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山谷来了问路人
书名:鹰主人 作者:第九城主 本章字数:2914字 发布时间:2025-05-11

傍晚,

     阿贝一家就搬入了棉谷,谷中原先老旧的房子,位于山谷中心偏南处,已经住了两户人家,孩子不少,一家有一儿一女,一家有三个男孩,这山谷养育得人丁兴旺,房子被他们打通墙壁、连接起来,空间塞得满满,睡房、猪栏、鸡舍堆满了柴火和棉花,晚上六点钟,还没有准备晚饭,每户人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其它人丁都在土地和山坡上忙碌,把收成一捆捆的背回来。

    靠近山谷北边出口两百米的路边,有两间无人打理的储藏库,周边的土地地势较高,没有人耕种,长满了草,镇长调配了一台货车和两个镇民,帮阿贝一家搬运家具,万俟送了一张木沙发,两把椅子,一张桌子,两百张木板,以及15根圆木。

  货车司机和两镇民帮忙把这些卸在地面,阿贝烧了一壶水,大家喝完水互相告别,凌天勤用两块石头搭起灶台,煮了简单晚饭,晚上一家人把几块木板铺开当床,早早休息以驱散疲惫。

  阿贝透过破开的储藏库屋顶,望着布满星星的天空,他在野外给商队跑腿的时候,夜晚无数次,睡在野外的山洞里和大石头下,独自面对静谧和广袤的黑夜星空。

     蒲南在仓库后面坡地上选了片土地盖房子用,第二天早上他放了一把火,长(chang)草烧成灰,阿贝清理火焰熄灭的土地,蒲南和凌天勤准备一大锅食物,镇长出面召集的乡邻,阿贝的同学朋友们,浩浩荡荡前来帮忙盖新房子,货车又拉来一车木板和圆木,女人和孩子割草和编草甸,男人挖地基、立柱子、切割木板,用了三天,盖好三间宽敞的小屋,第四天宴请答谢过后,蒲南提议给小屋增加一点家具农具,棉花种子也需要去挑选,但是他说他对萨门不熟悉,所以叫上凌天勤一起去萨门购物,留下阿贝一个人在新屋里。

  临行之前,无人注意的时候,蒲南提着他的提包,转到地里的地基边,从提包里拿出几扎钱,塞进地基掏空的土洞里藏好,他决定今天除了家具农具,还得买几把锁和藏物品的箱子。

  在和凌天勤出发的时候,蒲南对阿贝吩咐道:“在家里看家,别离开,哪里也别去。”

 阿贝漫不经心的答应了一声,等到蒲南和凌天勤的背影走下起伏的山坡看不见,阿贝烧了一壶茶水,想着是否过去另外两户人家打个招呼,他们一直在地里忙活,镇长带人来了,谷里两户人家也没有人过来接触。

     据说他们是四年前先后从远方来的,一直在谷中种植打理棉花地,保留着人生地不熟和离群独居习惯了的特点,他们的孩子有一种疏远和拒绝人的神态,阿贝朝他们的房子望了望,没有看见听见人声,也许是去了更南边打理土地。

   镇长说两户人家住的房子本来挨得没那么远,后来的一户住进谷中不久,中间部分的几栋房子被推倒,修整了一下成晒谷场,地里出产收获的时候用来晒各种收成。

   想到目前还没有门锁的家门,虽然家里空荡荡,阿贝还是放弃了走访邻居的想法,把茶壶和茶碗放在窗台上,坐在他自己敲打出来的椅子上喝茶沉思。


   一直到下午,眼看还有2个小时就到傍晚,父母都没有回来,阿贝一个人呆呆的望着窗外,山谷的北边土地确实长久无人打理,一片遮天蔽地的长草,向着成为荒地欣欣荣生长,再不打理,就要成为蛇鼠的乐园,山中的林鸟也会飞出来筑巢开枝散叶,镇长说往年他巡视的时候会在草长到比人高时放一把火,镇长乐哈哈地说:“以后这把火就交给小阿贝来烧了,我也不来巡视了,小阿贝上学的时候和我汇报就行。”

   坐在椅子上,就被长(chang)草挡住了瞭望出山谷外的视线,而窗台的木板,几乎挡住了阿贝的整个上半身,宽阔的窗台,左边放茶壶,右边放茶碗,中间是阿贝露出的半边脸,鼻孔和以下其它身体部分藏在窗台下,露出两只眼睛,仅比窗台略高,黑乎乎的眼睛转动着,望向外面的土地,视线随着风吹动草丛捕捉无形轨迹,对发出昆虫鸣叫的草根聚焦注视,蒲公英飞起来的时候,他的眼神产生了色彩,有了变化,伸出手到窗台上端下茶碗喝了一口。

  有人声传来,是小小姑娘‘咿咿呀呀....’的无知之语,神秘而动人,响悦心灵。

  有人声传来,是老老妇人‘玛篾寐么....’的喃喃自述,苍老晦涩,出口艰难,超出了语言可以让人理解的范围,旁人不知其意而入胜其神,每一个字像是缓慢的从喉咙爬出来,尝试着沟通生灵。

   看不见人影,声音从长(chang)草后面飘过来,带着山泉滴落在圆润石乳上的清脆声,带着岁月的皱纹,有一个脚步有力又有冲劲,踏着地上噔噔噔的,“我们到房子那里去,”一个年轻的女孩声音响起,是正宗标准的普通话。

 是外地人,

  阿贝站了起来,一个穿着白色衣裙,斜跨绿色背包的女孩从长(chang)草后面飞奔出来,蒲公英花被她飞快掠过的身影惊起,纷纷飞上天空,那空中漫天飞舞的蒲公英和白色女孩一起奔跑,像一树白梨花突然开放。

   女孩跑到窗前,低头看着阿贝,她比他高一个头,“小孩,倒几杯水来,给过路人喝。”

    阿贝拿碗倒了四碗茶,先喝了一碗润润喉,让自己发出的语声柔和点。

    一位老太婆,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应该是走了很久的路,时不时喘息,慢慢挪动着随后走过来,小姑娘嘟着嘴、抿着嘴、裂开嘴变动着表情,脚步有一搭没一搭地拍打地面,好像边走边要卸下腿脚上,长途奔赴沾染的负担。

   挎包女孩连喝了两碗茶水,阿贝走出门口,把两碗茶端到门口的石头上,老太婆和小姑娘才走到面前,向阿贝道了声谢,端起碗慢慢喝茶。

   “从这个山谷往南走,是不是就能到达香孜?”喝完茶水,垮包女孩问道。


  “左边那条路通往香孜的方向,”阿贝回忆着,“但是走过山谷以后,还得走过四个大山坡,一个小山坡,山坡岔路很多,没有路牌,有的小路通往山里,你们等一等,我可以找纸尽量给你们画出路线,需要一些时间,等你们走到香孜,大概晚上八点了吧。”

  “还有这么远的路?”女孩心情不平静起来,“该死,我低估了山路的难度了,这可赶不上了,怎么办呢?”

   “赶不上什么?你们从哪来?”阿贝问道.

   "我?我从乌鲁木齐部队医院来....."女孩子道,但是她满脸焦急起来,没有了说下去的情绪。

  老太婆喝完水,坐在一边休息,慢慢接过话题,断断续续说下去:

  原来老太婆带着孙女,是军医院的住院病人,今年收到通知,军医院撤销,医院领导就安排医生护士,把联系不到家属的住院病人送回家,其它战士拆除设备,装车准备分流回甘肃。


  “大裁军,”白衣女孩勉强静下心来,摆脱焦急的顾虑,她先劝老太婆好好休息,对阿贝解释道:“国际上有些人,对我国的军队数量不满,要求我们大裁军,部队解散,所以军医院撤销了,我要在明天下午十一点之前,完成把老奶奶送到香孜的任务,并且赶到唐古拉山山口等待,最后的车队将会在十二点半左右经过山口,错过了车队就要自己设法归队。”

  老奶奶并不是香孜人,从没去过香孜,只是她的女儿女婿去往香孜工作,在那边安了新家。


 实际上,阿贝也只是在山脊上远远看过香孜,没有走进去过那个城镇,那也是个贸易的大镇,在行商的必经路线上,不需要人提前打探。距离看起来近,走起山路来弯弯绕绕,很远的地方。几个重要岔路地点,还是听走商说的。

  “那看来你们需要点帮助,我带你们去吧。”阿贝说完,回去屋子里,拿起水壶装满水,用树叶和白纸包了九个饭团,那是他中午做的一锅饭,他把饭团递给她们,白衣女孩他分了五个饭团,阿贝对她说道:“也许你明天赶路的时候,烧野火热一热还能吃。”

 “我们出发吧。”他说道,当即转身带路。

  "你不担心你家没人看家吗?"白衣女孩看了看崭新敞亮的房子,草屋顶还散发着植物的清香,看起来是新房。

 “萨门没有小偷,”阿贝道:“谁家丢了东西,大家都会去一家一户的帮找回来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鹰主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