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阳光开了“高亮模式”,把咸阳城裹得金灿灿、暖烘烘的。嬴政脚步轻快,拉着诗婷往宫殿走,
连衣角都跟着欢快地晃悠,那架势仿佛要带她去解锁什么了不得的宝藏。
一进宫殿,一张超大的皇陵规划图铺在案几上,规规整整的模样透着股“大佬气质”。
这图看着就像藏着地下王国的通关秘籍,密密麻麻的线条像神秘暗号,时不时勾得人心里直冒小问号——这到底藏着多少玄机?
嬴政腰背挺得笔直,手指划过规划图时,那些线条仿佛被点了“激活键”,隐隐有了生命的模样。
他语调沉稳却难掩得意:“此墓室广袤无垠,恢宏至极,足可纳天地万物。待朕百年之后,便安息于此。陪葬坑中,
必陈满奇珍异宝,以彰朕生前之赫赫威严与无上荣光也。 ”说话间,他眼里的光像是藏了星辰,仿佛已经透过图纸,看到了这座地下宫殿惊艳世人的模样。
诗婷听得非常专注,突然眼前一亮,手指着规划图上一处线条乱糟糟的地儿,
满是好奇地问:“陛下,您瞅瞅这儿,这些弯弯曲曲的线,咋看咋像条大龙在打盹呢。是不是您特意这么设计的呀,图个龙威庇佑的好彩头?”
嬴政正说得兴起,被诗婷这问题问得稍稍一愣,紧接着仰头大笑:“诗婷啊诗婷,你的奇思妙想,当真层出不穷!此乃排水系统之线路,非巨龙也。
然经你一提,若将其设计成巨龙之形,以龙形御水,水行于龙躯之内,恰似神龙吞纳百川,倒也与朕皇陵之威严相得益彰,更添神秘莫测之意蕴,妙哉妙哉 !”
话音刚落,嬴政眼里又闪过一抹兴奋劲儿。
末了,诗婷的目光落到活人陪葬那块区域,看着密密麻麻的标识,眉头一下子皱得像个小疙瘩。
开口说道:“陛下,用活人陪葬这事儿,实在让人揪心。您知道现代您那秦始皇陵啥样不?里头全是兵马俑,那些陶俑一个个精神得很,跟直接穿越过去似的
,站得笔直,比真士兵看着还带劲。它们把您的千秋大业展示得清清楚楚,都成了全天下有名的‘网红’景点。
陛下您要不考虑考虑烧制陶俑当陪葬?这样,皇陵既有排面,还能省不少人力,更关键的是,能救下好多无辜人的性命呢!”
嬴政一听这话,脸色“唰”地就黑了下来,盛怒之下,额头青筋似要暴突成一个个坚硬的结节。
他眼睛里寒光一闪,就跟寒夜的利刃似的,透着股冷冷的寒意。“大胆!”他声音低沉又冰冷,仿佛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朕陵寝之规制,岂容你肆意更改?
活人陪葬乃祖宗传下的铁律,彰显帝王无上尊贵。陶俑不过是泥胎土偶,焉能替代活人,以显朕之威严?”
嬴政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语气硬邦邦的,每一个字都像个小锤子,在空荡荡的宫殿里来回撞,嗡嗡直响。
诗婷瞧嬴政发这么大脾气,心里“咯噔”一下,可一想到活人陪葬太残忍,还是咬了咬嘴唇,
壮着胆子说:“陛下,我句句说的都是实话,后世的人看到陛下陵寝里的兵马俑,没有不惊叹的。
陛下心里装着天下,也该为大秦长久安稳和百姓的福祉多想想呀。”
嬴政正准备再大声斥责,突然想起诗婷之前解决藏书难题、做旧竹简时,展现出来的聪明才智。
那些办法,实实在在帮大秦解决了好多麻烦事儿。可活人陪葬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从三皇五帝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诸侯,帝王将相去世后都用活人陪葬,
这早成了身份地位的标志。要是自己突然改了,那不就等于公然违抗祖制嘛,肯定得被天下人说闲话,
后世子孙也得埋怨。这么一想,嬴政眉头皱得更紧了,心里像有一团乱麻,纠结得不行。
诗婷看嬴政不说话,眼神里透着犹豫,一下就明白了,陛下这是犯难了。她轻轻咳嗽一声,
慢慢说道:“陛下,您可是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的人,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想当初,陛下把六国都收拾了,
统一了天下,建立起这么大一个大秦帝国,这份了不起的功绩,就看得出陛下眼光好、见识高。
干嘛非得照着以前帝王的老办法来呢?老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咋能彰显出陛下您的厉害呢?”
诗婷偷瞄了一眼嬴政,心里“砰砰”直跳,硬着头皮接着说:“陛下呀,您看如今大秦刚刚安定下来,
之前连年打仗,老百姓急需好好歇歇喘口气儿。要是还搞活人陪葬这一套,那老百姓的负担可就重得像背了座大山,心里头肯定得怨恨呐。
这怨恨一旦积累起来,就好比干巴巴的柴草堆在一起,稍微有个火星子,就会燃起熊熊大火,直接危及到大秦的根基啦。陛下您这么圣明,就像那开了透视挂一样,肯定一眼就能瞧出这里头的厉害关系呀。”
嬴政这会儿心里头乱得像团麻,心烦意乱地晃悠到桌案前,伸手一把抄起茶杯,头一仰,猛灌了一大口。
滚烫的茶水烫得他一哆嗦,不过这一烫,混沌的思绪倒是稍微清醒了点。他慢悠悠地坐下来,
手指不自觉地在桌面上轻轻敲着。诗婷说的话,那可是够大胆的,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犯了大忌讳。可仔细一琢磨,又句句都戳中了要害。
自己辛辛苦苦一手打下来的大秦帝国,那可是从古到今都没出现过的新局面,要是还死脑筋,一味照着老规矩来,那怎么能成就真正的千秋伟业呢?
好不容易一统六国,把这些年的战乱给终结了,老百姓才刚开始过上几天太平日子。
自己的志向那可是要打造一个万代盛世,让普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安安稳稳过日子。要是非要坚持搞活人殉葬,那老百姓的心可就彻底凉透了,
这跟自己想要治国安邦、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宏伟目标,那可是南辕北辙,差了十万八千里,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呀。
这会儿,嬴政眼睛里的怒火慢慢就像被泼了盆冷水,渐渐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沉思。
只见他眉头一会儿皱得像麻花,一会儿又稍微舒展一点,心里头,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规制的威严和诗婷提的建议的合理性,
正像两个武林高手一样,在那儿打得难解难分,反复拉扯。他慢慢地闭上眼睛,就像要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思绪里,
找到一条平衡的道路,额头上也不知不觉冒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汗珠,跟小芝麻似的。
过了好一会儿,嬴政缓缓睁开眼睛,眼里的怒火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会儿眼神里满是深思熟虑后的平静和沉稳。
他把目光投向诗婷,说话的语气虽然还是带着帝王天生就有的威严,但是明显缓和了不少:“此乃大事,干系重大,
容朕细细思忖。待朝堂议事之时,朕当与诸大臣共同商议,而后再做定夺。”
朝堂商议
咸阳宫的大殿上,庄严肃穆。大臣们一个个都低着头,大气儿都不敢出,就像一群等着挨批的小学生,
整个大殿静谧到极致。嬴政坐在龙椅上,眼神扫过下面的大臣,清了清嗓子,准备开始讨论这棘手的活人陪葬事儿。
一位年迈的大臣,身形微微前倾,摆出一副谦卑恭顺之态,可眼睛滴溜溜乱转。他满脸堆起谄媚的笑容,
开口说道:“陛下圣明!活人殉葬,此乃自上古传承至今的规制,历经悠悠岁月的洗礼,
承载着历代先辈的无上尊崇与深厚传统。此举不仅彰显我大秦至高无上的威严,更能衬托出陛下您独一无二的尊贵地位,实乃顺应天理、契合道义之举,不容有丝毫质疑!”
赵高紧接着跳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张狂与傲慢,高声说道:“想我大秦铁骑,一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山河,
踏平六国如摧枯拉朽。靠的便是这股锐不可当、不容置疑的磅礴气势。殉葬一事,亦是如此。唯有以活人陪葬,
方能确保陛下在地下世界,也如在世时那般,坐拥广袤江山,受万民敬仰朝拜。那些对此存疑的声音,简直荒谬至极,
如同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话语间,他那阴鸷的目光如毒蛇吐信,斜斜扫过朝堂上的众人,
眼神中满是不屑与轻蔑。当目光触及诗婷时,他下巴高高扬起,鼻孔几乎朝天,那副狐假虎威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
嬴政听了,微微点头,似是对赵高所言颇为认同,口中不自觉地发出一声沉吟:“嗯……”然而,
就在这短暂的瞬间,诗婷此前苦口婆心的劝谏之语,如洪钟大吕般在他脑海中再度回响。那些话语仿佛化作了一根根坚韧的丝线,将他的心绪紧紧缠绕,
纠结成一团难以解开的乱麻。他神色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最终还是开口道:“此刻不可仅凭一家之言便仓促定夺,需广纳众议,听听诸位爱卿的见解。”话音刚落,
他的目光瞬间锐利如鹰隼,在群臣之间来回扫视,那目光仿若能够穿透人心,将每个人心底深处的想法都洞悉无遗。
大臣李斯见此情形,立刻从整齐排列的朝臣队列中快步走出,身姿挺拔,
仪态间尽显恭敬:“陛下,赵高所言虽有旧例可依,但大秦初定,历经连年战火,百废待兴,正急需百姓同心协力,共筑太平。
若此时推行活人殉葬,势必令百姓心寒,民间恐将怨声载道,此乃大秦长治久安的巨大隐患啊。”
一位身形富态的大臣,肚子微微隆起,像揣了个小鼓,向前迈出一步,神色急切,
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活人殉葬万不可废。往昔各朝各代,帝王皆以此举彰显皇家威严,
庇佑国运昌盛。我大秦既承继大统,自当遵循旧制,怎能轻易摒弃?若贸然更改,恐遭天谴,危及大秦根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