示一下刻在骨子里的戏腔和动作。
如今,在杨思雅的帮助下,老刘头终于有了自己的舞台,他凭着记忆将一些戏曲内容整理出来,排练成节目,供游客欣赏。
再后来,老刘头一跃成为市级非遗文化传承人,老刘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杨思雅也帮老刘头开通了社交账号,他很快便有了一批粉丝。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年近花甲的老刘头网恋了。
一位喜欢老刘头戏曲的五十多岁的忠实女粉丝,在网上跟老刘头表白之后,不远千里,奔赴而来。
最后,他们竟然真就结婚了。
在老刘头的婚礼上,杨思雅笑得合不拢嘴,她想起了当初在网上第一次见到老刘头问国家要媳妇的场景,那时候他是一个笑话,如今,他是一个神话。
在某个微风佛面的傍晚,杨思雅和憨娃坐在山顶,俩人吃着薯片,看着羊大爷往家里赶羊,杨思雅问:“憨娃,你数完了吗?一共有几只羊?”
憨娃眉头一皱,说道:“小杨姐姐,你真讨厌,总打断我,我又要从头数了。”
杨思雅银铃般的笑声传遍山涧,唤醒了沉睡已久的那片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