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虎赶快擦干泪痕,深呼吸一口气后就吩咐副官,将之前遵照圣上旨意拟定的通告文书给大函的礼部副官,让他派人传递给东瀛的礼部副官。
东瀛的礼部副官收到大函使臣给他们的通报后,就完全惊呆了。王城司的密探特务怎么会假扮东瀛百姓去围攻人家大函的和谈使团。
这怎么又让人家给全部抓获了?这都什么情况?一头雾水的礼部副官,赶快吩咐属下安顿好大函来的使臣。
当然,与其说是安顿,还不如说是软禁。毕竟,这事儿事关重大,他一个礼部的副官还是不敢轻易的就做决定的。
然后就赶快派人通报王城司的大臣,想先了解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毕竟,这个事儿,他们的王上以及王城司大臣那边都是秘密在做,那自然不会告诉他礼部副官了。
毕竟,这也不是什么见的光的事儿。何况,现在这事儿还这么不露脸。
东瀛的王城司大臣得知这些事儿后,立马就喜忧参半的有些不知所措。
喜的自然是他们终于知道,西函的和谈使团是被谁救走的,也知道了是谁抓走了他们东瀛的那些,假扮成百姓的密探特务。
忧的自然是为什么他们就没有先探知这个消息呢?这让他怎么给王上禀报?
如实禀报,那他们的王上要是大怒了,那他王城司大臣的这颗头指定是保不住了。
只是,他要是说这个消息是他们王城司的骨干密探探知的,那不就是欺君之罪吗?
那别说他的这颗人头了,就是他们的家族都未必能保的住。一想到这些,王城司大臣立马就否认了刚才的那个念头。
只是,也不能如实禀报,这个消息是人家礼部副官先得知的。那不仅彻底证明他们王城司是饭桶,没准还会给他引来杀身之祸。
这可如何是好呢?这也是王城司大臣有些不知所措的主要原因。不过,机灵如猴的王城司大臣还是在稍加思索后,就边热情的将礼部副官迎上坐席边给他倒茶。
然后就支退左右后就为神秘的轻声道:
“这事是上边的密旨,除了我们王城司的骨干密探外,自然不会让其他人知道。所以,您不知情,不足为怪。
只是,眼下这事已经到了这步田地,自然是不能声张了。因此,前辈您应该能体谅微臣的难处。微臣倒是有个建议,前辈您看意下如何?”
王城司大臣刚说完,礼部副官就心领神会的边颇具玩味的打量着王城司大臣,边示意他请讲。
王城司大臣则依旧满脸堆笑的敬茶,边以示谢意道:
感谢前辈您的理解。微臣是这样想的,既然这事儿还不易声张,还是微臣第二个知道的,并且微臣对此事最为清楚那就由微臣向王上禀报。
当然,前辈您的功劳,微臣断不敢觊觎和埋没,定然会如实回答圣上的追问,如实禀报前辈您的功劳。”
礼部副也官边挥手边寒暄道:
“言重了。老臣也是在西函的使臣前来通报的时候才得知此事,何来的功劳。如实禀报王上即可。”
礼部副官虽说着那些冠冕堂皇的寒暄。但他心里明镜似的。先不说,他们的王上一直都在要求他王城司大臣,去探查有关西函的消息。
单就是他王城司大臣这般的礼敬有加,就已经预示着他必然不会如实禀报,必然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果然如东瀛的礼部副官所料。王城司大臣在去向他们的王上禀报时,就赶快差人带着骨干密探在礼部附近暗自盯着。
而他则在不停的琢磨着该如何向王上禀报。正在看奏折的东瀛王一看到王城司大臣跟着侍从快步走进王宫偏殿。就知道有重要的事儿要发生了,或者是已经发生了。
当然,这个重要的事情,大概率就是有关大函和谈使团被救走,以及他们东瀛的密探特务被抓捕的事儿。
就在东瀛王边打量着快速跪下行君臣之礼的王城司大臣,边琢磨着的时候。王城司大臣则边在他们王上那示意平身的手势中起身,边禀报道:
“启禀王上,微臣派出的骨干力量已经探查到,帝国骨干密探特务是被西函临时潜伏在帝国都城的密探高手抓走的。包括,西函的和谈使团也是被他们救走的。”
尽管这个结果早在东瀛王的预料之中。不过,他还是颇为意外的打量着王城司大臣。
当然,东瀛王意外的自然还有,这王城司大臣的属下何时变的这么能耐,高效了?这么快就探查清楚了?
因此,那东瀛王就边打量着王城司大臣,边厉声道:
“爱卿是如何探查的,如此之快就探查清楚了?”
“回禀王上,微臣派出的骨干密探,探查到有西函的使臣即将登陆帝国的疆土。微臣就赶快加派人手紧盯着。
等那使臣走进礼部后,属下就赶快向微臣禀报,微臣正准备前去礼部核实,礼部副官便登门将西函使臣的通报转递给微臣,微臣就赶快前来向王上禀报。”
王城司大臣刚听完王上的追问就赶快躬身答道。而他们的王上则边打量着边立即追问道:
“如此说来,也是人家西函亲自告诉的你,这些消息?那西函使臣可还在我帝国都城?”
“在、在,自从那西函的使臣走进礼部官邸,微臣就派属下盯着。礼部副官也将那西函的使臣给软禁了起来。”
他们的王上一问完,王城司大臣立马就满是讨好的应答着。这时的东瀛王才在满是不屑中打开大函使臣给他的那个照会文书。才看了几眼那东瀛王就边将手中的文书摔在地上边又怒吼道:
“八格牙路。西函的要求简直太荒谬可笑。还要寡人去西函和他们的圣上和谈。
寡人是他们西函皇帝的臣子吗?我东瀛帝国是他们的属国吗?让寡人去他们那里和谈,不就是让寡人朝拜他们吗?做他们的春秋大梦。传旨,立即将那西函的使臣押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