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我天生就不是一个读书的料。我读了三个小学二年级才升入三年级。
在读小学二年级的三年时间里,我学会了自己穿衣服,学会了煮饭,学会了找猪草,学会了上山背柴。
很多时候,尤其在冬天,早上起床,天还很黑,把裤子提起来,往脚上胡乱一套,就算把裤子穿好了。
穿好裤子后,下楼到灶房里提着一个小火炉,背着书包就出门。那个年代,衣裳单薄,每个学生都会在冬天的早上提着自制的小火炉或是小火盆到学校上课。
上课的时候把火炉放在课桌下面,身上会暖和一些,手脚不会冻僵。小火炉一般是用油漆桶做成的,我也有一个小火炉。
如果有现成的木炭,我就在家里先用松枝把小火炉里的木炭点燃,然后边走边用嘴往火炉里吹气,走到学校的时候,小火炉里的木炭就能全部烧红起来。如果没有现成的木炭,就得靠捡拾一些干柴,通过燃烧干柴得到火碳。
每天早上,天还没放亮的时候,村里的乡村公路上,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学生,在自己的火盆里烧着柴火。有时,为了让火盆里的干柴燃烧得快一些,就得提着火炉做三百六十度高速运转,把火炉甩出了风火轮一样。胆大者,两人甩着各自的火炉,让两个飞速运转的火炉碰撞在一起,碰撞的结果,失败者满头满身落下很多烧红的木炭和火灰。
我们把这种惊险刺激的打闹称之为打火盆架。学生之间,最霸道的一句话就是:“你有多狠,有种你来和我打个火盆架试试。”
我们班一个叫阿庙的男同学,就和另外一个同学打火盆架。他俩各自甩着自己的火盆,向对方靠拢,火盆像高速运转的飞轮,嘭的一声,两火盆撞击在一起,在头顶瞬间的停顿,木炭和火灰就全部倾倒下来。
同学阿庙以失败告终,阿庙的头上,身上落下了很多烧红的木炭和火灰,一件太空羽绒服就此报废。胜利者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阿庙的太空羽绒服,和我打火盆架,烧烂了,嘿嘿!”
八六、八七年代那会儿,农村很少能看见羽绒服。同学阿庙的这件太空羽绒服是整个学校里唯一的一件羽绒服。也许是基于这样的缘由,胜利者很是兴奋,很多年后,同学们相聚在一起时,还会津津乐道此事。
村庄像遭受了打劫,所有人家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一切可以燃烧的木材,树枝,干柴,被上学的学生掳掠一空。
大抵是这样,你家娃娃偷我家柴垛上的干柴,我家娃娃偷你家房前屋后闲置下来的木材,我家娃娃偷你家田里的,你家娃娃偷我家地头的,大家互偷。
每天早上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总有两三个村妇站在田间地头,或是站在自家大门口破口大骂:“这些短命鬼,读点烂书,就要挨你们冷死了,没得烧的么,烧你自己的脚连杆。我好好的瓜架子,被你这些短命鬼拆了当烧柴,短命鬼,没得烧的么,回家去烧你家的房子。”
在一天早上,我往火炉里点燃一些松枝,再放上一些木炭,我就只顾着大口大口往火炉里吹气,才走出几米远,我就摔下河堤,小火炉里的木炭摔撒一地,爬起身,把木炭捡拾进火炉,快速离开河滩。
走到教室里,才发现裤子穿反了,于是在下课的时候,谨小慎微,生怕被别的同学看出破绽,悄悄溜出教室,钻进一处茅厕,脱下裤子,重新穿好。
裤子没有缩筋,也没有皮带,通常我会用一根细铁丝把两个裤扣拴在一起,或者是吸瘪肚子,把两个裤扣拉拢,然后用一根小木棍穿插在其中的一个裤扣上,这样裤子就不会脱落。
当我人生中有了第一根皮带,在12岁的时候,穿上第一条内裤的时候,那种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可以说是蹦跳起三丈高,爱不释手。很多时候,我会有意无意地拿出皮带来显摆。
在读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煮饭了,那时,人还没有灶台高,够不到灶台,就搬两块砖头垫在地上。从不会切菜,到学会了切菜,再到后来切得越来越好,熟练到闭着眼睛也可以切洋芋丝。更多的时候,就是放学以后到野地里找猪草,上山背柴。我左手食指上有五六道疤痕就是切菜或是找猪草时留下的疤痕。
同样是在农村,现在很多农村小孩很难分清大麦和小麦了,更别说找猪草,上山背柴,帮助大人干农活了。这真是要命的一件事,一方面我们无法离开土地,另一方面我们却越来越背离了土地,土地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人与土地生死相依。
农村的炊烟已渐渐消失,锈迹的镰刀再拾不起金色的稻子。一个小孩读书,全家人都在陪读。
每天放学,学校门口,接娃娃的家长排成长长的队伍,车接车送浩浩荡荡,然而很多孩子并没有把书读好。
他们并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过好日子,天天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可现在的生活不已是很舒适了,天天有肉吃,天天穿新衣服。所以再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过上好日子,这句说词,似乎没有了什么说服力和诱惑力。
估计除了老师,没有或者很少有一个家长会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对人民有用的人。”我听得最多的也是千篇一律的:“好好读书,将来过上好日子。”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里有一男同学,现在是一名人民教师。在冬天的一个早上,白霜满地,农田里有水的地方都结了厚厚的冰,人可以走在冰面上。那个男同学穿着一双塑料凉鞋就来上课,他的双脚脏污、丑陋、裸露的脚背冻得开裂。
我把这事讲给我的孩子听,教育她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应该好好读书,她们听了要么很反感,要么不屑于顾,真是可悲。我想这也许是我辈的悲哀,但更多的是她们的悲哀。
我的童年可以这么说,经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现在的我,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感觉很幸福满足。衣服可以旧点破点,吃的随便都可以应付,不挑剔生活的苦乐。生活更多的是感恩和给与,而不是不劳而获的觊觎。
现在的老师几乎不敢再打学生了,当然偶尔的也会听到有老师打骂学生的现象发生,但是也有一个现象在悄然发生着,学生殴打老师,学生辱骂老师。
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对教育没有一点敬畏之心,学生都不再惧怕老师了,那么,老师还怎么教书育人。
我很感谢我的一个老师李老师,李老师虽然没有打过我,但是他把一个学生从讲台上几脚踢到课桌下面,这个场景深深地震慑到了我,让我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起色。
那天下午,是珠算课,准确地说,我也不会打算盘,珠算口诀只记得几句。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去二,四去六进一……,每个同学的课桌上都摆着一把算盘,很多同学在扒拉着算盘练习珠算口诀。
李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李老师走到我面前,我就在算盘上扒拉着我会的。有一个同学,没动,李老师就让他用算盘算出一个算式的加减得数,那同学算不来,就被李老师拽着头发猛磕在课桌上,磕了几个来回后,揪着上眼皮提到讲台上,然后就是一脚把这同学踢到前排的课桌下面。
那同学从课桌下面爬起来,又被李老师揪着头发提回座位上,我的心咚咚地跳着,担心李老师看出我的破绽。从这节课以后,我的学习成绩迅速得到提升,上课的时候再不敢东想西想。
我一直认为,这位被打的同学要记恨李老师一辈子才对,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多年以后,这名曾经被打的学生,在后来的人生中吃尽了各种生活的苦头,在提到当年打他的李老师时,他没有半点厌恨,反而是无比地怀念当年打他的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