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脑技术领域,其实并没有太多高深莫测的学问。多数应用软件,只要勤加练习,便能达到手熟生巧的地步。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钻研,电脑的诸多常用功能我已摸得透彻。
我熟练掌握了中英文输入法,尤其是学会五笔输入法后,汉字输入速度更是突飞猛进,每分钟不少于 130 字。看着手指在键盘上灵动跳跃,文字如溪流般在屏幕上涌现,那种满足感油然而生。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我同样驾轻就熟,特别是微软 office 软件,其每一项常用功能我都烂熟于心。
搭配熟练的输入法,制作文档或课件对我而言轻而易举。用电脑撰写论文、散文、小说等,不仅免去了反复抄写的繁琐,修改起来更是便捷无比,着实令人畅快。
此外,电脑的娱乐功能我也运用自如,诸如绘图、录音、截取视频、欣赏歌曲、观看电影、浏览网页、网络聊天、发表文章等。这些功能既让我惊叹于电脑的神奇,也为我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然而,电脑也会 “生病”,且多是操作系统出现问题。起初,面对电脑 “罢工”,我手足无措,只能将其送往电脑维修店。
但每次重装系统都要花费几十元,实在不划算。而且我发现,它大多时候都是操作系统崩溃这个老毛病,偶尔有些其他状况,也不过是内存条积尘、电源断电这类小问题。
于是,我决定自学电脑维修知识,亲自为它 “治病”。那时重装系统程序繁杂,动辄需要两三个小时,有时甚至一整天。不像如今采用克隆方式,近乎傻瓜式操作,几分钟就能搞定。
但即便困难重重,对于经济并不宽裕且向来敢于尝试的我而言,这些都不过是纸老虎。在书本的指导下,我一步一步摸索操作。
不过,书本知识毕竟有其局限性,有时跟不上信息变化的速度,也难以顾及电脑的特殊状况。因此,重装操作系统时会遭遇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
但想到电脑一般只需处理软件问题,硬件通常不会受损,我便放下顾虑,想尽办法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甚至抱着 “死马当作活马医” 的心态去尝试。
经过不断尝试各种方法,电脑最终总能起死回生,恢复正常。渐渐地,我成了技术娴熟的 “电脑医生”,也省下了不少维修费用。
后来,不仅为自己的电脑维修,不少邻居、朋友、同事也抱着 “生病” 的电脑慕名而来,当然,我都是免费帮忙。
开学前的第一次行政会议,由于工作任务繁多,一直开到将近六点才结束。
散会前,徐长栋校长拿出一份用信笺手写的稿件,对办公室主任吴大刚吩咐道:“你把这份文件输入电脑,三十分钟内打印出来给我,我着急用。”
吴大刚主任看着密密麻麻写满字的稿件,面露难色地说道:“徐校长,我打字才学不久,这么长的文章,没三个小时可打不完。”
当时,整个学校办公电脑数量有限,校长单独配备一台,其他领导和老师只能在打印室共用三四台。
许多领导和老师刚刚接触电脑办公,大多还处于初级入门阶段,连键盘都还不熟悉。
吴大刚主任虽年仅三十七八岁,但对电脑办公也只是略知皮毛,打字速度如同蜗牛。
面对这又急又长的文章,他也只能冒着被批评的风险如实相告。
徐长栋校长无奈地摇了摇头,随后问在场的行政人员:“你们谁打字快?”
众人皆低下头,不敢与徐长栋校长对视。他刚想批评几句,我站起身轻声说道:“徐长栋校长,我可以试试。”
“那好,陈校长你和吴主任到我办公室打印文件吧。让我看看你打字的速度。”
我从吴大刚主任手中接过文稿,熟练地打开电脑编辑软件,迅速开始打字。
起初还对我能力存疑的徐校长与吴主任,看着我双手在键盘上飞速舞动,键盘啪啪作响,瞬间打消了所有疑虑。
徐长栋校长笑着说道:“陈校长果然年轻有为,这次可帮了我大忙。以后我就不愁找不到打字高手了。对了,你这电脑技术在哪学的?”
“我是自学的!” 我一边回答,手上打字的速度丝毫不减。
“唔!不错!” 徐长栋校长轻轻点头。吴大刚主任也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
彼时,熟悉电脑操作的老师少之又少,我凭借着在专业电脑人员眼中或许只是些微的本领,一跃成为学校里的电脑高手。
除了时常为徐长栋校长担当打字员之外,不少领导和老师一旦遭遇电脑相关难题,都会向我求助。
而我,从不端架子,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老师,一概来者不拒。如此一来,我很快便收获了平易近人的好口碑。
不仅打字技能出众,学校的电脑和打印机也时常 “闹脾气” 出故障。
我一边使用,一边钻研学习,往往赶在电脑公司维修人员到来之前,就成功让 “生病” 的电脑恢复正常,及时为领导和老师们解决了电脑使用的燃眉之急。如此,我 “电脑高手” 的名号愈发响亮。
彼时,多媒体技术开始在课堂上崭露头角,特别是各类公开课,多媒体课件已然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
于是,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技术培训便成了亟待解决的要事。
在尚未寻得合适的外部培训老师之际,徐长栋校长决定从校内挖掘人才担任导师,如此既能节省开支,又便于组织协调,可谓一举两得。顺理成章地,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头上。
我自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经过精心备课,培训课程上得有声有色,每一位参与培训的老师都收获颇丰。
不少老师在培训后,都能够独立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在电脑知识普及与应用方面,我的确功不可没。
然而,对于要求较高的公开课,或是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时,老师们还是需要我的现场指导。
特别是动画设计、特效美化、视频剪辑等技术含量颇高的环节,更是非我亲自操刀不可。
经我指导完成的多媒体课件,无一例外都获得了评课者的高度赞誉,为授课教师增添了不少光彩。如此,我在众多老师眼中,俨然成了他们的 “恩人”。
各种零食、水果、饮料常常堆满我的办公桌,甚至还不时收到下馆子的邀请。
正当我 “电脑高手” 的光环熠熠生辉之时,另一项特长又助力我如大鹏展翅般脱颖而出。
经过数年如一日的阅读积累与勤奋写作,我的写作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无论是教育教学论文,还是文学创作,我皆能达到随心所欲、信手拈来的境地。
凡是我撰写或修改润色的文章,皆文采斐然,犹如妙笔生花。
徐长栋校长颇为知人善任,他不仅常将起草的稿件交予我打印,还鼓励我为其修改润色。
有时,为图省事,他干脆口述几个要点,便放心地让我独立完成。而我每次都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任务,赢得他的高度认可。
说实话,尽管徐长栋校长在行事作风上稍显独断专行,但毕竟在校长之位上历经多年磨砺,在学校管理方面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与有效方法。
我也确实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管理技巧,为日后自己管理学校奠定了一定基础。
其他领导和老师得知我文章写得好,便纷纷主动将重要论文或总结报告拿来,希望我帮忙提升质量、锦上添花。如此,我不仅收获了好人缘,还赢得了 “才子” 的美誉。
许多老师在担任领导职务后,通常会主动申请不再承担主要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要原因是行政事务繁杂,实在难以兼顾一线教学。
而我,虽身为教导处副校长,却从未有过卸下语文学科教学任务的念头,反而主动请缨,承担起全校公认最难教的班级。
尽管教学管理工作繁忙,但我却应对自如,很好地平衡了行政管理与教学工作。
每学期,我都会带头在全校开设公开课和示范课。凭借出色的教学技能与扎实的基本功,我迅速赢得了老师们的一致称赞。
不少参加镇区教学比赛的骨干教师,在我的带领与指导下,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因此,我又成为年轻老师借助力量实现腾飞的重要平台。
每次学科竞赛和期末考试,我所执教班级的成绩总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尤其是那些原本成绩垫底的班级,在我的悉心教导下,竟能奇迹般地实现逆袭,一鸣惊人。老师们对我的教学能力更是赞不绝口。
在我的引领带动下,学校的教学质量蒸蒸日上。自然而然地,我在教学业务领域拥有了极高的威信与话语权。
值得一提的是,我从未参加过徐长栋校长的私人聚会,也从未前往他家拜访,更没有私下请他吃饭或送礼。
但即便如此,凭借出色的业务能力,我依然赢得了他的宽容与欣赏。
徐长栋校长始终对我客客气气,从不吹毛求疵,也从不对我指手画脚、脸色难看。
甚至有时,他还会主动将一些我未曾申请的荣誉称号授予我。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凭借着这几项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我不但避免陷入复杂的人际纷争的漩涡,甚至还可以不显山不露水地偶露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