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外,数十艘大型战船依次离岸,顺着水势驶向西北。
沈林子的军队沿着汴水行进,接连攻克了几座沿岸的县城后,终于抵达梁郡治所商丘城外。
准备攻城之际,沈林子见城墙上已经换上了晋军的旗帜,不禁惊讶道:“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
几名副将站在他身旁,彼此对视,无人敢发言。
“将军,要不进城休整一天……”一名副将提议。
“不,命令各船继续前进。”沈林子果断地回应。
两天后,水师先锋抵达襄邑城前。看到此处尚未被攻占,沈林子面露喜色,下令停船靠岸……话未说完,他却突然愣住了。
只见襄邑城的吊桥放下,城门缓缓开启,近千名秦军从城内涌出。
正当沈林子以为需要亲自上阵时,一位满脸胡茬的秦将挥手高喊:“我们恭候王师已久!”
沈林子的嘴角微微抽动,不敢有丝毫松懈。
“你们想干什么?”他问道。
秦将面对沈林子的质问,连忙回应道:“将军莫误会,我们是来归降的!”言罢,他示意身后士卒将军械尽数丢于地上。
“哐当哐当”,兵器碰撞声不绝于耳。
沈林子见对方近千人都放下了军械,心中稍安,但仍不敢大意,先命各船士卒依次登岸,列好阵势后,才带兵走到秦将跟前。
“叫什么名字?”
“在下董辉,率襄邑城全军归降。”董辉说着,转身接过一木箱,双手捧至沈林子面前,笑道:“将军请笑纳。”
沈林子神色未变,让亲兵打开木箱。
随着“咔”一声,一道缝隙出现,沈林子已猜到里面所装何物。
“打开。”他吩咐道。
“是。”亲兵应声揭开盖子,金光乍现。
“清点后记入册中。”沈林子平静地说。
“是……是。”董辉见沈林子脸色如常,顿时着急起来。
“将军这是……”他不解地问。
“战时缴获的钱粮都要上缴入库。”沈林子淡然解释。
“这是我的心意,并非……”董辉还想辩解。
“若要晋升,就随我征战立功,别走捷径。”沈林子打断了他的话。
陈留郡,仓垣。
“咚咚咚!!!”
七八名骁勇士卒紧咬牙关,面色狰狞地合力推动着粗如树干的木槌,一下又一下猛锤城门。
城门后以身躯抵御的秦军,随着木槌挥动而颤动。
“砰!!!!”
“啊!!”
城门中间碎裂,木槌击入门后,两名秦军当即被撞飞出去。
“城门已破!!随我杀!!”
沈林子领着一队精锐甲士,门破之后率先冲杀进去。
“噗!”
站在城门后的秦军见那为首晋军将领如同砍瓜切菜般斩杀袍泽,握着兵器的手止不住抖动。
晋军势如破竹,从城门杀到城墙之上,再从城墙杀向官署。
屋内。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听见动静,看向一旁案上的白绫,哀叹一声,终是狠不下心。
“砰!”
“司徒开门呐!晋军要杀来了!”
老者来回踱步,犹豫片刻,示意躲在屋角、瑟瑟发抖的仆人去开门。
“主…主人…………”
“让他进来。”
“是……是…”
中年男子步入屋内,长舒了一口气。他抬头望去,见老者背着手,神情犹豫不决,便关切地劝道:“您还是降了吧!”“唉!”
“晋军不会杀俘虏的!豫章公得知您的声名,必然会重用您,您何必如此呢?”
中年男子在劝说时,瞥见了桌上的白绫,他大步上前将其夺过。
“你要干什么?”
老者站在原地,满脸愁容,指着中年男子喊道:“你这是误我啊!误我啊!”
见白绫已经被抢走,老者停止了呼喊,将被褥下的大印取出。
中年男子见其动作,脸上露出喜色。
“唉……事到如今,老夫也只好……”
“我这就去准备!”
大堂内。
沈林子一到官署,就看见韦华带着一群下属在堂前等候,他知道对方是两秦的重要官员,且出身京兆韦氏,于是对他以礼相待。
“我已经老了,没有什么用了,只希望刘公能允许我归乡……”韦华语重心长地说。
沈林子未脱盔甲,便伏案书写。他打算征求刘裕的意见,如何处理韦司徒。
要使关中安定,两朝老臣韦华至关重要。
“若您是无用之人,那天下又有几人能用?”沈林子笑道。
一番争论后,韦华无奈地在仆人搀扶下回屋,沈林子清洗脸上的血污时,一名将领火急火燎地奔进堂内。
“什么情况?”
“董辉出城了。”
“他去哪里?”
“看方向,是要回襄邑……”
沈林子放下染红的巾帕,拿起佩剑,快步出门,得知董辉率军回襄邑,他立即调遣上百骑卒和两百步卒从东门出发,急速追赶。
岸边,一千多名散乱的晋军依水而息。
“老大,我们回去算违令吧?”
“违了就违了,豫章公封我官,那小儿敢杀我?”
董辉冷哼一声,骂道:“给脸不要脸,让他当老子的垫脚石,他母婢!”
他积攒多年的金银,本打算以此作为投名状,以求日后青云直上,然而,这些金银却被沈林子拿去充公了。
董辉心中不满,心想:“你为何不将它们还给我?用我的财物来充公,这算什么本事?”
见麾下士兵休息得差不多了,董辉率先站起身来。然而,刚一站起,他便感到地面开始轻微颤抖,细小的石子上下抖动着,让他大惊失色。
“快!快列阵!”董辉大声喊道。千余名刚刚攻下仓垣、又长途跋涉数十里的士卒们,如同老朽一般迅速开始排列阵型。
就在这时,天际传来一阵马蹄声,百名骑军奔腾而来,沈林子策马在前,与麾下并列而驰。
“尔等违抗军令!欲反乎?!”沈林子的声音尚未到达,千余名“晋军”已经呆立在原地,不约而同地看向了董辉。
一名面色黝黑、神情憔悴的士卒问道:“将军不是要调我们回襄邑吗?”、
董辉身心一凛,仿佛想要钻进洞窟般转身推搡着众人:“滚开!都给我滚开!”死亡的恐惧几乎让他失去理智,他不知道该往何处逃去。
董辉突然回头,只见刀锋已逼近自己的脖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