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中午我把春花、铁柱和长锁留在我家吃午饭。春花仍然像上次那样,和妈一起下厨,由她掌勺,做了六个菜。
铁柱见春花和妈一起下厨,开玩笑说:“春花,看你和谷婶忙里忙外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谷婶的儿媳妇。”
“你瞎说什么?”春花的脸顿时红了。“我这不是为了给你们做几个可口的下酒菜吗?”
长锁说:“你和石头上初中那会儿就有那个意思,现在又都是单身,我看你们应该再接着处,然后成个家。”长锁完全是一片好心,是很认真的,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春花红着脸说:“一边待着去,别胡说八道。”再也不理铁柱和长锁了。
妈看看我,又看看春花,一句话也没说。我苦笑了一下,也没说话。
由于试验成功了,大家都非常高兴,我们几个喝了一瓶白酒。
下午铁柱和长锁走了以后,我和春花试着把蜂窝煤码成垛,看看放在下面的能不能压碎。我们把所有的蜂窝煤都码在了一起,也没有一块被压碎,这让我和春花非常高兴。春花说:“剩下的煤泥咱们尽快做成蜂窝煤,晒干以后,弄到我家饭店试卖一下。”
“石灰和煤矸石不够,每样还得弄两车。”我说。
“咱俩这就去弄。”春花说。于是我和春花推着手推车到水泥厂和砖厂要了两手推车石灰和两车粉碎过的煤矸石。把我和春花都累得满头大汗。妈把春花留了下来,让她吃完饭再走,春花也许是太累了,这次没有客气,留了下来。妈没有让春花下厨,让她躺在我的床上休息。吃完饭她才回家。
第二天早晨,春花又来到我家,和我一起做蜂窝煤,爸妈也来帮忙。这次我们准备把剩下的原料都做成蜂窝煤。
两天后,铁柱打来电话说水床已经做好了,他们马上就送到我家来。没想到只用两天的时间,铁柱和长锁就把我们的设想变成了现实。铁柱在电话里说,他们不会木工,只好用角铁和细铁管焊个床架子,在床架子上焊上一层铁丝网,在铁丝网上面铺上塑料管。
放下电话不久,铁柱和长锁就把水床运到我家。他们用铁管把水床与节能炉连接起来。我找了几块木板作为床板铺在塑料管上面。然后点着了节能炉。过了一会儿,我们不约而同地把手放到床板上,整个床面温度并不太高,但热得非常均匀,不像火炕那样,炕头热得烫人,炕梢却是凉的。
“我们成功了!”春花第一个高兴地喊了起来。
“制作节能炉和水床买材料你们花了多少钱?”我问。
“我们俩也没记账,想不起来花多少钱了。”铁柱说。
“你们搭工又搭料,不能让你们白忙活?”说着我拿出三百块钱。
铁柱和长锁都不肯接。我把钱塞进了铁柱的上衣兜里。铁柱又掏出来要还给我。
春花说:“我看咱们做的炉子和床非常适合咱们这个地方,肯定有销路。你们再给我做五个炉子、五个床。床做两个单人的,三个双人的。这次你们一定要记账。做完了算一下做一个炉子和一个床各花了多少钱,用了多少工时,我们心里有个数,以后卖的时候定个合适的价格。石头这三百块钱,你们先收着,做订金。做完了一起算。”
铁柱这才把钱收起来。
“做这么多,能卖出去吗?咱俩现在连个铺子都没,怎么卖?”我看看春花。
“我家饭店有个住人的小房间,现在明俊和梦玉就住那里,我让他们把炕拆掉,换上炉子和床,饭店来客人了,我就向他们宣传咱们做的炉子和床,感兴趣的我就让他们看看实物。看到实物,我估计肯定会有人买。”
“到底是做过推销员的人,卖东西也有一套。”我打心里佩服春花。“那就按你说的办。做好以后放到我家,我家有地方放。有人买就让他们到我家来取货。最好是订制,想要多大的就做多大的。”
铁柱说:“你们俩真是绝配,一个能琢磨,一个会做买卖。你们俩合伙,要是赚不到钱,那就是老天爷不睁眼了。”
“那可没准,有些人对新产品不一定认可。”春花嘴里这样说,可是脸上却挂着得意的笑容。
铁柱和长锁走了以后,春花说:“咱们的炉子不仅节能,还能烹调、供热,叫‘节能炉’不能完全体现它的性能,应该起个更好的名称。另外,咱们的床,叫‘水床’也不太合适,和你说的那种水床根本不是一回事,也应该换个名称。”
“换个什么名称合适?”我看看春花。
“你看我干什么?”春花说。“你是大学生,给产品起个名这点儿事还能难住你啊?”
想了一会儿,我说:“炉子就叫‘多功能炉具’,床叫 ‘暖床’,你看行不?”
“太好了!”春花高兴地说。“还得麻烦你,给这两样东西写个广告,我到镇里印几百张,以后凡是到我家饭店吃饭的人,都给他们发一张。”
“我今晚就写。”
“真没想到,蜂窝煤厂还没建起来,咱们已经有了两种新产品。你要是早点回来,说不定现在咱俩已经发家致富了。”春花高兴得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有你这样的能人,现在我对咱们办厂更有信心了。”我也很高兴。
“我算什么能人,你才是真正的能人。”春花不好意思起来。
第二天上午,我把广告词送给春花,她马上到镇里去印刷,我回家把做蜂窝煤的原料搅拌好。春花不在,爸妈又过来帮忙,我们先干了起来。
十点半左右春花回来了,还用方便袋提着两个饭盒。她对妈说:“谷婶,这是我炒的菜,你放到炉子上热着,咱们中午吃。”
“春花,你也太见外了,到俺家来还用你自己带饭菜?”妈接过方便袋进了屋。
在爸妈的帮助下,我和春花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把剩下的煤泥都做成了蜂窝煤。我和春花数了一下,十吨原料做了八千多块蜂窝煤。我们又算了一下账,如果蜂窝煤卖一百二十块钱一吨,十吨蜂窝煤就能卖一千二百块钱,扣除成本,能净赚五百块钱。建一个年产一万吨的蜂窝煤厂,一年能赚五十万。算完了账,我们俩都怀疑是不是算错了,又算了一遍,还是这个结果。我和春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一起傻笑起来。笑够了,春花说:“咱们赶紧把蜂窝煤厂办起来!”
傍晚,春花回饭店之前对我说,三天后她找车把晾干的蜂窝煤运到她家饭店,在那里试销。
春花走后不久,邱月打来了电话,第一句话就问:“秋实,你的试验搞得怎么样了,顺利吗?”
“蜂窝煤基本上试制成功了,就等晾干后看看销售情况了。”
“你现在忙不忙?”邱月问。
“暂时没什么事。”我说。
“你要是没事,后天我休息,有件重要的事需要你到长春来一趟。另外我也想你了。”邱月带着撒娇的口气说。
“好,明天晚上我就动身去长春。”好多天没有见到邱月了,我也很想她,正好趁现在有空去看看她。
做好的蜂窝煤摆满了院子,几乎都没有落脚的地方。第二天上午,我拿起一块蜂窝煤一看,还挺结实,便把蜂窝煤码放起来。蜂窝煤之间留了空隙,有助于通风干燥。
下午我给春花打电话,告诉她我晚上去长春。
“你去长春干什么?”春花问。
我当然不能告诉她去看望邱月,迟疑了一下说:“今天没事,我又看了一遍从长春带回来的资料,资料里说建蜂窝煤厂需要好几种设备,有蜂窝煤机、粉碎机、搅拌机、传送带。这些设备咱们都不知道到哪里买。我到长春去找找我的同学让他们帮忙打听一下哪里卖这些设备。”
“还是你考虑得周到。”春花说。“这两天我只顾高兴了,根本就没想这事。”
晚上我来到火车站时,没想到春花也在那里,仍然像上次那样,手里提着一个塑料袋。不用问,肯定是送给我路上吃的。如果真是为了建蜂窝煤厂的事去长春,接受春花送给我的食品,也许我会心安理得一些,毕竟是为了我们俩的事;可是为了去见邱月,哄骗春花,使得她又来车站送我,还带来这么多食物,我觉得非常不好意思,说道:“我在家已经吃得饱饱的,路上不会饿,这些东西你还是带回去吧。”
“不饿也要带上。”春花说。“一个人坐车,连个说话的也没有,一定会寂寞。嚼点花生米,吃点啤酒,时间过得快。”说着她把塑料袋塞到我手里。
我是真不好意思接,可是不接不知她会怎么想,我只好厚着脸皮接了过来。我往塑料袋里面看了一眼,不仅有啤酒、花生米,还有炸鸡腿和炸林蛙。炸林蛙就是在我们山里也价格不菲。春花要等火车来,送我上车,我好说歹说,总算把她劝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