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教授的工作室在教学楼顶楼,推开窗能看见月亮。
“坐。” 他扔来一本《解构主义设计》,“翻到第 23 页,临摹这幅画。”
台灯在纸上投下圆形的光,我握着笔,盯着那些扭曲的线条 ——
和我课本里的涂鸦好像,又好像不一样。
“手别抖。” 沈教授突然敲了敲我的头,“你在怕什么?怕画错?怕被人笑?”
我想起周阳说过的 “丑死了”,笔尖在纸上洇开墨点。
“擦掉。” 他扔来橡皮擦,“重新画,这次闭上眼睛。”
“闭…… 眼睛?”
“怎么?怕了?” 他点燃一根烟,“学渣都这么胆小?”
我咬咬牙,闭上眼,凭感觉在纸上涂抹。
铅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里,我听见自己的心跳。
“睁开。”
我睁开眼,纸上是一团乱七八糟的线条,却莫名像朵正在爆炸的花。
沈教授突然笑了:“有点意思。”
他拿起马克笔,在我的线条上添了几笔,花瓣骤然有了立体感:“看见没?恐惧是最好的颜料。”
窗外的月亮升到头顶时,我终于画出第一幅完整的玫瑰。
“凌晨三点的光,” 沈教授指着窗外,“比正午的更亮,因为只有拼命的人能看见。”
手机在这时震动,陈小雨发来周阳的朋友圈截图:
和苏敏在图书馆复习,有人居然说学渣也能搞设计,简直可笑,配图是两杯星巴克,杯身上写着 “周” 和 “苏”。
我摸出包里的马克笔,在玫瑰的根部画了根尖刺。
“想参加省级设计大赛吗?” 沈教授突然说,“下个月报名,主题是‘破碎’。”
我望着画纸上的玫瑰,想起被撕碎的试卷,被烧掉的笔记本,还有周阳说过的 “配不上”。
“我参加。” 我说,声音比想象中更稳。
沈教授扔来一罐咖啡:“记住,从今天起,你不是学渣,是设计师。”
易拉罐拉开的声音里,我看见自己映在窗玻璃上的脸 ——
眼睛里有光,像凌晨三点的月亮。
周阳,等着吧。
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知道,被你踩在脚下的 “学渣”,也能站在光里,把你的傲慢,碾成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