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勇士喋血淬火种(上)
书名:胶东儿女英雄传 作者:靰鞡草 本章字数:2123字 发布时间:2025-04-18

人民军队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每战之后必须召开一个会议,总结这一战的经验教训,以利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取得下一次战斗的胜利。后来,有人形象的把战后的这种会议和战前群策群力的会议都称作“诸葛亮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人民军队各级指挥员“泥腿子”出身的很多,文化水平有限,更没有读过什么兵法,他们就连敌人也头疼不已、出神入化的指挥技能大都来自于实战。自然,人民军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原因还有很多,但不能不说“诸葛亮会”是人民军队产生大量军政素质俱优的各级指挥员的好办法。

三军主力撤离之前,林毅山和宋澄就在曾昭琳的屋子里,一起分析雷公祠一战的得失。

雷公祠血战,虽事发突然,但也有他必然的一面。

胶东人民抗倭救国军第三军闪电般袭击牟平虽然取得全胜,三军士气高昂,牟平民心振奋。但是,三军和敌伪顽比起来,总体力量的对比上毕竟还是敌强我弱。烟台的小鬼子闻讯后随时都会包围牟平。稍有迟疑,如果被日伪包围,以三军现有的力量,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都说神州大地渤海之滨的胶东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英雄辈出。三军参谋长林毅山是老红军,对战国吴起的《吴子兵法》很有研究,他对胶东特委祁礼书记建议说:“祁书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林毅山引用《吴子兵法·治兵第三》中这段话的意思,是劝祁礼书记当机立断,迅速撤离牟平这个危险的地方。祁礼书记当然明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的道理,毕竟牟平离烟台过近,他也在考虑袭击牟平取得胜利之后,如何应对接下来有可能出现的新敌情。祁礼书记十分赞成林毅山的建议,为了保护三军这支抗倭队伍,保存抗倭的火种,祁礼书记命令部队放了大部分俘虏,只押着宋健吾几个当官儿的,携带着缴获的枪支弹药,立即撤出了牟平城。

祁礼书记率领三军撤到了雷公祠,部队暂时在这里休整。林毅山见雷公祠建于一处小高岗上,就是个独立的四合院,有正殿、东西两厢和南倒厅,四周建有砖石围墙,建筑面积与院子面积均为500余平方米。雷公祠外东、南、西三面都是开阔地,北面不远处是一处村庄。雷公祠不愧有“真仙宅窟”之称,地势的确不错。这里“地形豁爽,气象郁葱,左控庐山,右瞰武宁,前列岿峰,后依古郡,缭长河之沃流,荫乔木之萧森。”

但是,林毅山总觉得雷公祠虽然视野开阔,可一旦被日伪偷袭,将无险可守,极为被动。林毅山不由得想起了《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建议祁礼书记派出一支警戒部队,防备烟台的小鬼子偷袭。祁礼书记对林毅山的军事才能是很信服的,他把派部队警械的事儿交给林毅山去安排后,自己张罗着召开三军中队以上的干部会议。由于急切之间和山东省委联系不上,祁礼书记要和大家伙儿商量一下三军下一步去什么地方开辟根据地。

林毅山担心灾难降临到三军这支刚刚诞生的抗倭队伍头上,并非没有道理。祁礼书记他们还在开会时,小鬼子的飞机就有三次飞临牟平城和雷公祠上空侦查。

可惜,决定三军命运的会议迟迟没有结果,耽误了宝贵的安全撤离时间。大家伙儿七嘴八舌的,各抒己见,意见很难统一。有的同志对牟平城恋恋不舍,主张在牟平城就地建立抗倭政权。有的同志主张离开牟平城,甩开敌人,到山区建立抗倭根据地。也有的同志提出一个折中意见,就是撤到离牟平城不远的东南山打游击。这样,既接近牟平城,又离小鬼子有一定距离,鬼子来时及时撤进山里。大家伙儿呛呛来呛呛去的,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林毅山为人很谨慎,提醒祁礼书记怕小鬼子来。祁礼书记让林毅山和特务队队长杜梓林带着大部分人先走,可是杜梓林死活不干,非要留下来陪着祁礼书记。祁礼书记说服不了杜梓林,只好让林毅山带领第一大队和特务队押着俘虏先转移,留下二十来个人继续开会。

让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烟台的小鬼子这时已经出动,恶魔的魔爪离三军司令部所在地雷公祠越来越近了。但是,一些同志过于自信已经派出了警戒部队,保密工作又做得很好,就算是烟台的小鬼子来了,到时候再撤退也来得及。在这些同志坚持下,会议仍继续进行。非常不幸的是,在一里地外负责警卫雷公祠的三军战士大都是新参军的农民,根本就没有服从意识和作战经验。听说林毅山率领三军主力部队撤退了,就在小鬼子到来之前擅自撤走了。

不过,林毅山心里边惦记着祁礼书记,心里边七上八下的,干脆把队伍交给一大队的副大队长孙正先,他自己带着两个警卫员又赶回了雷公祠。陪在祁礼书记身边,他才放心。

晌午头儿了,祁礼书记和林毅山谁都没想到,牟平城里有个汉奸,偷偷摸摸的缀上了撤离的三军。到了雷公祠后,这个汉奸见三军驻扎在了雷公祠,就跑回烟台给小鬼子报了信儿。一百多个小鬼子开着屁驴子,坐着卡车,还有十多个骑兵从四面八方围住了雷公祠。

史料证实,雷公祠战斗虽然是三军耽误了撤离的时间,本来可以避免的战斗,但毕竟是一次著名的战斗。是胶东军民直接打击侵略者小鬼子的第一战,影响极大,在咱们人民军队的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诞生了一批后来影响全国、全军的著名英雄人物和高级将领。

后来被胶东人民亲切的称之为“胶东人民儿子”的祁礼书记牺牲了,可是他亲手缔造的胶东人民抗倭救国军第三军却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敌后抗倭战场对敌斗争的主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胶东儿女英雄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