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并不高,每天都有登山的人,按胡问答的年纪和身板儿,不用一个小时就能登顶了,但是,他没有选择步行,胡问答今天要的是在山上望远时的感受,而不是登山的乐趣,于是,他选择坐车直接上山。
山好像确实有舒心的作用,车刚开始上山,弯曲的盘山公路,远近都是绿色,有时浓密得看不到对面的山,路旁的草,有的比人还高,路旁有裸露的岩石和土壤,土壤看上去是湿的,怪不得森林里有阴森的感觉。
到了,下车,再往上就只能步行了,胡问答顺着登山的路开始步行,刚一上山,就要分路,此时就他一个人,胡问答左右看看,上次和同学们一起登这山,自己在后面跟着,就没注意走的哪条路。
胡问答看了看地上的情况,决定选择人少的那一条路走,也就是选地上草长得多的那一条路,要思考就是要去人少的地方,人多的地方留给旅游的人。
其实,旅游就是为了散心,人多的地方真的适合散心吗?如果人多的地方适合散心,那么,步行街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散心的去处么,有人说,旅游是为了找清静,那么,花不少钱去一个人挤人的地方是为什么呢?政府当然是在为老百姓考虑,假期越来越多,高速路也免费,政府真的是想把风景区变成步行街吗?风景与人景真的和谐共存了吗?员工们自由安排休假期而错开人流高峰不可以吗?也许是大家习惯了一起出游,人少了不热闹,也不利于消费,消费这玩意儿有传染,只要有一个人带头消费,就会有一批消费。
胡问答已经没有思考自己本来想要思考的那些问题了,或者说是自己的问题引出了风景与人景的问题,这个问题,胡问答倒是马上有了自己的答案,虽然没人听,估计听了也不会重视,胡问答在思想上给出了结论,凡事只要以经济角度为主要切入点一定是错的。
但是,对这个问题,胡问答很清醒,这毕竟和他的专业有一定关系,他知道,经济问题是绕不开的,至少现在的人类社会是这样,所以,现在的政策基本是必须以提升经济为第一目的,对于当今的人类社会,这个显得非常显然。
胡问答走了一条小路,这条路是人工修过的,有石梯,石缝间长出了青青的小草,石梯上满是树叶和大大小小的树枝,从树叶和树枝的腐烂程度看,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这条路了。
胡问答开始往上走,他捡了一根枯树枝用于开路,因为他发现,路旁有些植物的枝已经伸到路中间了,路上时不时还有蜘蛛网横在路中间,还真是长时间没人走过了。
胡问答在想,难道这么大一座城,这么多市民,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就只有自己愿意走这样的小道?胡问答再次确认自己确实是太与众不同了,再一想,自己为了思考找工作的问题就跑到这里来,这事必须保密,否则,别人不理解,就不利于人际关系了。
但是,现在的胡问答有啥人际关系呀,同学们已经各奔东西,老师还在学校,估计已经不记得自己了,也许胡问答是指同事,毕竟要找工作,就一定有同事,胡问答真是想得远啊。
胡问答慢慢上山,沿途都是树木,周围挺安静,除了偶尔的鸟叫,好像没有别的什么声音了。
这条路,越走树越多,树太多了,视线总是被挡住,看不出去,特别是那种从坡下长起来的树,树叶最茂盛的地方正好挡住视线,怪不得大家不愿意走这条路。
胡问答又在想,到这里来的人应该不是因为视线被挡而不走这条路,他们还没有走过这条路呢。
既然他们啥都不知道,那为什么他们中一个都不走这条路呢?胡问答想了想,边走边笑起来,自己不是与众不同嘛,那些人是与众相同,他们看到那条路走的人多,而这条路在他们看来是死路,走不通,也就是说,那条路看起来比较好看,这条路看起来有些难看,满是枯叶,就肯定没有人走了,于是大家就都不走这条路了,那也好,这条路为胡问答独享。
一直往上走,一直没遇到个把人,鸟叫声常有,看到过一只松鼠,很快就跑了,看来这地方生态还是不错,不过,这里终会被打扫出来,如果来这山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的话。
不过,胡问答肯定是有信心,当这条路被打扫出来的时候,自己肯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也就不需要再走这条路了。
胡问答边想边走,发现好像走到了尽头,没有石梯了,可能是还没完工就停工了,不过,往上走的路也还算好走,也不至于四脚并用。
胡问答决定继续往上走,只是有时得用手拉一下树才上得去,就这么向上走了一阵子,终于出现一个大豁口,在这段山坡上,大树止住了脚步,只有小草,看来,这里的土很浅,下面应该是大石头。
站在大树让出的这个豁口上,能远眺,这里可不是一览众山小,是一览房子小,远处的房子小得好像可以装进火柴盒里,估计人小得已经看不见,也许那里正是鸡犬声相闻,但此时的胡问答能感觉到的只是安静。
这地方好,胡问答坐下来,拿出刚才在山下购的水,喝上一口,爬山爬累了,水的味道就特别好。
胡问答看着远方,那些房子里的人肯定看过这里,应该能看到这片空地,他们为什么不曾想过到这片空地来一趟呢?唉,从那些房子看过来,能看到的地方多了,这片空地也就太平常了。
胡问答想,难道在这座城里,真的只有自己一个人在遇到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才想到来这片空地一趟吗?不会只有自己一个人找不到工作吧,这种怪异的行为太不平常了,这片空地可能就是为胡问答这样的人准备的,这条路也是,其实,胡问答心里隐隐约约明白,自己的烦躁不仅仅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根本来说,是自己不知道未来在何方。
进而,胡问答在问自己,工作有什么意义?就是挣钱吗?胡问答好像意识到,自己留在这个城市的决定似乎有点唐突,自己以前的一些思考好像在变得没有多大意义,现在的自己好像落得不是要努力工作,而是要努力找工作,为了使自己的那些思考有意义,必须得找到工作。
胡问答想着想着,把一枝类似狗尾巴草的植物像箭那样抛了出去,它居然栽在草丛里,就像长在那里一样,胡问答看着这根像狗尾巴草的草,心里在想,它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也站稳了么。
胡问答开始思考自己究竟要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其实,他附带是在思考人生,人生就是践行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别人被骗过,经验教训都摆在那里,自己不也被骗了么,看来,实践是重要的,实践总是要的。
怎么才能避免被骗?当然,至于怎么防骗,胡问答还是有一些办法的,他的性格、他的爱好,特别是他爱好者思考的习惯也许是防骗的重要方式。
多数情况下,被骗不值得同情,因为被骗的人本身就有和骗子合拍的基因,本身就有不便外传的欲望,前面找的两家公司,胡问答认为自己是被骗了,正因为胡问答在思想上就有他自身天然的免疫能力,所以他及时止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