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结识狱友 牵出悬案
书名:墨渊 作者:淑公子 本章字数:3180字 发布时间:2025-04-23

王效祖稀里糊涂被扔进了大牢,懊恼、沮丧、委屈、不甘、、、一堆复杂的情绪将他深深淹没。

而此时,县令正在酒楼跟马三等人大快朵颐。

县令叫陈初廷,是个名副其实的贪官污吏,他上任朝阳县县令已经整整十年了,山匪马三也嚣张了十年。

陈初廷刚上任时,马三他们还心惊胆战,害怕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会烧到自己。

但是万万没想到,陈初廷以剿匪的名义到南山走了一趟,跟马三达成了一项协议,就是允许他们抢夺财物,但是不允许闹出人命。而且,县衙每年会象征性派人来剿匪,他们只要交出几个人顶罪就行。

陈初廷为什么要跟山匪做这样的交易呢?

当然是为了钱,因为只要山匪存在,他就可以每年向朝廷申请剿匪经费,这笔经费可不算少啊,所以,最不希望山匪有事的就是县令陈初廷。

其实,本地人几乎都知道县令跟马三有不正当关系,但是他们有什么办法呢?自古民斗不过官,谁也不会冒险去惹是生非,所以,当时王效祖苦苦哀求,民众无动于衷,就足以说明了问题。

作为外来户,又未经世事的王效祖不知其中利害,还满怀希望县令能将山匪制服,在别人看来,他就是愚蠢至极。

狱卒给王效祖安排的是双人间,狱友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老头。

王效祖站在门旁,端详着老头。只见老头靠在墙角打盹,头发胡子花白,乱糟糟堆在一起,身上的囚服破烂的不成样子了,光着脚,脚指甲长得很长,弯曲扣向肉里,指甲里面黢黑,像是天天光脚走在泥地里一样。

王效祖第一次来这种地方,站也不是,坐也不是,手足无措在原地转圈。

老头眼睛睁开一条缝打量了一下王效祖,随即又闭上眼睛,问道:“年轻人,犯了什么罪啊?”

王效祖理直气壮说道:“我没罪!我是被冤枉的!”

听到“冤枉”二字,老头睁大眼睛,说道:“哦?被冤枉的?说来听听?”

王效祖情绪激动地把事情的经过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老头听完,捋着胡子说道:“人家没有冤枉你啊,你的确伤人了。”

王效祖本以为老头会同情他,没想到他竟然这样说,心里更难受了。

他咆哮道:“他们是山匪!我为什么不能打他们?”

老头微微笑道:“真是个愣头青,看来你爹娘没有教你学习朝廷律法。我朝律法明文规定,不得滥用私刑,即便他们是山匪,在没有作恶之时,你就不应该出手伤人,否则,有罪的就是你。”

的确,王效祖是个不折不扣的法盲,他从不知道有律法这个东西,他只知道江湖的规矩是有仇必报,他为自己的“兄弟”和爹娘报仇,有什么错?

老头呢,觉得王效祖小小年纪便没了爹娘,挺可怜,就耐心给他讲了很多律法知识。

王效祖没想到自己的“律法第一课”是在牢狱中,由狱友给他上的。

他称赞老头:“大叔,你懂得可真多!”

老头神气地说道:“那当然!我以前可是有名的捕快。”

王效祖一惊,问道:“你是捕快?为什么现在也被关进来了?”

老头刚刚的神气劲一下子泄了,叹气道:“唉!说来话长、、、、、、”

老头名叫方天明,是前任县令的得力干将,前途一片光明。

十年前的一个深夜,前任县令将方天明叫到书房,交给他一个锦盒,让他连夜送到城东的光明寺,交给主持,并一再叮嘱不得打开锦盒,更不能让锦盒落入他人之手。

可是,当他赶到光明寺的时候,看到的是冲天火光,整座寺庙被大火吞噬。

预感不妙的方天明折返回来,却见到县令倒在血泊中,没了气息。

方天明慌了神,他断定锦盒里面的东西是不祥之物,很有可能给自己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便匆忙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将锦盒藏了起来。

可是,方天明还是被新上任的县令陈初廷给当做嫌疑人抓了起来。

因为有衙役看见方天明深更半夜从县令书房出来,手里拿着一件物品。

陈初廷一再追问方天明拿的是什么东西,他打死不承认自己拿过东西,而且坚决不承认是自己杀了县令。

这样一来,陈初廷就没法定他的罪,只能先把他关起来,这一关就是十年。

十年间,陈初廷无数次威逼利诱,想让方天明说出所拿物品下落,但是方天明始终保持沉默。

方天明算是看明白了,只要自己不透露锦盒下落,他就没有性命之忧。

听完方天明的故事,王效祖来了兴致,问道:“你当真没有打开锦盒看?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

方天明说:“我也很好奇,锦盒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让陈初廷惦记了十年。”

王效祖沉思了半天,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般,低声说道:“有没有可能,陈初廷就是为了得到锦盒里的东西,才把前任县令杀掉的?”

方天明立刻做出一个噤声动作:“嘘!别乱说,小心被狱卒听见。”

方天明接着说:“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我能想不到吗?”

王效祖说:“如果你一直保守秘密,岂不是要在这里待一辈子?”

方天明长叹一口气说:“一辈子就一辈子吧,反正我孤身一人,无牵无挂。”

王效祖听到这番话,也跟着难受起来,说道:“我也是孤身一人了,但是我不想在这里待一辈子,我要出去为爹娘报仇!”

方天明问道:“你今年多大了?”

王效祖回答:“今年十八岁。”

方天明说:“那你不用担心,他们不会把你关在这里一辈子,我朝律法规定,男犯,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除了死刑犯,其余人要发配边疆充军。”

王效祖心想,充军也不错,总比被关在这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好。

他问方天明,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去边疆,方天明告诉他,按照惯例,秋收后押走,送到征兵处,跟新兵一起前往边疆。

这样算来,还得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才到秋收季节,王效祖觉得是度日如年啊。

与此同时,唐婉霜还在家里盼望着王效祖带着他娘,秦如意来跟自己相见。

可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不免开始着急。

儿子唐志诚从外面慌慌张张跑回来,对唐婉霜说:“娘,大事不好了,王大哥被衙门抓起来了。”

唐志诚在街上溜达的时候,亲眼目睹王效祖被马三押送到衙门,他跟着众人凑上去,看到了整个堂审过程,他把自己看到听到的全部告诉了母亲。

唐婉霜听到秦如意死于非命,一着急,又开始口吐鲜血。

多年寻觅的故人终于有了音信,却不料未见面就阴阳两隔。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唐婉霜气若游丝,对儿子说道:“阿诚,你王大哥他们一家人对咱们有恩,千万不要忘记了,要报恩、、、、、、”说罢,撒手人寰,唐志诚才十五岁就成了孤儿。

唐志诚在街坊邻居的帮助下,安葬了母亲。

随后,他又在包子铺老板的帮助下,到狱中探望了王效祖。

王效祖得知唐婉霜离世,也很难过,母亲不在了,唯一跟母亲有点关系的人也不在了,苍天真是捉弄人啊。

唐志诚得知王效祖可能要被发配到边疆充军,便说自己也要去参军,这样就能跟王效祖一起结伴去边疆,他想待在王效祖身边,报恩。

但是包子铺老板告诉他,参军要满十六岁才行,他今年不够年龄。

王效祖对唐志诚说:“兄弟,你如今孤苦无依,免不了要遭受别人的欺负,我觉得你最好找个会武功的师父,学点功夫,保护自己。”

唐志诚平日里就经常被人欺负,母亲总让他能忍就忍,现在母亲不在了,他也不想再忍受欺凌,于是非常认同王效祖的这番话,他说:“王大哥,我一定牢记你的话,学好功夫,保护自己。等我学到功夫,就去找你。”

自此,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也踏上了拜师学艺之途。

王效祖在狱中的两个月里也没闲着,他得知方天明会一些功夫,便死缠烂打让人家教他。

其实,方天明的拳脚功夫就是官家通传招式,跟其他门派的绝世武功没有可比性,主要就是用来强身健体。

即便是普普通通的拳脚功夫,王效祖学的也很认真。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自己想学的东西,一定会认真学,不想学的,逼他也不学。

当初他爹逼他学杀猪,他娘逼他学写字,都没成功。所以,到今天,他也只是会认字不会写字,偶尔写个字,也是难以辨认。

眼瞅着就快到秋收季节了,一日,狱卒突然端来了丰盛的酒菜。

王效祖和方天明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何意图。

一般说来,死刑犯,行刑前,会有一顿丰盛餐食。

王效祖问狱卒:“这是什么意思啊?”

狱卒说道:“这是陈大人吩咐后厨,专门给方天明做的。你小子跟着沾点光。”

方天明心里一沉,心想,难道陈初廷没有耐心了?想秘密处死自己?

想到这里,方天明一把拉过王效祖,在他耳边说道:“城北观音庙后院枯井,记住了。”

王效祖当即反应过来,方天明把藏锦盒的地方告诉了自己,是不是意味着,方天明命不久矣?

方天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中了陈初廷的计谋。(未完待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墨渊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