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远后刘义符问道:“檀将军性格豪爽,父亲让他镇守广陵,会不会有些不妥?”
刘裕明白他的意图,反问道:“你觉得这里的百姓有瘦弱之态吗?”
“没有。”刘义符答道。
对于刘义符以貌取人的想法,刘裕进一步解释说:“恭舒虽然粗犷了些,但他还是懂道理的,如果我把广陵交给其他人去管理,我反而不放心。”
刘义符思考着刘裕的话,明白刘裕的潜台词后点了点头。
刘裕心中清楚,檀祗这样的性格,在地方上无人约束的话,难免会做出一些违规的事情。但他也明白,只要不闹出大的乱子,他也就不会过多干预。
江淮地区必须由像檀祗这样的心腹将领来镇守,这关系到刘裕对地方的控制力。
就像巴蜀地区的朱林一样,他接替朱龄石成为益州刺史后,政绩显著,深得蜀中民心,杨盛之所以愿意将汉中让出,就是因为看到朱林深得民心,不敢与他竞争。
檀祗作为青州刺史,治理广陵一年多来,却没有取得什么政绩,反而指责他的声音越来越多,即便如此刘裕也没有说什么。
刘义符只需换位思考,便能明白为何刘裕对某些事情选择忽视。
得失之间,本需权衡,刘裕当然可以拉拢更多的寒门子弟来取代檀祗的职位,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但若这样做,那些长期跟随檀祗的将领和士兵,是否还会服从命令?即使表面上顺从,一旦发生变故,又该怎么办?
以司马休之叛乱为例,如果让檀祗镇守江陵,前者又怎能逃至秦国?相比之下,地方控制力的重要性远超过一时的得失。
另一边,新蔡城。
夜幕降临,若干名身着秦甲、手持秦字旗帜的士兵混乱地朝城门方向奔去。
“将军快看!晋军杀回来了!”城门上的一个士卒看到这一幕后焦急地喊道。
面色酡红的守将听到呼唤后瞬间失神,酒壶应声落地,碎裂开来。
“晋军?”他喃喃自语,快步走到墙边,向城下望去。
“毛安!是我!”温泽满脸泥灰地站在队伍前,头发散乱,高声呼喊道。
“温泽?!你还活着!”守将震惊不已。
新蔡与其他城池已失去联系,根本不知道其他城市的情况,毛安瞧见同乡与一众袍泽,眯着眼瞬间睁大,未等温泽开口,他便吩咐亲信开城门。
“这……太守吩咐过,要开城门……”
酒意上涌,毛安急切想向故友倾诉,怒斥亲信:“看看城下是谁!”
士卒再看,只见秦军似透支体力,如行尸走肉般,完全就是溃逃下来的,不像有战斗力,但士卒还是有些犹豫:
“不如先告知太守一声。”
毛安摸刀鞘,亲信见状,脸色煞白,忙令其他人开门。
“咣咣”声起,城门缓缓开启,温泽暗喜却强忍激动,慢慢进城。
“等等!”这时有人出声。
听到喊声,温泽一愣,偏头看向熟悉的脸,同时喝道:“杀!”
原本萎靡的秦军凶相毕露,挥舞军械冲向守军。
温泽挥舞着长刀,连续斩杀了数名敌军,牢牢占据了城门的有利位置,随着城墙上旗帜的更替,北门外广阔的平原上,无数晋军的战士从四面八方蜂拥而出。
“咚咚咚……”战鼓声越来越激烈,近百名身披重甲的骑士率先策马奔腾进城,他们手执马槊,挑翻一名名惊慌失措的秦军士兵。
大批步卒紧随其后,踏着敌人的尸首,发出震天的呐喊,纷纷爬上墙头,与来自东西两门的秦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这寂静的深夜,鼓声与厮杀声再次回响天际,原本松懈下来的秦军,有的还没来得及穿上铠甲,有的甚至正在熟睡中打着鼾声,根本无法抵抗晋军。
很快,北门落入晋军手中,紧接着是西门和东门。
天亮后几名武士押解着五花大绑的郑遨进入大堂。
檀道济正与毛德祖谈笑风生,见到郑遨后,面色变得严肃起来。
“你明明知道新蔡城迟早会被我攻破,为何不选择投降?”檀道济冷冷地问道。
“正义之师讨伐敌国,对待义士总是以礼相待,你们却趁着先帝驾崩之际,发动不义之战,还问我为何不降?真是可笑!”郑遨反驳道。
“不义?!”
檀道济听闻此言,气笑了,他走到郑遨身前,喝声道:“你这头羌胡的忠犬,也配言‘不义’二字?”
“姚苌亲手弑杀苻坚,这是举世皆知的事,天下各国,最不配谈论道义的,除了司马氏,便是姚氏!”
这件事郑遨无法争辩因为这是事实,便说道:“你若不敢杀我,就松开我的手脚,让我自行了断。”
檀道济看着郑遨,说道:“你也算是位忠义之士,我不为难你。”
毛德祖正欲上前劝说,然而檀道济却已先一步拔出刀来。
“噗通!”
头颅随着身躯一同瘫在地上。檀道济收刀入鞘,吩咐道:“将他带到城外厚葬。”
“是。”
毛德祖惋惜道:“我看这郑遨不失为一将才,你怎如此草率?”
檀道济解释道:“我从寿阳一路过来,攻打此城多日,他自己愿意做出头之鸟,我岂能不从其心愿?”
毛德祖善待降军,檀道济则愤杀顽军。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都是为了做给后方的秦军将士看。
意思是弃暗投明的人,可被视为有功之臣,而那些执迷不悟的,就只能成为那数以万计的枯骨之一。
在这个混乱的时代,郑遨的忠诚与正义尤为珍贵,但是没办法乱世拳头最大,胜者才配谈道义。
这时温泽携着毛安的手臂步入大堂。
“将军,这是我同乡的挚友。”温泽高声笑着介绍道。
毛德祖仅扫了一眼神色未定的毛安,开口道:
“新组建的军队,由你指挥,毛安担任你的副将。”
在攻占颖下之后,毛德祖从上万降军中挑选出两千人,组成一支军队,原本就打算让温泽来统领,如今有两次表明忠诚和立功表现,足以使温泽在晋军中站稳脚跟。
而且那些被收编的降兵,如果由温泽这样的秦将来带领,上下之间的磨合也会更快。
“遵命!”
温泽接受命令后,又笑着与毛安快步离开了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