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众人正在上课的时候,窗外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当早读背书的某一个学生不经意间抬头发现窗外的纷纷扬扬后,骚动就像水中的波纹,一个班的都荡漾开了。后面的马文才点点梁山伯的背叫他看窗外,梁山伯又用胳膊碰碰背书的祝英台,她看梁山伯,梁山伯小声说:“下雪了,等下可以打雪仗了。”
周夫子也知道学生们的躁动,索性布置了作业就放学了。学生们如同出笼的鸭子一样又吵又闹,你挤着我我推着你,三五成群叽叽喳喳地走到操场上,俯身攒雪球开始无差别攻击,只有祝英台是特例,大家不怎么朝她扔雪球,就算扔也是温柔的,不像别人,直接脸上开花。“啪”的一声,一个雪球呼在祝英台脸上,肇事者无他,唯梁山伯而已。他一边笑嘻嘻的一边继续攒雪球,祝英台抹去脸上的雪花,快速俯身攒雪球然后一股脑地向梁山伯扔去,他俩打得有来有回,然后其他人就看到梁山伯手拿一捧雪追着祝英台,往后脖子塞去,其他人看呆了,玩这么大的吗?到底是梁山伯不怕死还是祝英台太温柔了?
马文才见状挺身而出,一个雪球砸过去。祝英台的后脖子进雪融化了,冰凉地贴在后背,她就悄悄回去换衣服了。梁山伯与马文才打得上头,就差在地上打滚了,等他反应过来,早看不到祝英台的踪影。他摆手止战:“不打了不打了,英台都走了。”马文才心说就你这样,她不走才怪了,说:“是不是怂了?梁山伯,哈!你打不过我。”梁山伯能屈能伸:“对对对,我打不过你,我去找英台了,回见。”他跟其他人也说一声然后自己回去。
祝英台在换衣服,苏银心在一旁服侍,然后嘴里抱怨:“郎君也是的,玩起来没轻没重的,受凉生病了他不得后悔死。”
祝英台在穿两当:“这说明我们伪装得好啊,他把我当男人才会放开手玩没有顾及。”苏银心内心嫌弃梁山伯心大,然后主仆二人听到梁山伯的声音由远而近传来:“贤弟,我进来啦!”祝英台马上到榻上睡下,被子盖得严实,把帘子放下。苏银心跑去关门,结果梁山伯腿长步子大,没关住,好几次了,苏银心拦截梁山伯失败,这也锻炼出祝英台优秀的应变能力。梁山伯问苏银心:“你家郎君人呢?”
“出去了。”
“银心你在骗我。”
“真的,她去藏书阁找一本书。”
“真的?”
“嗯,真的。”
梁山伯想了想,银心没道理骗他,问:“去多久了?”
苏银心接着编:“去了有一会了。”
梁山伯想进去等,被苏银心拦下:“你不去找我家郎君吗?万一摔了呢。”
“你不是说去了一会吗?估计快回来了,大白天的我进屋等他回来就是了。”
“你不能进去。”
“让他进来吧。”祝英台趁着他们讲话的时间整理好仪容仪表,出声结束两人对峙。
“银心你骗我。”梁山伯欢快地进里屋,看到祝英台换了一身衣服,梁山伯说:“贤弟,你是不是生气了专门让银心骗我白跑一趟?”
“啊,是的,就是捉弄你,谁叫你把我衣服弄湿了。”
“是愚兄的错,忘了贤弟体弱易生病,真是该死,贤弟捉弄我也是应该的,你有没有生气?”
“梁兄不必多虑。”
“贤弟受我一拜。”祝英台抬起梁山伯的胳膊。
“你堆不堆雪人?”梁山伯问。
“走,去看他们怎么样了。”梁祝二人再次回到操场,只见同学们七手八脚堆夫子模样的雪人,看到他们来了,交代他们一个任务:“你们去跟夫子借高山冠来给雪人戴。”
梁祝二人就去找周夫子,夫子已经出门跟朋友喝酒去了,殷夫人找出一顶高山冠交给梁祝。等梁祝折返,夫子雪人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他们给雪人戴上高山冠,曾一潜在一旁左看右看,感觉还是缺少点什么,想了一下,找来书简,再加工了一番,就成了手拿书简,头戴冠的夫子雪人。
临近傍晚,周夫子会友回来,微醺的他看到一个“人”站在操场上,他高声喊:“傅兄,大雪天的你来找我吗?还在外面呐?”那“人”不理不睬,周山长走近:“傅兄,你怎么不说话?”走近才发现原来雪人,这些学生……
下雪天,梁山伯和祝英台正在围着火炉看书,祝英台在看《三国志·周瑜传》,看到孙策和周瑜交往的记载: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然后她跟梁山伯分享:“梁兄你看,孙策与周瑜同岁并且关系友好。周瑜将大路南面一所大宅院让与孙策居住,还到后堂拜见孙策的母亲,各种生活所需两家互通有无。”梁山伯答:“他们既是兄弟,又是君臣托孤,在后面的赤壁之战中,周瑜力主抗曹,也是很好的兄弟情谊了。”然后叹息:“周瑜到京县拜见孙权,恳请和奋威将军一同进攻夺取蜀地,占领蜀地而吞并张鲁,就留下奋威将军固守那里,好同马超结盟援助,等占据襄阳来进逼曹操,结果他返回江陵,路途巴丘时病死,当时年仅三十六岁。”
祝英台看了看《蜀书》:“梁兄,我不信怪力乱神,但是三国就好像老天就是写好了话本,孙权死了周瑜鲁肃,刘备死了关羽张飞,然后夷陵之战败而托孤。诸葛亮错信马谡,一个错,步步错。老天排除了所有的正确选项,然后造就了现在半壁山河沦陷的惨状。”
苏银心:“三国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再看看晋朝,糜烂无能,倒是苻坚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休养生息,加强生产政策,国力强盛,说不准哪天就兴军南下。”
梁山伯:“银心也不用如此悲观,朝廷还是有能臣的。如果北狄南下,我相信谢安能抵挡住的。”
苏银心:“桓温一事无成,倒纳了蜀汉后主刘禅的孙女李氏为妾,不知道刘备的棺材板还盖不盖得住。”梁祝二人都缺德地笑了。
笑过后梁山伯问祝英台:“英台,你在雪天捉过鸟吗?”祝英台很惊奇:“怎么捉?”梁山伯用手比划:“扫出一片空地,要竹匾和诱饵就能捉到。”
“那要明天去厨房借工具。”
“我们一起去吧。”
第二天雪停了,两人借来东西,梁山伯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两人躲在一旁看,看鸟雀来吃时,梁山伯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祝英台跑过去:“真的捉到了!梁兄好厉害!”接着两人继续蹲守,梁山伯还把绳子给祝英台,教她等到鸟进去中间再拉绳。天气很冷,苏银心劝祝英台进屋烤火,别冻坏了。祝英台说:“披风厚实着呢,我不冷。”梁山伯伸手轻轻触碰祝英台的手:“手凉,进屋烤火去吧。”祝英台玩心大起,直说不冷,苏银心回屋给手炉装碳送给祝英台。祝英台暖了把手炉递给梁山伯,梁山伯拿着手炉看她,她自己专心致志地盯着竹匾,有鸟儿漫步在雪地上,二人屏息静气,只见猎物发现了食物,谨慎地走进陷阱,祝英台猛地一拉,鸟儿被盖住了,二人正在举手相庆之时鸟儿又跑掉了,梁山伯安慰垂头丧气的祝英台:“没事,下次一定捉到。”经过两人蹲守,捉到的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他们把鸟给厨房杀了煮汤,还有两只肥美的,处理好后刷上料汁,再用荷叶、猪网油及黄泥土层层包裹,最后丢进柴火堆中煨熟。梁山伯把叫花鸡的壳破开,香气四溢,祝英台无比自豪:“梁兄简直太厉害了!”梁山伯扯一只鸡腿给她:“也没有啦,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
马文才在一旁吃鸡翅膀,苏银心用火钳从火里翻出芋头:“芋头熟了,谁要吃?”
“给我一个。”梁山伯接过去剥皮。祝英台倒了一杯温好的酒,喝了半杯放下,梁山伯把剥了皮的芋头递给她吃然后端起酒杯喝:“咦?怎么只有半杯?”祝英台:“你把我的喝了。”梁山伯笑:“不好意思。”
又一日,两人凑在一起写作业,梁山伯快人一步先停下笔,闭目养神活动脖子,转两下的时候,余光看到祝英台低头写字的侧脸。他看着看着突然有个意外发现,看一眼,不确定,再看一眼,疑惑写在脸上。
祝英台看他奇怪的举止,好奇地问他:“怎么啦?”
梁山伯把毛笔放下:“哦贤弟”,(唱)“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边唱边用手指耳朵。
祝英台用手捂住耳朵,一边想一边唱:“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她越来越理直气壮,开始倒打一耙:“梁兄呀!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梁山伯松一口气,笑着握拳:“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腊月初三,书院举办书画比赛,前三名得丰厚的压岁钱。黄膺从小跟随祖父学画画,誓要夺得魁首,画了几张都不太满意,熬了几个大夜,其他仆从都累得打盹,黄膺让他们都去睡了,只剩下赵文玢在旁磨墨洗笔。黄膺看看画,问:“这副怎么样?”赵文玢夸赞:“这人物画得真好,赶明儿郎君得空,替小的画一幅肖像吧。”黄膺嘴角压不住:“你这巧嘴净说好听的糊弄我,还想让本郎君费心思替你作画。”赵文玢:“小的僭越了。”黄膺上下打量他:“画画也不是不行,但不是现在。等年后春暖花开,我再帮你画。”赵文玢想是叫画人,跟天气有什么关系?转念一想大冬天烤火睡懒觉刚好,不想做事也可以理解。说:“听郎君的。”黄膺狡黠地笑。
经过黄膺和赵文玢的几夜奋战,在尼山书院第一届书画大赛的四十余幅参赛作品中,他的《赏梅图》得了第一。其他同学来跟黄膺贺喜,黄膺谦虚得很虚伪,道:“献丑了,我胡乱涂抹几笔之作,全是各位抬爱。”祝英台对众人说:“看看黄兄这张嘴,他随便涂抹的得了第一,我们认真画的该去放把火烧了,得巧还卖乖。”黄膺道:“不敢不敢。”梁山伯跟祝英台当然是一边的,煽风点火:“英台,我们去告诉夫子,说黄膺在讽刺夫子有眼无珠,错把胡乱涂抹之作当珍品。”黄膺没听到梁山伯的话,一个劲说“不敢不敢”,逗得大家都笑了。黄膺反应过来,骂道:“好一对牙尖嘴利的……”他话到嘴边拐了个弯硬生生忍住了,又不想趁他们的意说知己、兄弟,干脆不说。梁山伯对祝英台说:“黄兄这是怎么了?是早饭没吃饱,话说一半咽回去?”逗得祝英台载欢载笑,梁山伯看着祝英台笑自己也笑容满面。黄膺觉得碍眼,阴阳怪气梁山伯:“只有你是有祝英台的,我们都是命不好,孤孤单单的。不过呢,我是尼山书画之首,看一看,这么多钱,听一听,钱的声音,哈!”然后祝英台抢了就跑,黄膺去追她,众人为英台呐喊助威。
晋代,灶神被赋予观察世人罪过的职责,就像是天帝安插在每个家庭中的耳目。渐渐地,灶神司饮食的职能被淡化,司人间祸福的职责日益强大,其职能被世人概括为“上天呈好事,下地保平安”。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腊月二十四日夜,夫子祀灶,把糖瓜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周夫子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高喊一声“领”!然后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
碧虚斋独门独院有厨房,但没有灶王爷的贴画,苏银心拿出麦芽糖装盘放在灶上,自己也吃着糖,念念有词:“说是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我银心上供一盘麦芽糖,灶王爷你享用了吧,百无禁忌。”说完就转身离开,遇到马文才:“你晚上还吃糖,小心牙齿痛。”“睡前漱口就行,你以为我是小孩啊。”苏银心反驳。
“你祭灶不点香?”
“意思一下得了,之前都没有祭灶,还得是我想起我们这的灶王爷,给他送一盘糖。”
“明明平时围着灶台煮饭烧水多是女子,准备祭品也是女子,等到祭灶的时候,男的上香磕头。”苏银心不忿。
“是不是拽一句君子远庖厨,更是气人?”马文才笑盈盈接话。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君子怀有一颗仁心,不忍见到杀生之事,因此远离厨房,并不是君子要不进厨房、不耻庖厨之意。”银心很嫌弃:“懒就是懒,还找借口。所以说要多读书,不上读书人的当。”
尼山书院的讲堂人声鼎沸,热气腾腾,大家一起除夕守岁,互相敬酒祝福。
新年第一天,书院从上到下都换了新衣拜年,在拜贺的同时,需要饮用椒柏酒和桃汤,桃汤是桃木煮的水,起到辟邪的作用,按照先幼后长的次序进行的。夫子师母给了压岁钱,梁祝二人穿红衣去给夫子师母拜年,师母给学生们发红包压岁,红包里面还有夫子写的简短祝福,是万事如意,学业有成等简单祝福语。大家吃了胶牙饧、五辛盘和鸡子。
夫子手中拿着却鬼丸跟殷夫人说:“来,我帮夫人戴却鬼丸”。有书童在搬运竹筒,将竹筒放在火上烧,发出噼啪响声。在噼啪声中,众人互相祝福新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