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第七天,刘维乘坐的穿梭机掠过曾经的东海岸顿城。
舷窗外,曾经的繁华都市如今沦为维度畸变的试验场——扭曲的建筑以违背物理法则的姿态堆叠,断裂的磁悬浮轨道像巨蟒的骸骨悬挂在空中。
地面上,机械兵团的清扫机器人正将放射性残骸吞入次元收容舱,它们的机械臂每一次挥动,都会扬起泛着幽光的尘埃。
约城的街道上,九维集团的纳米清障机器人正以蜂群形态掠过扭曲的摩天楼残骸。
这些银色机械体发出高频嗡鸣,所过之处,辐射尘埃与钢筋混凝土碎块被分解成闪烁的量子粒子,重新汇入悬浮在空中的巨型收集舱。
"检测到第37区存在活体反应。"AI的机械音在指挥频道响起。
刘维站在改装过的指挥舰舰桥里,全息屏上的纽约地图正不断闪烁着血红与银灰交织的光点。
他身后,首席科学家管桐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上的数据流映出她凝重的神色。
"派医疗小队过去,"
刘维摩挲着左手的机械义肢,"优先提取基因样本——即便能救回来,也活不过三个月。"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整个指挥室陷入沉默。
窗外,哈曼岛的轮廓已彻底改变,曾经的帝国大厦如今只剩半截焦黑的钢架,在辐射雾霭中如同远古巨兽的骸骨。
地面上,负责物资回收的机甲部队正在时代广场作业。
巨型机械臂拨开融化的广告牌残骸,突然触碰到某种柔软的物体。
操作员瞳孔骤缩——那是半截嵌在混凝土里的儿童玩具,粉色小熊的眼睛还在闪烁着微弱的LED光芒。
"坐标X-237,发现未爆的战术核弹。"
警报声骤然响起。机甲部队立刻启动电磁束缚场,将那枚锈迹斑斑的核弹悬浮托起。
就在此时,废墟深处传来诡异的金属摩擦声,数十只被辐射变异的机械蜘蛛破土而出,它们的液压关节扭曲变形,口器处缠绕着还在燃烧的电线。
"启动脉冲电击!"
领队少校的怒吼回荡在耳机里。
蓝光闪过,变异机械蜘蛛纷纷瘫倒在地,但它们体内泄漏的放射性冷却液却在地面腐蚀出滋滋作响的深坑。
这就是核战后的常态——任何看似无害的废墟,都可能暗藏致命杀机。
顿盛特区,九维集团的工程队正在国会大厦遗址搭建临时医疗站。
穹顶的大理石浮雕早已熔成扭曲的金属流,地面上散落着国会权杖与防毒面具的残骸。
穿着防辐射服的医疗机器人排成整齐的队列,将遇难者的遗体逐一扫描、编号,他们视网膜上的激光束在辐射尘埃中划出冰冷的红线。
"已确认死亡人数达6700万。"叶北宛将最新统计数据投放在全息屏上,"但实际数字可能是这个的两倍——许多人在核爆瞬间就分解成基本粒子了。"
她调出一段监控画面:某个地铁站的避难人群在冲击波抵达前的瞬间,被高温蒸发成墙上的黑色人形轮廓,手中还紧紧攥着已经碳化的全家福照片。
刘维的目光落在波托比河的方向。
曾经碧波荡漾的河面,如今覆盖着一层粘稠的紫色泡沫,那是核辐射与化学物质反应生成的变异物质。
突然,水面炸开巨大水花,一头鲸鱼状的机械生物破水而出。
它的金属皮肤布满溃疡般的孔洞,尾鳍残缺不全地摆动着,最终重重砸回毒水中,激起的浪花腐蚀着岸边的金属护栏。
"生物机械融合体,"
助手林薇调出分析报告,"米利军方秘密实验的产物。它们正在吞噬辐射物质进行变异,必须在七十二小时内清除。"
夜幕降临时,清理工作仍在继续。
天空中,九维集团的净化卫星开始运转,发射出的蓝色光束如同巨网笼罩大地。
这些搭载着量子去辐射技术的光束所到之处,空气中的放射性粒子被强行重组,逐渐还原成可供呼吸的氧气。
但地面上,那些被辐射扭曲的植物仍在疯狂生长——它们的根茎是由电路板构成,叶片闪烁着诡异的幽蓝荧光。
刘维独自走向自由像的残骸。曾经象征自由的火炬早已熔成铁水,自由神的脸庞被辐射灼出无数孔洞。
他蹲下身,在焦土里发现一枚完整的硬币,1982年铸造的头像在月光下泛着微弱的光。
"总伤亡数据更新。"副官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全息屏幕上跳动着令人窒息的数字,"九维集团阵亡27318人,伤62890人;米利及西陆军民死亡超过1.2亿,幸存者中有43%感染维度辐射症。"
这已经是爆发核战以来最好的结果了,如果让黑暗势力和米利当局那一小撮顽固分子实行,那所谓的末日计划实现的话,那么水星这个星球,将有超过80%的人口将销荡然无存。
看到这一结果,刘维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穿梭机降落在第三基地的废墟上,这里的核弹发射井已经变成深不见底的黑洞,边缘缠绕着诡异的紫色能量流。
清理小队的队长指着不远处扭曲的金属残骸:"先导者,这里发现了未引爆的末日装置,它的量子锁需要米利最高层的生物密钥才能解除。"
刘维蹲下身,捡起一块刻着孩童涂鸦的合金碎片。
那稚嫩的线条在战争的摧残下变得模糊不清,却依然顽强地保存着色彩。
他突然想起受降仪式上,亨利交出的芯片里附带的一段影像——西陆民众在防空洞里自发组织的烛光祈祷,那些在黑暗中摇曳的光点,与此刻清理现场的作业灯交相辉映。
猩红的夕阳沉入地平线时,第三区废墟上空盘旋着幽蓝的能量光晕。
机械臂在辐射尘埃中发出齿轮卡壳的声响,将最后一块量子混凝土嵌入维度稳定塔基座。
刘维摘下防护面罩,睫毛上凝结的冰晶簌簌掉落,她望着塔身表面流转的数据流,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金属摩擦声——
那是纳米修复液储存罐正在启动,银白色的雾霭如同活物般渗入地底裂缝,所过之处,焦黑的岩石泛起新生的光泽。
启动'新生计划'。"刘维将碎片小心放入口袋,对身后的工程兵团下令:
"先建立维度稳定塔,再用纳米修复液填充辐射裂缝。告诉后勤部门,优先保障平民医疗舱的能源供应。"
刘维站在这一片废墟上,凝思眺望,此刻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此刻,刘维多了一份水星碳基人的心境,肖业成和程南军好像察觉到了这一点,但他们也是默默无语陪同着他。
他们的余光瞥见全息地图上闪烁的红点,十七个平民医疗舱正像漂浮在深海的脆弱水母。
他们腰间的脉冲枪,辐射检测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远处的维度稳定塔顶端,一道紫色闪电劈开扭曲的空间。
夜幕彻底笼罩大地时,临时营地亮起星星点点的灯光。
医疗帐篷的帆布被风吹得猎猎作响,刘维掀开厚重的防辐射帘,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柴火的暖意扑面而来。
在角落的帐篷里,一位西陆老妇人正坐在折叠椅上,她布满皱纹的手轻抚着全息投影仪,枯槁的指尖划过虚拟屏幕上盛开的玫瑰。
"战前的绿洲城啊..."
老妇人浑浊的瞳孔泛起微光,"每条街道都种着会发光的藤蔓,孩子们在月光花海里追逐萤火虫。"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年轻的九维医护兵立刻递上呼吸器,全息屏幕上的城市蓝图被震动得泛起涟漪。
刘维站在帐篷门口,看着士兵用颤抖的手记录下老妇人描述的每一个细节——会奏乐的喷泉、悬浮在空中的图书馆,还有永不熄灭的太阳灯。
远处传来维度稳定塔过载的嗡鸣,林夏转身欲走,却听见老妇人在身后唤她:
"先生,能帮我看看这个吗?"
老人展开泛黄的布料,上面用褪色的丝线绣着半朵蔷薇,"这是我女儿留给我的,她说等城市重建那天..."
话音未落,整座营地突然陷入黑暗,医疗舱的应急灯在瞬间亮起,将老人布满泪痕的脸照得忽明忽暗。
刘维握紧战术终端,新的指令在屏幕上闪烁:
纳米修复液输送管道堵塞,维度稳定塔能量流失12%。
她望向全息屏幕上逐渐成型的城市蓝图,突然发现士兵在废墟坐标处标注了一片虚拟花海。
当警报声再次响起时,她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遍整个营地:
"所有工程兵注意,在辐射裂缝周边增设生态培育舱,优先种植发光藤蔓和月光花。"
帐篷外,银白色的纳米修复液仍在缓缓流动,与老妇人讲述的花园故事交织成光带,在漆黑的夜空中勾勒出未来的轮廓。
夜幕降临时,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亮起温暖的灯光。
在某个帐篷里,一位西陆老妇人正给九维医护兵讲述战前的故事,她布满皱纹的手比划着曾经的花园,而年轻士兵认真记录的全息屏幕上,逐渐勾勒出重建城市的蓝图。
远处,超维锚定装置的残余能量在天空中化作绚丽的极光,仿佛宇宙也在为这场漫长战争的终结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