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疯狂吉他
书名:小学校长 作者:止立言 本章字数:3106字 发布时间:2025-05-02

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我们拥有了更多自由发展兴趣特长的空间。


常言说得好:“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体育爱好者热衷于篮球、足球与田径运动;美术爱好者对国画、油画、写生素描情有独钟;音乐爱好者则痴迷于弹奏各类乐器。


师范校园里一时间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景象。师范生群体,虽说学习成绩整体不算突出,但在体育和艺术领域,人才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彼时,齐秦的《大约在冬季》红遍大江南北,在校园里更是备受学生追捧。


齐秦那飘逸的长发、独特的嗓音,搭配动感的旋律与歌词,尤其是他怀抱吉他自弹自唱的模样,令无数同学为之倾倒。


许多人因这首歌爱上音乐,尤其对弹奏吉他萌生浓厚兴趣,校园里迅速掀起学习吉他的热潮,随处可见怀抱吉他弹奏的学生,悠扬乐声传遍校园每个角落。


我也在那时深深爱上吉他,并痴迷许久,甚至一度幻想成为流浪歌手,不过最终还是回归现实,成为一名教师。


值得一提的是,凭借一手好吉他,我还收获了爱情,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在那个年代,想买一把好吉他并非易事。


当时众多优秀学生选择报考师范院校,除了渴望尽快摆脱农村身份,更多是因为家庭贫困,无力承担高中和大学的费用。


中师生每月有几十元的伙食补贴,这基本能为家里节省一笔开支,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这也是家长鼓励孩子读师范的重要因素。


由于家境贫寒,我们每月通常只能从家里拿到三四十元生活费,这可是父母省吃俭用的血汗钱,我们自然不敢随意挥霍。


每月就靠这点钱维持日常生活与学习开销,所以每花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力求把钱用在刀刃上。


我本想向父亲要钱买吉他,但一想到父母为供我和哥哥上学节衣缩食,话到嘴边又咽下。


为早日拥有吉他,我决定从生活费里想办法。购买日用品时,我会货比三家,专挑价格低廉的商品,使用时也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牙膏不挤到薄如纸片绝不丢弃,香皂和洗发水也不舍得多用,觉得多冒几个泡泡就是浪费。学习用品同样买廉价的,纸张和墨水都舍不得浪费。


除了在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上节省,我还在伙食上“动心思”。


中师生正处于长身体阶段,饭量惊人,女生每月几十元的伙食补贴基本够用,可男生有时还需用生活费买饭票。


那时我们一顿吃四五两米饭实属平常,为节省饭票,我们发现个小窍门——和食堂阿姨混熟,用三两饭票就能打到半斤左右的饭。


为和阿姨套近乎,同学们各出奇招。有的同学嘴甜,分饭时和阿姨们插科打诨,逗得她们哈哈大笑,一来二去便获得关照;有的同学手脚勤快,主动帮阿姨收拾餐具、打扫卫生,也赢得好感,得到特殊照顾。


我嘴笨又腼腆,不敢主动和阿姨打交道,便跟着与阿姨关系好的同学,沾他们的光,居然也有收获。


食堂伙食仅能保证吃饱,顿顿白饭搭配青菜、萝卜,想吃好点就得自己加菜,我们一般每餐加五毛钱的肥猪肉,这碟肥猪肉总能让我们胃口大开。


为了买吉他,我决定省下这五毛钱,顿顿只吃白饭素菜。由于没油水,饿得特别快,有时看到同学饭盒里飘香的肥猪肉,我都快忍不住“打劫”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个多月的省吃俭用,我终于凑够钱买了一把吉他。


当我怀抱如绸缎般光滑的吉他,轻轻拨动琴弦,那清脆的声音传入耳中,我瞬间陶醉其中。


有了吉他,如何掌握弹奏技巧成了关键。我决定先自学,便去书店精心挑选几本吉他入门书籍。


每天回宿舍,我都立刻抱起吉他,照着书练习。


刚开始学吉他,首先要克服手指疼痛的问题。手指头常被琴弦划出一道道深痕,有时甚至磨破手皮渗出血。


看着伤痕累累的手指,我一度想放弃,但咬牙坚持几天后,手指竟长出厚厚的茧子,疼痛随之减轻。


接下来,我正式学习五线谱知识和弹奏技法。万事开头难,起初每个音符都弹得极慢,双手也配合不佳,但坚持一段时间后,逐渐掌握一些乐理知识和弹奏手法。


看着手指在琴弦上灵活跳动,动听的音乐流淌而出,成就感油然而生。尝到甜头的我练得愈发刻苦,很快学会几首歌曲,自弹自唱时,感觉离偶像齐秦又近了一步。


尽管学会几首曲子,但我深知自己在乐理知识和演奏技巧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急需专业人士指点。


学校或许也意识到需对这股吉他热潮加以引导,于是决定在校内开设吉他培训班。消息一出,同学们纷纷踊跃报名。我得知后也第一时间报了名。


培训班在学校音乐室举行,授课老师是从校外聘请的专业人士,培训时间定在每周五晚上。


每到培训时间,同学们就背着吉他早早赶到,选好位置,认真听讲。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我很快突破自学时的瓶颈,弹奏水平迅速提高。


在培训班里,我结识了刘一山和张全生两位志同道合的吉他爱好者。


我们三人经常聚在一起切磋演奏技巧,起初在宿舍交流,但三把吉他声加上我们的歌声,常常吵得宿舍同学不堪其扰。


为不影响他人休息,我们便转移到校园偏僻角落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我们愈发觉得彼此情投意合,便决定成立一支三人乐队。


经过深思熟虑,我们将乐队命名为“阳光男孩”。刘一山外形出众,嗓音独特,被推选为主唱歌手。


因为我们都是齐秦的忠实粉丝,所以乐队演唱的歌曲均为齐秦作品,形象设计也效仿齐秦风格。


为模仿歌星,我们不仅留起长发,还穿上色彩鲜艳的衣服,甚至在耳朵上戴上耳环。我们的独特装扮和演唱风格竟获得不少同学认可,每次演出都吸引众多观众围观,


“阳光男孩”在校园里逐渐声名远扬。刘一山也因此成为众多女生追求的对象,最终收获美好爱情。


起初,我们颇为得意,但很快便引来了学校领导的不满。


他们认为我们留长发、穿奇装异服违反校规,不符合学生身份,便责令德育处刘东副校长对我们进行教育整改。


刘副校长要求我们立刻剪短头发,禁止再穿奇装异服。我们三人情绪激动,提出强烈抗议。


我质问:“都什么时代了,留长发都不行吗?学校也太古板了吧!”


刘一山和张全生也反驳道:“我们穿的不算奇装异服,只是颜色鲜艳点,这是追求个性,为什么不允许?学校管得是不是太宽了?”


刘副校长一拍桌子,严肃地说:“中师生有中师生的规矩,学生时代不准留长发、不准穿奇装异服,校规里写得清清楚楚。你们难道要公然违反校规?别以为有点才华就有特权!”


最终,迫于学校压力,我们无奈前往理发店剪短头发,收起那些鲜艳衣服,重新穿上校服。看着精心打造的形象毁于一旦,我们三人伤心落泪。


形象虽毁,但我们的音乐梦想并未止步。我们依旧坚持每天练习,为展示才艺,决定走出校园。


我们先来到人民公园,在众多游客面前一展歌喉。起初有些拘束,但在游客鼓励下,逐渐放开手脚,尽情演绎一首首动听歌曲。


后来,我们不满足于公园表演,决定到街头和食街卖唱。我们卖唱并非为赚钱,而是为锻炼胆量、提高演唱水平。


就在我们的演唱事业蒸蒸日上之时,一件意外之事导致乐队解散。


一天,我们在一家宵夜档卖唱,几首歌过后,赢得客人掌声与称赞。


这时,一个醉醺醺的男子端来三杯啤酒,喷着酒气对我们说:“光唱歌多没意思,来陪哥喝一杯。喝完这杯,每人赏十块钱。”


我回应道:“大哥,我们是学生,不能喝酒。”


男子瞥了我一眼:“你们这些毛孩子,就该在学校好好读书,整天唱歌跳舞,不就是浪费家长和纳税人的钱吗?”


张全生脾气暴躁,不服气地说:“每个人都有爱好,唱歌跳舞怎么就成不务正业了?”


男子见我们几个小孩竟敢顶嘴,拿起一杯酒泼向张全生。张全生躲闪不及,被泼个正着,他也不甘示弱,拿起一杯啤酒回敬。


男子见状,抄起凳子砸向张全生,张全生连忙拿起凳子还击。男子的两个同伙见状,也挥拳加入战团。


我和刘一山担心张全生吃亏,赶忙握拳参战。警察赶到时,大排档一片狼藉。


我们被带回派出所处理,幸好只是打坏店内物品,无人受伤,派出所从轻发落。


由于双方都有过错,各承担一半责任,共同赔偿老板损失。


我们打架的事惊动了学校和家长,学校对我们进行严厉批评教育,并给予记过处分,家长也警告我们不准再组织乐队。


无奈之下,“阳光乐队”就此解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小学校长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