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吃完了云吞面,又要了一壶茶,又喝起茶来了。
张俊山又想起唐博明上次去参加网球比赛的事了。虽然他已经知道比赛的结果了,可还是想听听比赛的细节,于是问道:“哎,博明,上次你去参加比赛,你打的是一单还是二单?”
“我打的是二单,小陈是一单,我们俩都输了。”唐博明回道。
“小陈也输了? 他可是咱们这边打得最好的了。”张俊山略有一点儿吃惊。“对方真的那么厉害吗?”
“对方的两个单打都比咱们年轻,发球猛,力量大,速度快;虽然开始时他们失误较多,但很快就稳定下来了,咱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唐博明感叹道。
“最后咱们队不是赢了吗? 那就是说,咱们的三个双打都赢了?”
“对,赢得很不容易,尤其是三双。咱们先输了一盘,第二盘先打平了,之后抢七,也仅以两分之差勉强赢了下来。第三盘决胜盘,双方直接抢十。咱们前面一直落后,直到十平,最后才连得两分,以十二比十,艰难地赢了对手。”唐博明兴奋地解释着。
“你不是也在打比赛吗?怎么知道这么详细的双打比赛情况? 好像亲临现场一样。”张俊山忍不住问道。
唐博明听了后不禁笑了起来:“哈哈,我不是先输了嘛。我打完了,就去给其他的队友加油、鼓劲儿。三双打的时间长,所以就看到了他们后半场的比赛,非常激烈。”
张俊山听了心中羡慕不已。
唐博明参加的是市里的网球协会组织的比赛,通常都是分成几个区,由区内的网球协会的成员自行组队,每个队最少要有两个单打,三个双打,也就是八位选手。
一般来说一个区通常会有六到八个球队,在区内循环,最终积分最高的两个队出线,参加最后的决赛。
张俊山刚刚回国来到华绍斯理工时,曾经是网球协会比赛的常客,每年两次的联赛基本没有缺席过。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几年打单打他已经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便从网球协会的比赛退了下来,转而参加学校里面的老师和家属们组织的各种网球联赛了。
他们有自己的QQ群,可以随时在网上约球。教职工每年还举办两次网球大赛,分春季和秋季,通常是在四月和十月底举行。
“哎,咱们教职工秋季大赛下个月底就要开始了,下个月初开始报名,要不咱俩组个队,去打双打怎么样?”看着好友参加了网协的联赛,张俊山心里痒痒的,想拉着好友一起去打双打。
“行呀。” 唐博明爽快地答应了。“不过咱们俩以前都是打单打的,打双打要在一起练一练,磨合一下才行。”
“没问题。”张俊山回道。“俺们网球群随时都可以约球,我把你加进去,找个时间一起去跟他们练练手。”
就这样,在吃完了面,喝完了茶之后,两个人敲定了参加教职工秋季大赛双打的约定。
接下来的几周里,两个人通过网球群,跟其他人约了几次双打的练习赛。
以前两个人都是打单打的,现在突然改成了双打,有些地方还是有些不适应的。比如,当对方把球打过来,打到他们两个人中间时,他们有时会两个人同时冲过去救那个球,造成了冲撞;而有时却又以为对方会去回那个球,因而两个人都没有动,让对手直接得分了。
不过打过几次比赛之后,有关双方配合等方面的问题,渐渐地都有了解决方法,他们也开始赢球了。
毕竟两个人都是打单打出身,个人技术都没问题,需要练习的只是如何配合而已。
赢过几次比赛之后,二人的信心大增。他们也从双打中找到了乐趣,开始增加打球的频率,加紧了练习。有时下午张俊山还在跟自己带的三个研究生在讨论他们的研究课题,唐博明会忽然打来电话,说又约了比赛,现在三缺一,让他赶紧赶过来。
每当到了这个时候,张俊山都会跟学生们交待几句,然后便跳上汽车,赶到球场去了。
张俊山现在除了给本科生和硕士生上课外,就是带研究生搞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有的是从政府部门申请到的研究基金,也有从工业界搞到的项目和资金。
他现在带的研究生有三名:付红艳,黑龙江人,是今年刚招的硕士研究生;王东波也是硕士生,湖北人,跟着张俊山已经快两年了;陈伟平则是博士生,江苏人,在张俊山的麾下已经三年了。
张俊山除了上课和打球外,其余时间基本都花在科研上了,也因此与自己的学生走得很近。
眼看着快到秋季网球大赛了,天气也渐渐地变得凉了起来。
这一天,张俊山正在实验室跟陈伟平和付红艳讨论陈伟平的实验结果,忽然又接到了唐博明的电话,告诉他现在又三缺一了,让他赶去救场。
本来上次打完球之后,他跟好友说过,大赛前的练习就到此为止了,他要多花些时间在课题上了,却没想到自己的好友又自己跑去打球去了。
打网球双打的人都知道,每当场上三缺一时,救场如救火,被邀去救场的人,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去救的,这已经成了双打人的信条了。
张俊山没办法,只好跟陈伟平交代了几句,让他把实验方法和过程,跟付红艳讲解一下。因为他给付红艳计划的课题,是做计算机模型。以后模型建成后,会需要很多实验数据来调试和验证的。
从实验室里出来,他径直出了教学楼,直奔停车场。
外面的天空阴沉沉的,气温有点儿低,这种气温穿短袖有点儿凉了,应该穿长袖衣服和长裤了。他心里想着,来到了自己的汽车旁。
他先打开汽车的后备箱,里面有他的网球包,是随车带着的,基本上是走到哪里都能随时开打的。
他拿出网球包,打开后快速检查了一下。
两只球拍,打球穿的短袖运动衣和运动短裤都有,两个空空的水瓶子,一双球鞋,以及几双运动袜子。其它的还有一桶新球,一副护腕。
他必须要先回一趟家了,要换上长袖运动衣和运动裤,还要装满两瓶水,然后才能去球场。
他急急忙忙赶回家,跑到楼上,进了家门,到卧室里翻出运动衣来,换好后到厨房拿了两瓶矿泉水,然后一溜烟跑到楼下,上了车,又急匆匆地赶到了球场。
球场上有几个人在打球,他远远地看见唐博明正在跟另外两个人在场上热身,显然是一直在等着他的到来。
张俊山拎起放在副驾驶座位上的网球包,小跑着赶了过去。
一到球场,还没等唐博明三个人开口,张俊山先开口道歉了:“对不起啊,让你们久等了。”
“没关系,我们还要谢谢你来救场呢!”对方的那个年纪稍长的人回道。
“来吧,快热热身吧。”唐博明招呼道。
“好,好。”张俊山说着,从放在地上的网球包里,抽出一只球拍儿来。他右手握住球拍的手柄,挥动着将球拍头部在张开的左手上敲了几下。球拍的网线砸在左手上,发出低沉的“嘭嘭”声。
比赛前先热身,这已经成了雷打不动的信条了。
通常的流程是,双方先练几分钟正、反手抽球,然后上前练几个正、反手封网,然后是练几个发球,最后是打几个高压球,整个热身一般需要十五到二十分钟。
张俊山因为跑回家换衣服,耽误了几分钟,不好意思再让大家陪着自己热身,于是只简单地练了几分钟的正、反手抽球,就对三人道:“可以了,边打边热身吧。”
于是四个人走到网前,一个人转动球拍,另一边的人猜球拍手柄底部的图案的朝向,以便决定哪一方先发球。
张俊山和唐博明一方猜对了,两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由张俊山先发球。
张俊山站在底线之下发球,唐博明上前准备封网,对方二人之中,一个人退到底线准备接球,另一个人则上前准备封网,都是一前一后的阵型。
就这样,比赛开始了。
第一局打到三十比十五时,张俊山又开始发球了。
一发大力发球,下网了;为了避免出现双误,张俊山的二发速度明显放缓了,这让对方有了大力回球的机会。
对方的那个年长者一个大斜线回球,那个球既快,角度又大,让张俊山措手不及,急忙抢上去救球。
可是因为跨步太大,他跨出右脚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从落在后面的左腿的小腿肚子处传了过来。
但他还是把球打了回去,也打了对方一个大斜线。对方反应不及,张俊山一方得分,比分上升到四十比十五。
张俊山知道左腿拉伤了,他甩了几下左腿,又跳了几下,感觉似乎没有开始时那么疼了,也就没太在意,而是继续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