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邯郸危急担重任
深秋的邯郸城被铅云笼罩,西风裹挟着碎冰碴撞在雉堞上,发出令人牙酸的刮擦声。城头那面"赵"字大旗早已浸透血渍,在狂风中猎猎作响,旗面撕裂处翻卷如狰狞的伤口,将暗红色的阴影投在青砖箭垛上,宛如凝固的血痂。赵武攥着腰间青铜剑的手指微微发白,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暴起青筋,铠甲缝隙里渗出的冷汗很快被寒风吹成冰碴,望着二十里外魏韩联军连绵不绝的营帐,那些帐篷如同黑色的潮水,正将邯郸城渐渐吞没。
"兄长,魏军的云梯已造好了。"赵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这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身形挺拔,玄铁锁子甲下隐约可见结实的肌肉线条,肩甲上的虎头吞口泛着冷光,腰间缠着浸透汗渍的束带。他伸手递过一卷羊皮地图,发梢还挂着清晨巡视城墙时沾染的霜花,睫毛上也凝着细小的冰晶,"斥候回报,庞涓将五万魏武卒分成十队,轮番攻城。"
赵武接过地图的瞬间,指腹触到边缘处的褶皱——那是前日加急送来的战报留下的痕迹。平阳失守,武安陷落,如今邯郸已是赵国最后的屏障。他转身望向城内,炊烟寥寥的街巷间,老妪李氏佝偻着背,正带着一群孩童搬运石块,十二岁的少年阿青抱着陶罐穿梭其中,稚嫩的脸上却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紧张。"阿青,当心脚下!"李氏沙哑的呼喊被风卷走,少年脚下的石板上还留着昨日搬运滚木时蹭出的血痕。
"邯郸,乃我赵国的根本命脉。"赵武的声音低沉如擂鼓,震得城楼上的青铜风铃嗡嗡作响,"是赵国千秋万代的根基所在。我们身为赵国的将士,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也绝不能让敌军踏入邯郸半步!"他握紧腰间佩剑,剑穗上的狼毫在风中剧烈摇晃,露出眼角新添的几道细纹。忽然,他伸手拍了拍赵轩的肩甲:"当年你偷骑我的马摔断腿,如今却能独当一面了。"
赵轩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注意到兄长鬓角不知何时生出的白发,想起儿时跟随兄长驰猎阴山的场景,那时的赵武意气风发,而今却被岁月与重担压弯了脊背。"兄长放心,我已命偏将张勇在护城河底埋设拒马,城头备好了滚木礌石。"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只是粮草......"话未说完,一阵尖锐的破空声划过天际,一支刻着魏字的羽箭"噗"地钉在两人之间的城墙上。
远处忽然传来闷雷般的战鼓声,大地随之震颤。赵武瞳孔骤缩,只见联军营帐处腾起滚滚烟尘,数以千计的魏武卒扛着云梯冲出,矛戈如林,在阴云下泛着冷光。更远处,韩国的劲弩手正在列阵,青铜弩机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心悸的寒芒,连弩将军韩明正挥舞着令旗,指挥士兵调整角度。"放!"韩明暴喝,第一波弩箭如蝗虫般扑向城头。
"传令下去!"赵武猛地抽出佩剑,剑身划破空气发出清越的鸣响,"城头火油就位,弓箭手准备!"他的声音在城楼上回荡,惊起一群栖息在箭楼里的寒鸦。随着梆子声响起,原本寂静的城头顿时忙碌起来,老兵王二柱推着装满火油的陶罐奔至垛口,布满老茧的双手因紧张而微微颤抖;神箭手李三长张弓搭箭,弓弦紧绷的嗡鸣声此起彼伏。"让我来!"李三长咬断箭尾羽毛,瞄准百米外举着将旗的魏军小校,箭矢离弦瞬间穿透那人咽喉。
当第一波魏军冲到护城河前时,赵武举起令旗狠狠挥下。霎时间,城头万箭齐发,破空声如暴雨倾泻。前排魏军被射成刺猬,尸体堆积在护城河边缘,鲜血将河水染成猩红。但联军攻势不减,盾牌手组成龟甲阵推进,云梯如巨蟒般搭上城墙。"杀!"魏军百夫长王虎踩着同伴尸体攀上城头,却被赵轩横剑劈中面门,脑浆溅在青砖上。
"滚木!礌石!"赵轩的怒吼穿透硝烟。巨大的圆木从城头轰然坠下,砸得魏军惨叫连连。滚烫的火油顺着云梯流下,将攀爬的士兵烧得鬼哭狼嚎。赵武持剑连斩三名登城的魏军,溅起的鲜血染红了他的甲胄。混战中,他瞥见远处魏军阵中,庞涓骑着高头大马,狮鼻阔口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正在指挥调度,金色的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庞涓小儿!"赵武挥剑劈飞一支弩箭,却见庞涓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举起令旗指向西南角。
"将军!西南角城墙告急!"浑身浴血的校尉陈铁冲来禀报,头盔不知去向,脸上一道狰狞的伤口正汩汩流血,染红了半截胡须。赵武立刻带人驰援,只见数十名魏军已登上城墙,与赵军展开白刃战。赵武大喝一声冲入敌群,青铜剑寒光闪烁,瞬间放倒两人。"赵狗纳命来!"魏军士卒张熊持矛刺来,赵武侧身避开,反手一剑削断其手腕,断手落在地上还在抽搐。
夜幕降临时,联军终于退去。城头上横七竖八躺着尸体,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赵武倚着箭垛喘息,剑刃上的血已经凝固,在月光下泛着暗红。赵轩浑身浴血地走来,递过一皮囊水:"兄长,今日打退了敌军三次进攻,但士兵伤亡惨重,箭矢也所剩不多。"
赵武接过水囊灌了一口,冰冷的水混着血腥味下肚。他望向城外联军营地的点点灯火,突然想起出征前,母亲将一块虎符塞进他手里的场景。"告诉百姓,明日将城内所有铁器都熔了铸箭。"他的声音沙哑却坚定,"传令赵珩将军,无论如何,援军必须在三日内赶到。"说罢,他解下披风披在一旁冻得发抖的阿青身上,少年抬头望着他,眼中满是崇敬与恐惧。
秋风掠过城头,带着远处传来的更鼓声。赵武望着东方的地平线,那里乌云翻涌,仿佛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他握紧佩剑,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在,就绝不会让邯郸城的城墙染上敌人的脚印。而在城墙下的阴影里,老妪李氏正带着孩童们,默默清理着战场上的尸体,为明日的战斗做着准备。阿青捧着陶罐的手还在发抖,罐子里装着从死者身上取下的箭矢,这些将成为明日守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