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
夜色将阁楼切割成明暗交错的剪影,台灯在资料堆里晕开暖黄光圈,林雨墨将离岸公司地图铺满书桌。
开曼群岛的坐标点被红圈反复描摹,像散落海面的血珠。
签证申请表上的"新闻调查"字样被主编用红笔划了道斜杠,批注栏挤满"资源浪费"、"个人主义"等斥责。
林雨墨把文件塞进行李箱夹层时,瞥见杨敏发来的加密邮件——"凌晨三点,T3航站楼"。
他知道自己是杨敏计划中的一部分,虽然心里有些不太舒服,不过,要真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忍耐一下倒也无妨。
机场安检口。
杨敏的登山包鼓胀得可疑,金属部件过安检时引发连续蜂鸣。
海关人员掀起箱盖的瞬间,林雨墨瞥见成捆的信号干扰器和硬盘阵列,冷汗立刻划过脸颊,"里面都是摄影器材,我们是出国做报道的。”他面不改色递上记者证,镜片反光遮住眼底的阴翳。
登记过程虽然略有曲折,总体还算能够应付。
长途飞行中,机翼切割云层的轰鸣声里,林雨墨数着舷窗外的星群,整个飞行途中,两人话语不多,杨敏对每一句谈话似乎都特别小心,或许,这是出于黑客这一职业的谨小慎微。
“除了‘工作’内容,你还想聊点别的吗?”林雨墨想尽量缓解尴尬。
“不想。”杨敏带上墨镜。
林雨墨也不再有异议,只是静静看着窗外的蓝天和层云,海洋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仿佛永远没有终点的辽阔感,逐渐让人感到单调了。
经过三次转机,到达开曼是次日凌晨四点。
两人提着行李,走下舷梯。
机场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水味,大概是深夜少人的关系,周围树叶被吹动的莎莎声格外清晰,让人感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机场附近的租车行仍在营业,杨敏用熟练的英语和店员交流,他的英语尾音带着某种陌生的口音——既非英式也非美式,倒像混着东南亚腔调,对于各类流程,他看起来也是驾轻就熟,想必并非第一次来到开曼。
手续办理完毕,工作人员还贴心送上市区的地图。
“你来开车吧。”林雨墨道,“我可没有外国驾照。”
杨敏点头,“当然,先去旅馆。”
两人坐进一辆铃木SX4,外观成色不错,空调却喷出带霉味的冷风,皮革座椅也散发着消毒水气味,估计闲置着有段时间了。
夜幕下的开曼群岛,公路离海洋很近,车窗外,月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波浪拍打着沙滩的声音很柔和,只有偶尔经过的车辆才会打破异域夜晚的安谧。
穿过一段蜿蜒公路,来到紧邻市中心的小镇。
"千梓在这里大约有十多个空壳公司。"杨敏突然开口,导航屏蓝光在他脸上流淌,"我只掌握其中一家的信息,名为NEW SIZE的国际贸易咨询事务所..."轮胎碾过椰子残骸的爆裂声吞没后半句话。
又经过15分钟的车程,两人到达预订旅店。
旅店周围被茂密的热带植物环绕,显得格外隐蔽,门前挂着一盏暖色调的灯笼,照亮前方的小路。
“我之前踩过点,这里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杨敏把车倒进停车位。
“是啊,这地方看着挺低调的。”林雨墨点头表示同意。
旅馆走廊铺着褪色的珊瑚纹地毯,壁灯钨丝发出濒死的橘红,307房的门锁卡槽有新鲜划痕,旅店的木门在开启时吱呀作响,看来,在旅馆的舒适性和隐蔽性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排他性关系。
虽然对杨敏的计划有些好奇,只不过旅途实在劳顿,简单梳洗之后,林雨墨即刻倒在床上,睡意快速占据身心,而后,就是一片沉沉的黑暗。
直到窗外的阳光渗过帘布的缝隙,对于亮度的感知才再次穿透沉眠。
林雨墨吃力地缓缓睁眼,巨大的疲劳引发了近乎窒息的不适感,他下意识地看了手机上的时间,晨间早已过去,时针已经到了10点。
“醒了?”杨敏端着咖啡走到书桌边坐下,面前的六块屏幕同时闪烁,代码瀑布里漂浮着各类加密信息。
林雨墨撑起身子,“你一直都没睡?”
“睡了四个小时,比你早醒而已。”
“呃...好吧...”
挣扎起身之后,刷牙洗脸,意识稍稍清醒,吃过旅馆预留的早餐,林雨墨也泡了一杯咖啡,走到书桌旁问道,“可以说说你的计划了?”
“昨晚和你说过的,名为NEW SIZE的咨询服务公司。”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杨敏的笔记本电脑上投下细密的栅栏,他调出NEW SIZE网站首页,像素低劣的LOGO在屏幕上跳动:"网页上有公司地址,如果想要成功骇客,至少还得掌握公司负责人的信息。”
“该怎么查呢?”林雨墨问。
“倒也不难。”杨敏只是笑一声,语气中露出些许神秘感,“当然,这就需要你的记者签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