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贫寒童年 相依为命
老城区的青石板路坑洼不平,三轮车碾过时发出吱呀声响。林宇背着磨破边角的布书包,在暮色里小跑着穿过巷子。远远望见自家屋顶上歪斜的烟囱,那上面还缠着半截褪色的红布条——是去年过年时,奶奶用省下的边角料系上的。
推开门,潮湿发霉的气味扑面而来。屋里唯一的窗户糊着泛黄的报纸,被风一吹就簌簌作响。"奶奶,我回来啦!"林宇大声喊道,却只听见自己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回响。循着灶台边的微光看去,佝偻着背的周桂兰正蹲在煤炉前,枯瘦的手指夹着树枝往炉子里添柴。她灰白的头发胡乱挽成髻,几缕碎发垂在布满老年斑的额头上,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空荡荡地挂在骨架上,像被风吹皱的破旗。
"宇儿快过来!"奶奶听见声响,慌忙起身,却因蹲得太久险些摔倒。林宇眼疾手快扶住她,触到奶奶手腕嶙峋的骨头,心里猛地一疼。灶台上铝锅里飘着几根菜叶,混着零星的米粒在沸水里翻滚。奶奶用豁口的搪瓷碗盛了大半碗粥,又从碗柜底层摸出个皱巴巴的咸鸭蛋:"快吃,奶奶在菜市场捡的,还能吃。"
林宇知道这是奶奶在撒谎。咸鸭蛋的外壳虽沾着泥,却还泛着油光,分明是奶奶偷偷卖掉了陪嫁的银镯子。他咬了一口,故意夸张地说:"真好吃!比学校食堂的红烧肉还香!"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笑容,眼角的鱼尾纹挤成一团:"慢点吃,烫!"她用布满裂口的手轻轻擦去林宇嘴角的饭粒,指尖粗糙得像砂纸。
夜幕降临,林宇坐在掉漆的方桌前写作业。老旧台灯发出嗡嗡的电流声,晕黄的光勉强照亮半张桌子。窗外的风呼啸着灌进墙缝,林宇缩了缩脖子,把冻红的脚往破旧棉鞋里又塞了塞。突然,屋顶传来"滴答"声响,奶奶急忙用搪瓷盆接水。月光从破洞处漏进来,照在她焦急的脸上,林宇看见她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水珠,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
"奶奶,等我考上大学,一定给您买不漏雨的大房子。"林宇握着冻僵的笔说道。奶奶笑着摇头,从床底翻出个旧毛线团,开始织围巾:"咱们宇儿最有出息了。"毛线针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混着窗外的风雨声,成了林宇记忆里最温暖的摇篮曲。
第二天清晨,林宇被窸窸窣的响动惊醒。朦胧中看见奶奶披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袄,正借着月光往篮子里装东西。"奶奶,这么早您去哪儿?"他揉着眼睛问。"菜市场快开市了,去晚了就捡不到好菜叶了。"奶奶压低声音,生怕吵醒邻居,"再睡会儿,早饭在锅里温着。"
林宇望着奶奶瘦小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突然想起昨天数学课上学的"佝偻"这个词。他悄悄起床,从枕头下摸出攒了三个月的零花钱——那是帮同学写作业、捡废品换来的。攥着皱巴巴的纸币,他做了个决定:今天放学,要去工地搬砖。
教室里,班主任王老师注意到林宇总是偷偷把冻得发紫的手藏在课桌下。某天放学后,她跟着林宇来到破旧的平房前,看见周桂兰正踮着脚修补漏雨的屋顶。王老师眼眶发热,第二天就带来了自己孩子穿小的棉衣,还有几本课外书。"林宇,这是老师送你的。"她摸着林宇的头说,"知识改变命运,你要相信。"
那天晚上,林宇在日记本上郑重写道:"我要成为奶奶的伞,为她挡住所有风雨。"台灯下,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墙上奶奶年轻时的照片重叠在一起——照片里的奶奶穿着鲜艳的嫁衣,眼神明亮,而如今,那些光芒早已化作照顾他的每一缕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