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鸢城往事》(19)
书名:困鸢 作者:淑公子 本章字数:2651字 发布时间:2025-05-13

19

接下来的日子,曹秀英利用空闲时间,在家自学未学完的会计课程,成为会计,是她的一个目标。

生活平静了很多,曹秀英常想,“母凭子贵”这句话果然很有道理,除了丈夫对他们母子不闻不问,其他人对孩子的态度还不错,改变最大的是大姑姐,自从她生完女儿后,就格外疼爱侄子王霄汉。

曹秀英认为,可能是大姑姐觉得自己生的是女儿,有点抬不起头,毕竟那时候很多人还是有着重男轻女的思想。

王保华丈夫姓刘,王建功就给外孙女起了个名字,叫“刘霄云”。

霄汉,霄云,一听就知道老爷子对这俩孩子寄予厚望啊。

后来,王保华为了去诊所帮丈夫,就把女儿托付给曹秀英照顾,她对曹秀英说:“反正你也不上班,这俩孩子一块看着也不费劲。你放心,不白看,每个月给你发工资。”

曹秀英一听有工资拿,自然不会拒绝。

王保华果然每个月按时给曹秀英开了工资,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曹秀英来说,很知足了。

曹秀英省吃俭用,有点钱就给大姐和已经考上高中的妹妹,还好读初中的弟弟花销不多,一家人的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有一次回娘家,大姐开心的告诉曹秀英,师父帮她找了一个房租便宜的店铺,她现在手里的钱差不多可以开个裁缝铺了。

曹秀英特别开心,跟家人一起商量开裁缝铺的事。

最后决定,让妈妈辞掉饭店洗盘子的工作,去帮大姐一起打理裁缝铺。

缝缝补补对李爱萍来说,得心应手。于是,不久之后,曹秀娟的裁缝铺就开了起来,而且因为她是残疾人,居委会还帮她争取了一些残疾人创业补贴,减免了一些费用。

再加上曹秀娟师父的大力宣传,裁缝铺一开张,顾客就络绎不绝。

店铺生意好了,自然就有人眼红,隔壁那条街上的一家裁缝铺受到了曹秀娟铺子的影响,生意冷清了不少。

那家裁缝铺的老板娘就雇了几个小混混去曹秀娟店里故意找茬,一会儿说布料质量有问题,一会儿说衣服尺寸不合适,嚷嚷着让曹秀娟退钱。

可是看着那几件衣服,曹秀娟很肯定不是自己店里的东西,她自然不会退钱。

小混混见曹秀娟执意不肯退钱,就开始在店里打砸。

正巧一个刚从部队退伍的小伙子看见了这一幕,背着行李就冲进来,三拳两脚就把几个小混混制服了,此时公安也来了,将几个闹事的人带走了。

曹秀娟和母亲对小伙子千恩万谢,非要请他吃饭。

小伙子没有同意,他看了看衣架上挂着的几件老年装,对曹秀娟说:“请吃饭就不必了,不过你能帮我个忙吗?”

曹秀娟忙答应:“可以,可以,只要我能帮上的,一定帮!”

原来这个小伙子的战友兼老乡在部队牺牲了,家里有个老娘,行动不便,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战友家里看望他的老母亲。

他刚从战友家出来,路过曹秀娟的铺子,看见不平事,就出手相助了。

小伙子对曹秀娟说:“我有个亲戚,年纪大了,出门不方便,你能上门帮她量一下尺寸,给她做几件衣服吗?”

曹秀娟问了一下地址,知道离店铺不远,就欣然答应了,并问:“说了半天话了,还不知道怎么称呼你。”

小伙子挠挠头,嘿嘿笑着,说:“我叫宋文明。”

曹秀娟说:“我叫曹秀娟。”

宋文明说:“曹秀娟同志,那就麻烦你了,你看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带你过去?”

曹秀娟看着店里乱七八糟的样子,难为情的说:“今天恐怕不行了,明天吧?”

宋文明说可以,然后放下行李就帮着收拾店铺。

没多大工夫,店铺里面就收拾干净了。

看着被码放整齐的布料和衣服,曹秀娟不禁暗暗佩服部队出身的宋文明,同时心里荡起了一丝甜蜜。

从那天开始,宋文明和曹秀娟接触慢慢多了起来。一来二去,曹秀娟竟然喜欢上了宋文明。

但是曹秀娟很清楚自己的条件,一个残疾人,怎么敢奢望正常人的爱情呢?

那时候,宋文明退伍后,不满意地方上安排的工作,借着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总想自己干点啥。

宋文明认识曹秀娟之后,不但没有歧视残疾人,反而是受到了启发。

宋文明想开一个小型服装厂,专门招聘身体有残疾的人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不仅仅是被曹秀娟的自强不息精神感动,还因为想到了那些因残退伍的战友们。

那些战友身体有不同程度的残缺,但是日常生活可以自理,干一些轻快的活还是可以的。

残疾人能有一份工作,不但能养活自己,还可以帮政府减轻负担,宋文明的出发点是好的。

当宋文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曹秀娟时,她内心一阵澎湃,没想到被他人视为拖累的残疾人,被宋文明看得这么重要。曹秀娟在心里默默地想,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这个宋文明是个大好人。

俩人一拍即合,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为此事奔波忙碌。

他们的目标是将裁缝铺规模扩大,多提供一些岗位,曹秀娟负责培训缝纫技术,宋文明负责为成品衣服找销路。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没那么容易。

首先,资金投入就是个大问题,去哪里弄那么多钱呢?

宋文明本以为可以去银行贷款,但是自己跑了很多趟之后,总是碰壁,那个年代,个人要想贷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后来,曹秀娟找了妹妹曹秀英,让她请婆婆出马,通融一下,毕竟人家是银行行长嘛。

当曹秀英在饭桌上将事情告诉婆婆后,姚桂兰表面无表情,没有吭声。

王建功倒是很关心,仔细了解了情况,得知是曹秀英大姐和一个退伍士兵想办一个专门招聘残疾人和退伍军人的厂子时,他大为赞赏这俩年轻人的想法。

于是,王建功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为他们争取了一笔贷款,同时,王建功旧日部队战友还免费提供了一处厂房,位于城北,交通还算便利。

不久之后,“友爱服装厂”开业了,虽然只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小厂,但是对于曹秀娟来说,这就像是做梦一样。

当初,曹秀娟的愿望是开一间裁缝铺,自食其力。

如今,有了厂子,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为其他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自食其力,这是以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呀。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备之时,梦想都会追着你跑。

友爱服装厂建厂一事,还登上了《鸢城日报》,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爱心人士纷纷出钱出力,帮助服装厂尽快步入正轨。

不久之后,宋文明跟曹秀娟求婚了,这是曹秀娟没有想到的。

她以为自己是一厢情愿的暗恋宋文明,人家一个四肢健全,头脑聪明的帅小伙,怎么可能看上一个残疾人呢?

可是,宋文明说了:“我喜欢的是你身体里蕴藏的那股子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不在乎躯体。”

之后,他们在厂里举办了简朴而隆重的婚礼,当时报社都去现场采访了,这可是很少见的场面。

李爱萍看着身穿喜服的大女儿,激动的热泪盈眶。

做母亲的也没想到大女儿会有这么一天,这是近几年,曹家最大的一件喜事,李爱萍觉得她们家的好日终于来了。

曹秀英抱着孩子,远远看着大姐和姐夫幸福的模样,眼泪也是止不住的流,为大姐有了归宿而哭,也为自己没有跟心爱之人结婚而哭。

曾几何时,曹秀英也幻想过他和赵德诚的婚礼,大红喜字,大红盖头、、、如今一切成为泡影,她怎能不流泪呢?(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困鸢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