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柳永这个人,一般人都认为他时常出入风月场所,每天身边不是这个妹妹,就是那个姐姐,简直就是现实版的贾宝玉。然而你不知道的是柳永的生活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自由自在,除了耽于声色以外,每天还有很多事是必须要做的。
1、创作
作为一个专职写手,柳永每天做最多的事情便是填词,其创作才能极其高超,据说凡是有水井的地方就必然有人唱柳永的词,这让人想起了今日的金庸,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有人看金庸的小说。
柳永是一个对宋词起到了促进和推广作用的词人,和其他文人只是将词当成茶余饭后的消遣不同,柳永将其作为自己的主职。打破了文人只喜欢创作小令的传统,改用慢词进行创作,而且常常在词中加入口语的成分。可以看得出其在词曲创作方面的才能不逊色于今日的周杰伦加方文山。
2、干谒
大家可能对干谒一词的意思不太理解,所谓干谒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求见。文人大多会创作干谒诗敬献给当地著名的官员,希望其能推荐自己。由此可见干谒诗的作用相当于现在的广告诗。
大家可能对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比较熟悉,但是是否能想到这其实也是一首干谒诗呢。
和诸多文人一样,柳永也想要走终南捷径,觉得参加考试太麻烦,想要靠“走后门”而当官,因此才将这首词献给了杭州官吏孙何。只可惜孙何却并没有将这首词当一回事,虽然赞颂柳永的创作才能之高,但最终只是置之一笑,并未对其有任何重用。
无独有偶,你所熟悉的不少诗其实也是干谒诗,如孟浩然的名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也是其中之一。
可能有人会认为这种行为和拍上级马屁差不多,不过这种事情古今难免。比如某棋手在参加某比赛期间也曾经陪伴当地的官僚下棋。又如现在不少人在发微博的时候都喜欢艾特一些明星。不就是为了博取专注吗?这无可厚非。
3、考试
当干谒这条道路走不通的时候,科举这条路自然只能去走了。柳永也和其他文人一样屡次参加科举。
别说自命清高的文人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那只是因为考不中而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已。唐伯虎如何?这个笑别人看不穿,自己认为自己太疯癫的家伙不是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吗?
柳永也曾经参加科举考试,不过,他那耿直的毛病却给他带来了无穷的麻烦。当时人批评他的创作风格太过于浮糜,他便愤然以词作答,写了《鹤冲天•黄金榜上》。
事实证明和上级对着干没有什么好下场,几次失败后,柳永考试的道路也被断绝了。
4、当官
可能是老天爷可怜吧,景祐元年开恩科,算是朝廷开始颁发鼓励奖,把所有考不进的人都拨弄进了朝廷。
柳永因此而当官,在当官期间,他一改浪迹江湖时轻浮的性格,创作了《煮海歌》一诗,坦言老百姓的疾苦。
《煮海歌》一诗详细地介绍了制作盐的全部过程,讲述盐民不仅要在泥潭里晒盐,将自己变成泥人,而且还要去深山里砍柴烧盐,冒着成为老虎豹子晚餐的危险。
煮盐的时候相当炎热,而当时官府还要盘剥百姓,令老百姓更加艰苦。
柳永并没有说自己是否也参与了盘剥的事业,不过,他能如同亲历一般写出这样的诗篇,且不久之后就被官僚排挤,这就能看到他当官的事业做得不够好。
不过,即使如此,柳永的行为也足以让人竖起大拇指。他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一个寻常人,一个知道经营生存之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