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正值夏至,繁花似锦,争奇斗艳,群莺乱舞,热闹非凡。我瞧见他静立树下,凝视着灵山,神色间满是忧郁,仿若一尊凝固的雕像,一动不动。那专注的模样,令我心生不忍,不愿去惊扰他。
可我心中的好奇却如野草般疯长,我好想知晓他究竟是谁,为何会日日在此处,又在追寻着什么。
那时的我,年纪尚幼,且长久以来与尘世隔绝,对世间之事知之甚少。
我情不自禁地缓缓走近他,轻声问道:“哥哥,你在看什么?”
他转过身来,目光纯净如水,仿若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轻声说道:“我在看你,刚才在看我的师父。”
“我师父是这灵山上得道的高僧,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那你为何不在你师父身边,却每日在此处?” 我追问道。
他微微苦笑,那笑容中透着一丝无奈与落寞,“师父对我说,佛法所传者,皆为有缘人,我观施主惠根虽深,但修行尚浅,缘法不足,施主请回吧。我在师父门前跪了三日三夜,他终于肯出来见我,只说了一句话,‘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拭,莫使惹尘埃。’施主若对这几句话有所感悟,再来吧。我心下大悟,向师父叩头,多谢师父点化。于是下了灵山,来到这里。师父正是在这菩提树下参禅,苦思七日七夜后,终于一声长笑,大彻大悟。我想这树一定与师傅所说的缘法和偈子有关,所以我每日来此参禅,希望能悟得大道。嗯,你是谁,怎会知道我天天在此?”
我顿时面红耳赤,仿若天边的晚霞,当下毫不隐瞒地说道:“我本是这湖中修行的精灵,多日来聆听哥哥诵经之声至诚,特出来相见,想不到……”
“想不到我只是一个拜师不成的失败者。” 他自嘲地接话道。
“不不,公子学究天人,小女子钦佩之至。” 我急忙说道,说完偷眼瞧他,只见他双目含笑,似在凝视着我,我顿觉脸上滚烫,不知该如何是好。
“敢问姑娘芳名?” 他问道。
名字?我心中一愣,此前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我环顾四周,湖面上正漂浮着几片翠绿的浮萍,灵机一动,说道:“我的名字叫做翠萍,哥哥你呢?”
“我喜欢叫自己七年。” 他微笑着回答。
“七年哥哥,你还打算去拜师吗?” 我好奇地追问。
“暂时不会了吧,在未参透师父话之前,我会一直在此处修行。”
自那日后,我忘却了自己曾说过只看他一眼便离开的誓言,亦将那千万年来始终如一的刻苦修行抛诸脑后。
我只觉与七年哥哥相伴之时,心中满是欢喜,仿若有无数的甜言蜜语在心底涌动,却又难以言说。
我时常与他谈佛论道,他学识渊博,言辞精妙,如珠落玉盘,每至此时,我便深感往昔的生命犹如一片荒芜的沙漠,空洞而寂寥。
直至与他相识,我方才体会到何为充实,何为温暖,何为不再寂寞。
我喜爱七年哥哥倾听我说话时那专注认真的模样,他的眼眸明亮如星,闪烁着智慧与温柔的光芒。
每至我言语幼稚之时,他总会笑着说:“萍儿的声音真好听,像林子里的百灵,只是有些时候有些幼稚。”
我便会轻轻拉着他的衣角,嗔怪道:“哥哥又在取笑我了。”
他会心地笑了,眉毛轻轻扬起,侧脸在阳光的映照下,宛如刀刻斧凿般英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