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美人谁误谁
书名:吟花弄诗集 作者:施云南 本章字数:5142字 发布时间:2025-04-10

如果问,在中国历史上,哪位帝王的文学才华最高,恐怕很多人都会毫无疑问地想起李煜这个名字吧。当然,善于此道的皇帝并不在少数,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就是其中之一,乾隆皇帝走到哪里,诗就作到哪里,字就题到哪里,只可惜,他虽然好文,文采却是平平,很少有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下来,但是,李煜就不一样了,李煜在帝王之中,算是词作得最好的,而且,如果将古往今来的全部词人排一个名次的话,李煜,恐怕也是名列前茅的吧。“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人们将他和李清照、李白合在一起,称为“词家三李”,这应该算是极高的评价了吧。

只可惜,这个世上毕竟是没有全能的人才啊,或许是因为李煜将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上吧,他对于国家大事,似乎就不太上心了,因此,最终落了个国破家亡的结果,在帝王中间,他也算是个不务正业的典型了吧。或许,一个普通人花前月下,吟风弄月,那就叫风雅,可是,一个皇帝要是也整天这样的话,那就叫造孽了,陈叔宝是这样,宋徽宗是这样,而才子李煜,也是这样。

沧海变成桑田,需要多长时间?残酷的事实告诉李煜,只需要一夜的时间。昨天,李煜还是一国的帝王,是至高无上的代表,可是,仅仅过了一夜,他就换上了白衣纱帽,褪去了帝王的骄奢,带着黍离之悲,哀伤地坐在北渡的船上,成为一个亡国之君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果李煜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或许,他能活很久,也能做出很多很好的词来,但是,像这样凄凉、哀愁到极点的千古绝唱,恐怕还是吟不出来了吧。老天爷就是这样残酷,造化弄人,它将属于李煜的一切,狂暴地夺走,或许,就是为了向他索要这样的一句词啊。白露为霜,山衰水瘦,往事如烟,不堪回首,在北渡之船上,体会着楚囚般凄楚滋味的李煜,此时此刻又会想些什么呢?想他的江山,想他那些未完稿的词作,又或者是想他那两位绝代的佳人,大小周后?江山信美,然而,这样壮美的江山,已经不是李煜的了,都说美人笑壁、裘马声色,那是亡国的根源,那么,亡了李煜半壁江山的,可是大小周后这两位旷世美人呢?“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江山和美人,究竟是谁误了谁呢?

李煜,原名从嘉,字重光,之所以会叫重光,是因为其目生双瞳。据说,目生重瞳之人,都是有造化的,传说中的一代明君大舜,就是目生重瞳,只可惜,李煜虽然生了一只和舜一样的眼睛,却没有学会像舜一样治理国家。

他本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儿子,但是却并非长子,而且,李璟曾想过要“兄终弟及”,让自己的兄弟来继承王位,按理说的话,这个皇位是怎么都落不到李煜的头上的,但是,李煜的兄长李弘冀由于担心被其叔父抢了王位,于是便上演了一场好戏,杀死了自己的叔叔,可是,他自己也不幸暴卒。就这样,李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像赶鸭子上架一般,当上了南唐的皇帝。这位“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的皇帝,又如何能够治理好国家呢,因此,当宋太祖派曹彬攻打南唐之时,金陵很快被攻克了,李煜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也不知道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位和舜长相有相似之处,却没有舜的治国之才的帝王,却先后拥有两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大小周后。舜也有两位妻子,她们是姐妹,分别叫娥皇、女英,她们都是母仪天下的万世表率,据说,湘妃竹的传说就与她们有关。而李煜呢,他的妻子大小周后,也是姐妹,她们都是南唐重臣大司徒周宗之女,更巧的是,姐姐名蔷,小字娥皇,正好与舜的妻子同名,而妹妹呢,名薇,这一对名为蔷和薇的姐妹,盛放在李煜的心中,也盛放在李煜的诗词里。

 

在李煜早年的那些香艳的诗词中,这一对名为蔷薇的姐妹,是绝对的千娇百媚,艳光四射,她们用自己那惊艳的容颜,绝世的聪慧,滋养着她们的丈夫,滋养着丈夫的诗词,滋养着滟滟南唐的风流与温柔。

只可惜,虽然男子们总是叨念着娥皇女英的好,总以为这就是世上最完美的爱情,但那个时候的人或许还不知道,爱情总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情是只属于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在中间多了一个人,就反而不完美了。就好像男人们之间因为权力和地位,往往战得不可开交一样,女人们也会为爱而战。为了权力,李弘冀可以杀死自己的亲叔叔,当年的李世民更绝,连自己的亲兄弟都不放过,同样,女人们之间的战斗,也是如此惨烈的,哪怕血亲之间也不例外,就好像当年的赵飞燕与赵合德一样,大小周后之间,也存在着明争暗斗。

应当说,大周是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她所拥有的,绝对不只是如花的容颜,她精通诗书,知晓琴棋书画,对于音乐和歌舞,更是擅长。

想当年,杨玉环之所以能够让玄宗专宠她一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除了因为她“天生丽质难自弃”以外,和她精通歌舞也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她最擅长舞的《霓裳羽衣曲》,更是让唐玄宗看得如痴如醉,忘记了早朝。安史之乱以后,这《霓裳羽衣曲》就已经失传了,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只能找到残缺不全的曲谱,有多少乐人都曾经想过要将它修补好,但是,却都没有成功。然而,这个人面桃花的大周后,却成功地将其恢复了,她对其“变易讹谬,去繁定缺,遂清越可听”。不仅如此,大周后还编排了组舞,教导宫女日夜蹁跹,于是,南唐的后宫中便日日笙歌了,其盛景,绝对不逊于“玉树后庭花”。

就好像《玉楼春》中说的那样“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丝策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由此词我们可以想到,当年那姹紫嫣红的场景,是多么迷人。

或许,每个亡国之君都是这样开始的吧,他们宠幸一个女子,于是,这个女子便成了红颜祸水,“从此君王不早朝”,夏桀是这样,商纣是这样,而李煜,也是这样。

只可惜,世人都只看到了女子将男子拉到了风花雪月中,拉到了亡国的噩梦中,却并不知道,其实是那男子自己跳到了自己建造的牢中。想当年,唐玄宗也曾经有一位知书达礼,善解人意的妃子,叫做梅妃,梅妃九岁就能够诵读《诗经》,是个才女,可是,或许人们自古就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吧,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女子却不能得到唐玄宗的赏识,唐玄宗很快就厌倦了她,转而投向娇嗔可人的杨玉环那边,“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他放弃了才女梅妃,而追求美女玉环。

其实,李煜也是如此,虽然他自己是一个才子,但是,相比女子的才华,他更看重的,还是她们的美貌。大周后错了,或许,她之所以会背负上红颜祸国的罪名,就是因为她实在是太喜欢她的丈夫了,因此,她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变得更漂亮,用美貌来迎合自己的丈夫。其实,并不是她存心要用歌舞升平将李煜拉进女儿国、温柔乡,再将他推入好色误国者的行列,而是因为,她其实根本就没有权利选择,选择权,在李煜的手中。

就这样,她将美丽的绸缎裁成宽袖修裙的新款式,穿在身上,浑身上下流动着似水的柔情;她梳起了高耸入云的发髻,妖娆多姿,一步三摇。“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几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这是多么妩媚,多么光艳照人啊,我见犹怜,又何况李煜呢,于是,堕入了温柔乡中的李煜,就再也爬不出来了。其实,这一切都不是大周后想这样的啊,“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她所做的这一切,其实也未必是因为她自己喜欢,或许,这都只是因为,李煜喜欢。男儿太荒唐,女儿太多情,就这样,两人过着不知今夕何夕的日子,迈向了亡国之路。

 

然而,多情的男人,必然也风流,帝王的爱情,总是那样靠不住,当年唐玄宗也曾经真爱过梅妃,可当他遇见了杨玉环后,就将梅妃彻底忘了,只用那一斛珍珠来将梅妃打发。

当大周后患病的时候,小周后便出场了,或许,一开始的时候,她真的是向善而来,她只是来探望姐姐的病情,只是,却遭遇了风流倜傥的才子李煜,也就是她的姐夫,正所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当这朵含苞待放的蔷薇出现在李煜面前的时候,李煜将她和那个病中憔悴不堪言的大周后作一个比较,自然就会生出“其娇艳多情更胜其姐”的想法了。

于是,当大周后在病床之上辗转难眠,“人比黄花瘦”的时候,李煜却在和大周后的妹妹眉目传情,暗生情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眼色暗相钩,秋波欲横流”。或许李煜是幻想着将大周小周当成娥皇女英,实现自己的兼美之梦吧,但是,他却不知道,自己这样的做法,却深深地伤害了妻子大周,“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当小周“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正和李煜撒娇,说着“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的时候,大周已经在那边哭得杜鹃啼血了。

就这样,大周后在哀怨之中,与世长辞了,那曾经攥在李煜手中的纤纤玉指,已经变得冰凉而僵硬,再也不能吹箫弄笛,弹奏琵琶了。

大周后一死,李煜悲痛万分,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冷淡了她,没有好好照顾她,他为此而伤心欲绝,变得形销骨立,他撰写了长长的悼文来表示自己的伤痛,只要一想起大周后,就不能自持。“空有当年旧烟月,芙蓉城上哭娥眉”,佳人难再得,琵琶成绝响,或许,李煜对于大周后的思念是真实的吧。

遗憾的是,多情的男人,往往也是薄情的,李煜虽然对大周后怀着深深眷恋,有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情,可是,当他面对娇艳、年轻、柔美的小周后的时候,却依然还是不可抑制地爱上了她,并将她娶进了宫中。

大周后是不幸的,因为,她的丈夫在她病重的时候背叛了他,爱上了别的女人;然而,大周后又是幸福的,因为她的早亡,使得她最终没有看见南唐亡国的场景,而这一切国破家亡的感受,都由那曾经夺走她丈夫的妹妹,小周后来承担。

作为一个男子,而且是一个曾经当过一国之君的男子,自然是有尊严的,但是,李煜却没有选择像某些亡国之君那样,用一瓶毒酒或是三尺白绫来结束自己的性命,用自己的死来殉国,而是选择了投降,选择了忍辱负重,选择了委曲求全。苟且偷生的日子,对于李煜来说,是如同炼狱一般的,但是,他却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屈服,或许,就是因为他太依恋小周后了吧,他不舍得自己死,留着她独活人间,承受下半辈子的屈辱,所以,他选择了苟活下来,用自己那并不坚实的臂膀,来保护这个女人。

然而,他自己还是一个亡国之君呢,又何谈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子呢?聪明如李煜,又如何不知道,宋太宗之所以留着他,或许只是因为觊觎他身边的这位美貌的小周后呢。他一心想要保护小周后,可实际上呢,其实是小周后用自己那孱弱的身体,保护了他啊。

从金陵养尊处优的豪奢生活,沦落到在萧索凄凉之地当一个亡国奴,不管是李煜还是小周后,满腔都是悲愤和怨恨。想到沦落异乡受人欺凌的生涯,再想到故国河山早就已经物是人非,“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在这极端的痛苦之中,李煜发了一个小小的牢骚。

江山已经不是他李煜的江山了,所以,就连得发牢骚都要看别人的脸色,这件事情被宋太宗知道了,“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让李煜苟活了这么长时间,已经算是够仁慈的了,于是,宋太宗心生恶念,让李煜借着酒,服下了“牵机毒”,一代才子李煜,最终命丧黄泉。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首词恐怕是李煜最后的呜咽了吧,这首词的词牌名,叫做《虞美人》,选择《虞美人》作为自己临终的寄语,真是命中注定的悲情时刻啊。

所谓“虞美人”,指的是虞姬,想想虞姬和霸王项羽诀别时候的坚毅吧,如此悲壮,如此豪情,相比虞姬那朵明艳的虞美人之花,小周后这朵小小的蔷薇,活得真是太窝囊了。这也怨不得她,谁让她的丈夫,不是豪情万丈,誓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而是有着九曲回肠,多愁善感的李煜呢?

李煜最终还是免不了死于非命,几乎所有的亡国之君,都会是这样的下场,而小周后,她最后的结局是怎样呢?有人说她被宋太宗金屋藏娇了,也有人说,李煜死后,她失魂落魄,悲不自胜,不思茶饭,最终也殉情了。

不管她最终的归宿怎样,总免不了那么四个字的评语“红颜薄命”。一把黄土,雨泪纷纷,曾经是那样一个玉人儿一般的娇娘,死的时候,竟然如此潦草,如此凄凉。

北方那狂放的朔风,将那朵蔷薇花从枝头吹下,汴梁城那贫瘠的黄土,又掩埋了美人的旧愁新恨。历史实在是太残酷了,评价到这样的女子的时候,总是喜欢用类似小怜惑主、红颜祸水这样的成语来形容,有一个词说得最绝,说是“女祸”,就好像整个江山的衰败,就是因为一个女子造成的一样。

当年褒姒那一笑,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吗,竟然能够坏了周鼎,可是,若不是周幽王想出来的花样,要带着她上那烽火台去戏诸侯,她又怎会在烽火台上,留下那倾国倾城的一笑呢?同样,不管是大周还是小周,都只是无奈之人啊。唐朝的安史之乱,不是因为杨玉环的一曲《霓裳羽衣舞》才将渔阳鼙鼓引进来的,而南唐的灭亡,同样也不是因为大周修补的《霓裳羽衣舞》,甚至也不是因为小周对姐夫李煜的媚惑。

女祸,女祸,究竟应该把这个词语解释成,因为女子而引发的祸事,还是应该解释成,女子们因为被江山所累,所以才发生在她们身上的祸事,这两个解释,究竟哪个更恰当一些呢?江山和美人,究竟是谁误了谁啊!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吟花弄诗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