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的窗户很高,阳光斜斜地照进来,在水泥地面上投下一道道铁栅栏般的影子。宋婉婷坐在原告席上,指尖轻轻摩挲着面前的文件袋。袋子里装着她这四年来收集的所有证据:录音带、照片、药物检测报告、被篡改的文件复印件...每一张纸都浸透着她的血泪。
"被告人赵建国、孙莉,对于故意杀人、破坏婚姻、作风不正的指控,你有什么要说的?"审判长的声音在空旷的法庭里回荡。
宋婉婷抬眼看向被告席,赵建国一身囚服,脸色灰败得像蒙了一层土。他的目光扫过旁听席——那里坐着孙莉的父亲,孙厂长的肥脸上满是油汗。
"我没什么要说的。”
审判整整持续了一天,夕阳西下时,审判长宣判:"赵建国、孙莉故意杀人罪名、蓄意投毒罪名成立,数罪并罚,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宋婉婷没听清后面的处分,她的目光落在小军身上——孩子正专心玩着一个纸飞机,对这场决定他命运的审判浑然不觉。
走出法庭时,初春的风还带着寒意。宋婉婷蹲下身,为小军系好围巾。
孩子软软的手突然摸上她的脸:"妈妈不哭。"
她这才发现自己流泪了。四年了,从重生回来的那一刻起,她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今天做准备。现在,噩梦终于结束。
"宋同志。"林大山站在几步之外,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阳光给他的轮廓镀上一层金边,让他看起来像一尊神像。宋婉婷慌忙擦干眼泪站起身。
"这个给你。"林大山递过文件袋,"赵建国和孙莉的判决书。"他顿了顿又说,"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林大山深邃的眼睛注视着她宋婉婷则望向远处,厂区大院的梧桐树冒出了新芽,嫩绿得让人心醉。
她深吸一口气:"我想开一家书店,就在服务社旁边那间空铺面。"这是她上辈子离婚后一直想做却没能做成的事。
林大山笑了,眼角泛起细纹:"需要帮忙搬书的话,我周末有空。"他们并肩走在林荫道上。
宋婉婷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这个...应该交给你。"林大山打开信封,里面是孙莉父亲倒卖国有物资的证据复印件。他挑眉:"你怎么拿到的?"
"赵建国的保险箱。"宋婉婷微笑,"他用我和小军的生日做密码。"林大山大笑起来,笑声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宋婉婷也跟着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又流了下来。这一次,她没有擦。
三个月后,"新芽书店"开张了。店面不大,但阳光充足。宋婉婷特意辟出一个角落放儿童读物。李梅和文工团的姐妹们常来光顾,有时还会带些自家种的蔬菜给她。
开业那天,林大山送了一块匾额,上面是他亲手题的"读书明理"四个大字。宋婉婷把它挂在收银台后面,每当阳光照在上面,金色的字就会在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夏去秋来,宋婉婷报名了省师范大学的夜校。每周三天,她把书店交给李梅照看,自己坐公交车去上课。
有个周三晚上下课,她发现林大山站在校门口,手里拿着一把伞。
"听说今晚有雨。"他轻描淡写地说。
果然,走到半路雨就下了起来。林大山的伞不大,两人不得不靠得很近。宋婉婷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肥皂味,混合着雨水的清新。路过一个水坑时,他自然地扶了一下她的肘部,又很快松开。
雨越下越大。林大山把她送到书店门口,转身就要离开。
宋婉婷鬼使神差地叫住他:"要不要...进来喝杯茶?"林大山愣了一下,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
就在宋婉婷开始后悔自己的冒昧时,他点了点头:"好。"
书店里,小军已经睡着了。宋婉婷轻手轻脚地给他盖好被子,然后去泡茶。当她端着茶杯回来时,看见林大山站在书架前,正翻看她放在那里的夜校课本。
"你学得很好。"他指着书页上的批注,"比我们机关很多大学生都认真。"
宋婉婷把茶杯递给他:"看着书,心绪能平静不少。"她的手指上还留着钢笔磨出的茧子。
林大山突然说:"我也报了夜校。"
"什么?"
"经济管理班。"他喝了一口茶,"时代在变,厂里也需要懂经济的人才。"
他们聊到很晚,关于夜校的课程,关于书店的经营,甚至关于小军的未来。
临走时,林大山在门口停下:"下个月厂区组织职工家属参观新开的幼儿园,你要不要...我是说,如果你有空..."
宋婉婷微笑:"有空。"
1990年秋天,宋婉婷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夜校毕业。毕业典礼上,她穿着新做的浅灰色西装,作为优秀学员代表发言。
台下,小军坐在李梅腿上,拼命冲她挥手。而最后一排,林大山穿着便装,胸前别着一朵小小的红花。
典礼结束后,人群如潮水般散去。宋婉婷牵着小军的手,慢慢走在校园的梧桐道上。落叶在脚下发出清脆的声响,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宋婉婷。"
她转身,看见林大山大步走来,皮鞋踩碎了一地的金黄落叶。他在她面前站定,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信封。
"这是..."
"厂里的调职令。"林大山的声音有些沙哑,"下个月去岳祁任职。"
宋婉婷的心突然像被攥紧了。她勉强笑道:"恭喜。"
林大山却没有接话。他蹲下身,平视着小军:"叔叔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你想不想和妈妈一起去?"
小军眨着大眼睛:"那里有书店吗?"
"有。"林大山笑了,"还有很大的图书馆。"
他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宋婉婷:"那里缺一个图书管理员,工作清闲,适合继续深造。"他递过信封,"当然,如果你更喜欢这里..."
宋婉婷接过信封,里面除了调职令,还有一张照片——岳祁某厂区家属院的照片,院子里有一棵开花的石榴树。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人生五十始,愿与君共勉。"
风吹起她的发梢,一片梧桐叶落在肩头。宋婉婷抬头看向林大山,发现他的鬓角已经有了几根白发,在夕阳下闪着银光。这个曾经在她最黑暗时刻伸出援手的男人,此刻正紧张地等待她的回答。
"小军,"她轻声唤儿子,"想不想去看长江大桥?"孩子欢呼起来,蹦跳着向前跑去。
宋婉婷与林大山并肩跟在后面,两人的影子在落日余晖中渐渐融为一体。路还很长,但这一次,她不再害怕前方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