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晚上到家时开门声惊动了已经上床休息的父母,他们就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上下打量着我。妈问:“石头,你这身新衣服是哪来的?”
“是邱月给我买的。”我说。“她知道我没带棉衣回来,给我买了好几件过冬的衣服。”我脱掉外衣,让他们看套在里面的毛衣毛裤,又拿出邱月给我买的羽绒服给他们看。
妈说:“她给你买了这么多衣服,真舍得花钱!”
“她这次让我去长春,是让我看一个门市房,她说到年底把那个房子租下来,让我过去开书店。”
“你不打算和春花一起办蜂窝煤厂了?”爸问。
“蜂窝煤厂当然要办,邱月的意思是让我投资,让春花办厂,我去长春开书店,还能多挣一份钱。”
爸说:“咱们这里是煤矿,不缺煤,蜂窝煤在咱们这里能不能卖出去还不知道,我觉得去长春开书店比办蜂窝煤厂把握大一些。长春到底是大城市,比咱这山沟强多了,你要是愿意去就去吧。”
“我和你爸就怕你们结婚以后过不长。”妈说。
我安慰妈说:“邱月还没离婚,现在我和她只是朋友关系,还谈不到结婚的事。将来就是她离婚了,我们开始谈婚论嫁,我想她也是奔五十岁的人了,不会再把婚姻当儿戏。”
邱月为我买的这些衣服,让爸妈看到了她对我的关心。他们再没有说春花比邱月更适合我之类的话,看来他们已经认可了我和邱月的关系。
睡觉之前,我把从长春穿回来的衣服和鞋放进柜子里,现在只有这几件像样的衣服和鞋,要留着以后出门时穿。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先查看了一下晾在院子里的蜂窝煤,全都晾干了,然后给春花打电话,告诉她我已经从长春回来了。
春花问:“你去长春打听的事有结果了吗?”
“邱月说她帮我打听,很快就会有结果。”我说。
“你在家等着,我到镇里雇辆车去你家,咱俩把蜂窝煤都运到我家饭店。”春花说。
我刚刚吃完早饭,春花就坐着在市场上雇的农用三轮车来了。我要把蜂窝煤全部运走,可春花非要留下一些给我家用不可。我拗不过她,只好同意留下一百来块。
汽车拉了三次才把我和春花做的蜂窝煤全部运到春花的饭店。卸在春花家饭店门前。春花让我写张广告贴在饭店的墙上。写广告时我问春花:“蜂窝煤你是打算论吨卖还是论块卖?”
春花想了想说:“暂时还是论块卖好些,顾客想多少就买多少。咱们这里的人都没用过蜂窝煤,想买的人估计也都是抱着试用一下的态度,一次肯定不会买太多。”
我让春花找来纸笔,计算了一下,结果出来后,对春花说:“如果按每吨卖一百二十块钱算,合一毛五分钱一块。”
“论块卖看起来很便宜。”春花说。
我让春花找来一块木板和一支粉笔,在木板上写道:新开发的蜂窝煤,起火快,发热量高,使用方便,无污染。一百二十块钱一吨,一毛五分钱一块。
春花找来一根钉子,我把木板钉在饭店的墙上。我本来想留在饭店看看销售情况,又怕春花留我吃饭,现在饭店毕竟是春花的儿子在打理。我找个借口回家等待销售情况。
两天后,邱月给我寄来一个快件,打开一看,是三份蜂窝煤生产设备厂家的广告和报价单。我算了一下,就是买最便宜的设备,一条生产线也要五、六万,再加上流动资金,我和春花最少要投资十万,看来真得动用父母的养老钱了。
我带着资料去找春花。到春花的饭店一看,门前一块蜂窝煤也没有,写着广告的木板也摘了下来。
一进门,看见春花正在忙碌,我问道:“咱们做的蜂窝煤都卖光了?”
“昨天下午就卖光了。”春花高兴地说。“不仅赚回来了搞试验的全部费用,还有盈余。看来咱们办蜂窝煤厂产品销路肯定没问题。我正要去找你商量买设备办厂的事呢。”
“我也是为这事来找你的。”我说。“今天我收到了邱月给我寄来的蜂窝煤设备生产厂家的广告和报价单,是三个不同厂家的。你看看吧。”说着我把广告递给了春花。
“我看看。”春花接过广告。“这真是雪中送炭,你这趟长春没有白去。”看过报价单之后她说,“机器的报价咱们还承受得了。”
“既然这样,咱们就早点把机器买回来,早点把厂子办起来。”
这时春花非常认真地说道:“以前咱俩一直是搞试验,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也没有谈过怎么办厂。现在要动真格的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商量一下出资的事?”
“一人出一半钱,还商量什么?”我说。
春花说:“用煤泥做蜂窝煤这个点子是你想出来的,试验也是以你为主,蜂窝煤的配方和节能炉的资料也是你弄回来的,暖床也是你琢磨出来的。如果办厂咱俩再一人出一半钱,你就亏了。依我看,把你从长春弄回来的资料作价一万。如果咱俩各出资一半,那份资料就相当你已经出资一万,不足部分你用现金补齐。”
“咱俩有必要分得这么清楚吗?”我说。“虽然在试验阶段我出的力比你多,可我没有办过厂,也不懂经营管理,以后这个厂就全靠你了……”我差点说出来将来要去长春去开书店的事,因为现在还不是把我和邱月的关系说出来的时候,我把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
“技术应该算投资。”春花说。
也许只有春花才会主动这样说。换了别人,如果我不提出来,肯定不会主动提出这个问题。从道理上讲,春花说得不错,现在也有技术入股这一说,但是和春花合作,我不能这样做。于是说道:“只要按照配方生产就可以了,哪有什么技术?”
“配方也是技术秘诀。”春花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不想让我多出钱。”春花又拿起了蜂窝煤机报价单看了起来。
“你打算建一个多大规模的厂子?”我问。
“至少也得建一个年产两万吨的。”春花说。
“生产那么多,能卖出去吗?”我担心地问。
“我看不会有什么问题。” 春花非常有信心地说。
“不行,太冒险了!” 我摆摆手说。“咱们今年先建个年产一万吨的小厂,如果效益好,明年咱们再扩大规模。”
“你胆子太小了!”春花笑着说。“那就按你说的,先建个年产一万吨的小厂。”
“办个年产一万吨的小厂不算厂房和流动资金,光设备也得投资五六万元。”我说。
“咱俩第一步投入现金九万元,加上配方作价的一万元,合计投资十万。”春花说。“我出五万现金,你出四万。买来设备后,剩下的钱做流动资金,你看这样行不?”
“不能这样!”我摇摇头说。“配方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不能作价入股。你出多少钱,我也应该出多少钱,这才公平。”
“真拿你没办法,那就每人出五万吧。”春花显得很无奈。
“你看买哪个厂生产的设备?”我问。
“我看沈阳蜂窝煤机厂生产的设备就挺好,离咱们这里近,设备也是成套的,咱们一次就能买齐,不用再去别的地方。”春花说。
“什么时候去买机器?”我问。
“当然越快越好。”春花说。“下午三点多有一趟去沈阳的火车。今天恐怕去不上了,咱们明天去。”
“咱俩一起去。”我说。“两个人有什么事可以互相商量。”
“反正蜂窝煤也卖完了,我也没什么事,那就咱俩一起去。”春花说。“我现在就去找我弟弟,他说过如果我办厂用钱,他借给我。”
春花去借钱,我也得回家向父母借钱。回到家,我把要去买设备的事对爸妈说了。普天之下,大概只有父母对儿女是最无私的了,尽管知道把钱拿出来给我办厂有可能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妈还是把存折找出来交给我。我到银行取了五万块钱。
第二天下午,我带着五万块钱去了春花的饭店,春花怕带钱少了误事,要把十万元钱都带上,我让她把钱都存到银行卡里,携带方便,可是春花不同意,“存到卡里,虽然带着方便,可是花钱时很麻烦。”她向儿媳妇要了一个旧连裤袜,从中间剪开,把十万元钱都装到袜子里,然后她采用当年出差时常用的办法,把钱系到腰上,在外面又系上一条腰带,最外面有毛衣和外衣遮盖着。幸亏春花腰不太粗,腰里缠着那么多钱,还真看不出来。毕竟是山里人,在某些方面春花有点跟不上形势,竟然怕用银行卡误事,对此我也是无可奈何。
我开玩笑说:“都用‘腰缠万贯’来形容有钱人,你现在腰缠十万贯,可以说是大富翁了。”
“你还笑呢,只要路上不出事,比什么都好。”说完春花让我带上她准备的食品,她自己带上了两张硬纸板。
“带这个干什么?”我不解地问道。
“咱俩是半路上车,上车后肯定没有座儿,带上这个东西,站累了,可以找个地方坐一会儿。”
“要是人多,可能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说。
多亏了春花带了两张纸板,上车后我们没有找到座位,只好在车厢的连接处铺上纸板坐下来。虽然我们席地而坐,这并没有影响春花快乐的心情,给我讲起以前她出差时遇到的各种趣事,使我忘记了旅途的烦恼。
火车快到一个大站之前,我和春花走进车厢里面,一边往前走,一边打听有没有下车的。非常幸运,有一对年轻夫妻在前面的车站下车,他们提前把座位让给了我们。
坐下后我让春花坐在里面靠窗的位置。这时我看看表,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
春花问:“饿了吧?”
我点点头说:“现在肚子里咕咕直叫。”
春花拿出带来的食物,里面不仅有熟食——鸡腿、鸡翅、花生米,还有黄瓜、大葱和面酱,主食是她自己烙的酥饼。把这些东西摆在小桌上之后,她打开两罐啤酒,拿出两双方便筷子。我们俩边吃边喝边聊。
春花拉开了话匣子:“矿上的服务公司原来有好几个厂子,都被服务公司的领导给弄垮了,可是那些把厂子弄垮的人没有一个下岗的,却让我下了岗,所以我心里不服。下岗以后我一直想自己办个厂子给他们看看,可是我见识不广,知识有限,不知道干什么好,为了生活只好先开个饭店。现在你终于帮我圆了这个梦,我得好好谢谢你。”
我终于明白了春花为什么非要办厂不可,说道:“你可别谢我,我这也是为了我自己。我能做的也就是帮你开个头,以后就要靠你了。”我不失时机地给春花打预防针,让她为我以后撤出做好思想准备。
可是春花就是不开窍,“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了开头以后就好办了。”
我继续给春花打预防针,“厂子办起来以后还不知道效益怎么样,如果效益不理想,厂子就交给你一个人管理,我出去打工。”
春花笑笑说:“你也太悲观了,我对咱们这个厂子非常有信心。”从年龄上讲,春花不应该这么单纯,她怎么就没有注意到我去了两次长春之后对建厂的态度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