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园的长椅上坐着一对满头白发的老人,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就像他们的一生那么长。
女人说:“以前,我特别怕死。”
男人说:“怕什么呢?人总要死的,不是吗?”
女人说:“我怕一个人孤独的死去。”
男人说:“现在不用怕了,有我在。”
女人说:“嗯,不怕了,生命最后一刻,能躺在爱人怀里,是幸福的。”
男人说:“我一定好好活,争取走在你后面。”
--------------------------时光倒流------------------------------
时间回到1978年腊月初八这一天。
路发拖拉机厂家属院里一片热闹,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不仅仅因为今天厂里发了腊八节福利,更因为新的政策出来,他们那些上山下乡的孩子们可以回城了。
最后一批下乡的孩子已经离家三年了,其中有一个女孩叫曹秀英,一个男孩叫赵德诚,他们两家父亲是发小,他俩便是青梅竹马的伙伴,他俩同岁,这一年19岁。
汽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家长们知道,去火车站接孩子的汽车回来了,他们蜂拥到大院门口。
汽车是拖拉机厂里的,三年前,也是这辆汽车将曹秀英和赵德诚送到了火车站,他们踏上了去大西北的火车。
三年后,二人又坐着同一辆汽车回家,仿佛这三年艰苦的岁月没有存在过。
赵德诚14岁的妹妹赵德慧,挤到人群前面,一边蹦一边喊:“哥哥,你在哪儿?赵德诚,你在哪儿?”
瘦瘦高高的赵德诚从车上跳下来,弹了一下妹妹的脑袋:“臭丫头!没大没小!”说着,将一个大大的背包塞到妹妹手里,说:“帮我拿回家。”
赵德诚将妹妹推出人群,看着她走向家的方向,自己转身又挤到车前,喊道:“英子!下车!”
瘦瘦矮矮的曹秀英这才站起身来,把自己的行李递给赵德诚,然后在赵德诚的保护下,小心翼翼下了车。
挤出人群,曹秀英张望着,寻找家人的身影,她渴望看到家人。
终于,她看见大姐曹秀娟,站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冲她挥手:“英子!”然后就一瘸一拐的迎上来。
曹秀娟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走路不太利索,因此有些自闭,不愿到人多的地方。
曹秀英跑起来,跑到大姐跟前,一下子抱住大姐,泪水就涌出眼眶,离家三年,曹秀英想念的岂止是大姐一个人啊?家里所有的人她都想念。
姐俩泪眼汪汪的拥抱了好久,赵德诚在一边看得也想哭,但还是挤出笑容,说:“咱们赶紧回家吧!”
曹秀英抹了一把眼泪,问大姐:“咱爸妈呢?”
大姐说:“爸爸上班呢,妈妈在家。”
曹秀英有些不愿意了,说:“在家也不出来接我,是不是不亲我了?”
大姐连忙摆手:“咱妈天天念叨你,怎么会不亲你呢?咱奶奶病了,她在家照看着,走不开,要不然也不会让我来接你了。”
曹秀英一听奶奶病了,心里咯噔一下,他们家的孩子都是妈妈和奶奶看大的,自然跟奶奶很亲。
曹秀英顾不上大姐,自己一口气跑回家,一眼便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奶奶。
曹秀英扑到奶奶身上就嚎开了:“奶奶,你这是咋了?”
奶奶见到孙女也很激动,只是没什么力气了,虚弱的笑着,爱抚着孙女的头,说:“傻孩子,哭啥?奶奶还没死呢。”
曹秀英听到“死”字,哭的更凶了,三年前她离家的时候,奶奶还很健康,怎么突然就病倒了?她怕奶奶老去,死去、、、
曹秀英她妈,李爱萍,听见动静,从厨房里出来,手里端着一碗汤药,放在床头柜上,然后责备曹秀英:“你嚎啥?让人家听见多不好。”
是呀,曹秀英这一嗓子,很容易让人误会老太太仙去了。至少赵德诚在门外就被曹秀英这一嗓子吓了一跳,虽然他俩家是邻居,但是赵德诚没有回家,而是搀扶着曹秀娟大姐来到了她们家。
李爱萍看见赵德诚来了,赶紧迎上去,红了眼睛,哽咽着说:“德诚,回来了?”
赵德诚扑倒李爱萍怀里:“干妈,我回来了。”说完,眼泪就决堤了。
赵德诚五岁那年,他妈生她妹妹时难产大出血,没了。当时,李爱萍也生了个女孩,正在坐月子,因为两家关系好,赵德诚的妹妹生下来就被抱给了李爱萍,她奶水多啊,喂养两个孩子没问题。
于是,赵德诚的妹妹赵德慧和曹秀英的妹妹曹秀美,如双胞胎般,吃李爱萍的奶长大。后来,赵德诚就随妹妹改口,喊李爱萍“干妈”。
李爱萍后来又生了一个男孩,叫曹秀军,自己家四个孩子,赵家俩个孩子,基本都是由李爱萍和婆婆一起养大的,所以两家人亲的跟一家人一样。
周围的邻居时常开玩笑,说他们家孩子可以定下娃娃亲了,肥水不流外人田。
曹秀英和赵德诚同岁,但是赵德诚比曹秀英大三个月,她从小喊他哥哥。
外人以为他们是亲兄妹,他们小时候也觉得自己是一家人。可是在大西北呆了三年后,这种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正值青春期的俩人,情窦初开,各自有了心事,由兄妹变成了情侣。
回城前,老乡们为他们举办了欢送大会,那一晚,从没喝过酒的曹秀英和赵德诚,第一次喝了些白酒。
夜幕笼罩下的村庄渐渐进入梦乡,曹秀英和赵德诚在小树林里第一次越界了,他吻了她。
只是一个初吻而已,没有其他的,但是这一个吻却让他们二人纠缠了一辈子。
所以,这一次回城,赵德诚感觉自己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他觉得自己很快就会跟曹秀英结婚,真正成为他们家的一员。
赵德诚幻想着某一天,见了李爱萍不用喊“干妈”,而是喊“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