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身体逐渐康复,江忆很快就开始用“爷爷”称呼江大夫,而江大夫最初在听到这般称呼之时,身体仿佛莫名的一颤,而后欣然的接受了这一位突如其来的小孙女。
医馆仅有数丈见方,内设诊厅与药柜,二楼木梯吱呀作响处便是祖孙俩的栖身之所。
最令江忆意外的是,老人行医近乎不收诊金,唯有出诊时方收几枚铜板。药柜中那些品相粗陋的草药,多是他攀着峭壁从云雾缭绕的山崖采得。
尽管不解这位家境其实并不算拮据的老人行医的深意,江忆仍主动帮着捣药分拣。
这不仅是为报救命之恩——当老人抚着她额发,应下那声“爷爷”时,也便意味着飘零异世的江忆有了一处归处。
晨光里研磨药杵的声响,暮色中蒸腾的药炉雾气,渐渐织就了她在遗尘界的第一缕羁绊。
正如此刻,老人抚须的手在药杵边顿了顿,晨光透过窗棂,将江忆擦拭药柜的身影拉得修长——她正踮着脚,用煮沸的绢布细细擦拭紫檀木格,连虫蛀的缝隙都不放过。这般细致,倒像是宫里尚药局的司药女官。
“爷爷看这艾草,如果混入三钱枇杷露,烟熏时能否减缓呛咳?”江忆忽而转身,语气纵然平静如止水,眼眸却亮如星子。
江大夫的银须颤了颤。那日江忆忽然道破了瘴气与蚊蚋的关联,今日又提出药烟改良之法,看似稚童戏语,细想竟暗合《黄帝内经》中“上工治未病”的玄机。
此时老人久久不语,望着廊下晾晒的当归,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太医院那场辨症——彼时同僚们对“瘴毒入血”之说嗤之以鼻的模样,与眼前少女脱口而出的惊世之言,竟在暮色里重叠成相似的剪影。
在数月的生活中,江忆逐渐摸清了这片天地的来龙去脉。她所处的这片疆土名为大鸿帝国,乃是遗尘界七大超级陆地之一的玉衡大陆上当之无愧的霸主级帝国。
而自己所在的南赡郡南水县织镇,位于靠近帝国边境重镇剑南关的边缘地带,实打实的一片边境蛮荒之地。
这剑南关虽是边境要塞,但其东北方向却是一处名为九龙横断山脉的所在,因其形似巨龙摆尾而得名。此地乃是妖族鬼方国的大本营,栖息着数不清的妖族部落。
至于东南方向,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黑土平原,地貌平坦开阔,却暗藏着错综复杂的势力纠葛,更有着一个奇怪的别称——“迷宫大地”。
说来有趣,这织镇虽地处偏远,来头却不小。
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名为织姬的仙人曾在此地居住,并为小镇及周边村落传授了独特的编织之法,久而久之便有了“织镇“这个名字。
但也有人认为,此地特产的红桑树和红桑蚕才是命名的关键。这种特殊的蚕虫以红桑叶为食,吐出的丝线乃是难得的上好布料原材。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可作为军队甲胄内衬之用,防护性能极佳。
正因如此,这片区域自古以来便承担着为军方提供所需物资的重要职责,“织镇“之名也由此而来,只是这一切都无从考证了。
令江忆感到诧异的是,在当地宗祠中竟然藏着一本名为《织经》的奇书。此书记载了天下各类织物丝线的排行品级,从普通布料到稀世珍品无所不包。
恰逢江大夫在小镇德高望重,认江忆为孙女的宗祠仪式自然少不了这一环节。
好在这方世界武道修行之途昌盛,大鸿帝国更是崇尚武力,女子修行成才者不在少数,甚至有不少人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宗师级人物,在军中建功立业。
因此女性参与宗祠事务也算是司空见惯之事。
正是得益于此,江忆才有机会一睹《织经》真容。
让她没想到的是,此书对天下奇织的排行竟让她哭笑不得——织镇引以为傲的红桑蚕丝仅仅排在第九十六位,而那些位居前列的所谓“神物“记载,却仿佛是她曾在前世看过的某种奇幻志怪故事。
“这也太离谱了吧?“
江忆忍不住吐槽,这《织经》对高品级奇织之物的描述,简直就像自己从前读过的《山海经》,充满了自相矛盾、天马行空的记载,堪称是典型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难怪连本地人都不拿它当正经书籍看待,反而成了最受孩童欢迎的奇幻启蒙读物。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整本书槽点满满,江忆却在那些排名靠后的凡品织物描述中发现了有趣的内容。
书中对某些特殊蚕虫的境界划分,竟与自己名为江怜的前身修行时所学的知识有着奇妙的吻合之处。
数月来,江忆一直在整理着这具身体前主人破碎的记忆,从中拼凑出一些与修行相关的重要知识。比如内视丹田,或是额前时,若能在脑海中形成意识投影,就会看到名为“灵台“的影像。
但让她心痛的是,自己的额前虽有灵台,却已彻底碎裂,那种破碎程度简直如同齑粉般彻底。
这意味着,她今生再无踏足仙路的可能。
虽然她的道基尚存,丹田也勉强能运转气息,但这或许只能止步于“十启“这个境界。
所谓“十启“,便是以自身为一,气运丹田,以一化十,乃武道的起点,也是修行之路的最初门槛。
十启之上,才是凝聚气海、百炼成材的“百炼境“。
江大夫这几月来一直悉心照料着这个重伤的小孙女。虽说他并非天上人仙,但毕竟是经验丰富的医者,早就察觉到她的丹田受创严重。
能恢复到如今可以运转气息的地步,已是难得的奇迹了,至于凝聚气海、踏足更高境界,恐怕今生都无望了。
然而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孙女似乎并未因此而气馁。
他发现她经常偷偷从镇上的武者那里讨要一些吐纳呼吸的法门,在无人处默默练习,艰难地运转气息,竟然真的勉强完成了一个小周天!
若是能成功运转出一个大周天,那这十启之境便是成了。
这日清晨,江大夫在江边散步时,突然回头对跟在身后的孙女说道:“走,上山采药。“
江忆愣了一下。她在这半年间已经完全康复,但老人此前从未带过她一同上山采药,哪怕她主动请缨也总是被拒绝。
如今却破天荒地同意带上她。
“趁现在身体还硬朗,该教你些东西了。“
老人回到医馆,带上常用的药镰和药框,又扶了扶头上那顶几乎从未摘下的医者冠帽,示意她跟上。
江忆没有多问,只是紧随其后跟上这位步伐稳健的老人。
但细心的她注意到,这位看似硬朗的老人其实已是年事已高,尤其是这半年来,他的笑容虽然因自己而多了起来,但脸上的皱纹和额间的白发却似乎更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