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梦幻
书名: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作者:天山逸民 本章字数:3671字 发布时间:2025-05-04

“若不是有大师出手,贫僧此刻恐怕已经无地自容了。”听声斜侧背山,说话之人丰下兑上,项赤色,披一件去秽法衣,提一串菩提念珠。大德禅师念佛心诚,坐卧不背西方,自入定以来,还是第一次北向。

清山浮碧,细风丝雨,水木湛清华。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绿柳摇曳,惠风和畅,天气清如许,一丝黑云不见。烟雨归雁,潇湘独坐,扁舟一席,莫非丹青?水底忽然见青山,看玉镜,风神冲澹,遗世脱俗,山水为家,形影为邻。一眨眼,苍烟白雾,俄失所在。转眼扁舟飞棹,急过群山,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心疑入幻境,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轻身上薄霄,山川相迎复相送,转头变灭都如梦。

流水淙淙,渐渐不闻,五剧车声,轰然而鸣。身躯磐立,眼前一座寺庙渺小,寺庙门前匾额一字不题,听经识异,直觉为噬魂寺。

噬魂寺?可惜贫僧如今身在幻境,料天涯一样,看花如雾。我欲提佛刀,快刀斩断迷魂梦,我欲掌佛剑,一剑破开天穹幕,怎奈贫僧乍见琉璃,又琉璃易碎。天地安静,好像是大德禅师奇悟入神,反倒不像是一场斗法了。阳崖阴峰,也不乏有人云里雾里。

“哈哈,这是怎么回事?难道真是大德禅师顿悟了?”

商山神姥先是可疑:“所谓境由心生,触境方知,如何无端顿悟?”随后问道:“真君聆听万物,可听出什么了?”

白泽真君一脸凝重回道:“万物自然,一切如常,不知如何,但感弦紧。”

恍惚真人一念通透,仿若随意说道:“一切如常即是反常,请问诸位道友,是否幻境能到?魔道巨擎之中,于迷幻一道造诣崭远又有几人呢?”

“那依真人之见是?”

“秋山云霞流动变幻,时而为红锦、为翠纱,时而又似暮鸦归飞。烟雨空濛,水禽矫翼,黄叶满地。人行其中,宛若画图。”

白泽真君赞道:“真人高见,正是如此!”

恍惚真人又说:“虚幻不实、空蒙流离,世上修炼水光云影诀有如此成就的,贫道思来想去,也就只有荒幻真人一人而已。大德禅师如今这般情状,恐怕不是顿悟,而是已经陷入幻境之中了。”

妙谛禅师心中突然一悟,抬眼却见圣正禅师和白泽真君两面望来,圣正禅师微笑着问道:“妙谛禅师可有指教?”妙谛禅师头摇迸鼓,忙道:“小僧只是想起了另外一桩旧事,小僧于幻术一道从无涉猎,不敢胡言乱语扰乱前辈们的视听。”圣正禅师正心中可惜,不料空界这时传下法言:“万法唯心,唯识无境。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大德不擅破幻境,多留也是无益,智淳,这一阵还是你去吧。”

智淳禅师当即礼道:“遵法旨。”

“阿弥陀佛”

智淳禅师周身显现八尺圆光,口中念佛,如潮汐之腾江,大德禅师一闻念佛之声,灵台灿然明白,绝念一醒,宛如琉璃一碎。大凡念佛,先要发心,智淳禅师心中意思,已在刚才那声念佛中见,混沌上薄霄,一意南飞,斑斓闭眼皆空无,直到念佛在耳边。

“阿弥陀佛”

大德禅师顾不得幽囚考掠,五毒参至的琉璃碎瓦之身开眼戒道:“山下乃幻境,当慎贞观。大师能融合,可尝试识相辨明真相。”智淳禅师笑着回道:“唯识善破幻境,净土念得一身清净亦可,大师还请少歇,贫僧下山定会审时度势,不辜负大师的体勘之德。”大德禅师逊谢道:“贫僧惭愧,有劳智淳禅师了。”

智淳禅师下山,天桥繁花相迎,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半空未落,半空悬停。大德禅师看着忽然悬停在半空中的智淳禅师心中感触,料定智淳禅师也陷入了幻境,但愿智淳禅师能够明辨真相,脱出幻境。

幻境中是朦胧的,远看如雾里群峰,连绵未断;近看则谷壑交错,横绝难通。前路既然难通,那么后路呢?进也斑斓,退也斑斓。

“阿弥陀佛”

当此之时,不能浮,先要忍。怒为万障之根,忍为百福之首,逆我意者,只消一个忍字。

智淳禅师静静不动,大德禅师静静回想,他刚才身入幻境,可他刚才究竟是静还是动?诚然他刚刚是内心焦急,误触荆棘,可那荆棘究竟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大德禅师还在想,智淳禅师还在忍。世人言忍,忍字最难,非大智慧,断然不能,大德禅师就是因为忍不住,最后才着了道。

智淳禅师却能忍!智淳禅师入佛门之前先是道门中人,入道门之前则是经纶之士。经纶之士常常负文学气义,与世牴牾,智淳禅师一身棱角,早在入道门之时已消磨无几,及入佛门,尽弃仙学而专仙净土,处⾝以仁和,接物以礼让。如今的智淳禅师,谦让淳简,只一心念佛,与人物无伤,与风物更无伤。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待转忍成净,以慧眼观沧海桑田,如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一念间,智淳禅师足踏沃土,身放常光一丈相,无量光芒驱散,眼前朦胧遮不住,斑斓换了又换。九天日月移朝夕,万里山川换古今。风动水光吞远峤,雨添岚气没高林。山川江河,风物如旧,一如山上之见。

水底无镜,尽水有人,智淳禅师仍旧一动不动。什么是现象?什么是幻象?眼前所见的难道一定是实相吗?智淳禅师虽然尽弃仙学而专仙净土,在净土修行之中又观唯识六相,他既知荒幻真人虚幻不实、空蒙流离,临阵之时自然会慎之又慎。

眼前的荒幻真人是真吗?必然是真,也可能是假。真象因因缘而起,而幻象之显现也需因缘而起,幻象不是无缘无故,无根无据,凭空现起的。譬如镜子显现一张面容,这张面容为何会显现在镜子里而非余处?镜能照人,这点无从质疑,必然是真,可镜中照人时显现出的面容是真还是假呢?无论真假,先需镜面照人。再譬如海市蜃楼,世人皆知海市蜃楼是一个幻象,云层之中并无一个显现的实相,可是这个幻象,或者说是在整个幻象中没有毫光是真实存在的吗?海市蜃楼不会随时随地任意的出现,只有机缘巧合之时才会显现在云层里。镜中的面容、云中的海市蜃楼都是幻象,但是它们也都是现象。想到这里,幻象也是现象,一切幻象,先能真,后能假。

那么,眼前的荒幻真人究竟是真是假?荒幻真人一动不动,就好像是故意借此较量。

在眼前的显现中,显现出的“荒幻真人”并无真假之说,因为显现出来就是现象,无论现在显现出来的是真象还是幻象,他都是“荒幻真人”,但是一旦涉及他是不是“荒幻真人”显现时,那便有真与假的区别了,这是一个关于自身的认知。无论是海市蜃楼,还是镜中假影,如果只是作为其自身,只是作为云层中和镜子中的现象,就不会存在“幻”的疑问。唯有当其在显现之外,伴随着目的和伪装一并显现,它们才是幻象。放在佛门的观察中,可以解释为“空性”正是“自性”之无。

智淳禅师若别作一解,认定一切现象皆无自身,无自身的现象才是存在的真相。那么,就显现而言,幻象也是现象;就无自身而言,现象皆同幻象。这样一来,在这场与荒幻真人的对决中,就无需分辨真假,因为真假等同,一切性空。可是智淳禅师不能作性空观,他若作性空观,天上便无第二月,哪怕他接下来在与荒幻真人的对决中胜出,也不是斗法上的胜利。所以,他仍需观天上二月,辨明一月,确认一月,第二月必依真月才会出现。

既然要辨明真月,“识”就至关重要。

识者,心之异名,了别之义。在智淳禅师的心识中,荒幻真人就在眼前存在着,这是他所认识的荒幻真人,绝对不假。心识能见“相”,相不是实有,是虚幻的,是可以变现的,因而荒幻真人不是实有,是假有。但在心识之外,还有境识,心要对境了别,是为境在心外,心中无境。

什么是“境”?

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识见,这六种识见在佛门修行中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这六识就是“境”的认知,若境识是真,那么眼前的荒幻真人就是真,若境识是假,那么眼前的荒幻真人就是假。

那么,在智淳禅师的六识认知中荒幻真人究竟是真是假?

非真非假,一片朦胧。若六识能见,大德禅师又怎会混沌?烦恼六识不能见,所以诞生了第七识。第七识的认知是恒审思量,即永无间断的审察认知,相比起第六识的审而不恒,前五识的非恒非审,第七识的既恒且审显然更能辨明真相。

思量既恒,烦恼亦是,所以第七识名末那,是污染意。佛门中人修行到一定境界,是可以制伏和断除第七识的污染,只可惜智淳禅师的佛门修行还没有到这一地步,大德禅师思量到了此处,但他绝想不到智淳禅师能够融合。佛门中人念起智淳禅师,难道不闻念佛三昧,净土三经?智淳禅师修行不到,不能克服和断除第七识的污染,但他别生妙法,融合念佛。念佛清净,便能清净污染。

“阿弥陀佛”

人惟有限,不能无限,一旦有限超出,易陷虚妄与迷狂。值此之时,需要禅定修行,断除心智中的虚妄迷乱。智淳禅师口中念佛,日夜诵持,见琉璃地之萤净现前,心眼更为洞明。水戏炫耀,漫衍鱼龙,水尽天不尽,人在天尽头。寻去疑无,看来似梦。

原来眼前所见,就像镜中倒影,只是映出了与所现色法相同的像,这映出的种种像又怎么会是真正的色法呢?同样,显现在识前的一切仅仅是识浮现出外境的行相而已。

了然清净界,幻象无不纳。理智犹如明镜,若欲照显实境,还需借助于光亮。智淳禅师念佛清净便是光亮,没染污,唯有清净。净含美妙与圣洁,离了污染的清净,即是美。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宝树成林,宝花怒放,果实累累,荷池美塘。鸟声、铃声、风声、水声构成了天籁之声的自然交响曲。这幅殊胜美丽的画卷,是属自然的净化。在智淳禅师的无上奥义清净界里,终于明辨识见,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清净一剥,一切无变。此非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始知天下极幻之事,实乃极真之事。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仙侠故事之通明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