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消亡,像被抽干的墨水,只剩苍白的纸。
一天又是一天,一月又是一月,一年又是一年,只是带着麻木感匆匆而去。
徐曼妮和过去的联系越发疏远,曾经的相遇和分别变得模糊了。
大四实习时,她攥着日新传媒的offer站在玻璃幕墙前。接待员递来的名片上,“日新传媒”四个字在阳光下泛光。
[营销宣传部]主管的介绍混着打印机的嗡鸣,“我们需要你用文字和演出说服人们买下更好的生活。”
就此,新的生涯正式开启了。
工作日程依旧排得满满的,顺利完成一个项目,抛却;紧接着完成下一个项目,再抛却。自身的价值在这样的循环中逐渐获得认可。
徐曼妮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各类文宣和广告视频像流水线上的零件,接二连三地被甲方盖章,她的工位从角落挪到靠窗的位置,工资条上的数字开始膨胀。
林长卿的提拔来得猝不及防,“小徐,你天生适合说服别人。” 他眼角的皱纹依旧里藏着精妙的笑意。
升任宣传部组长的那个雨夜,她在庆功宴上喝到反胃。洗手间镜面倒映着Burberry新款套装,她将冷水扑在妆面上,过往记忆的碎片在不断闪回,晕开的眼线在瓷盆边沿绘出抽象河流。
工作生涯的第三年,日新传出了一些不好的消息。
传媒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公司利润受到挤压。
另一边,税务人员频繁进出公司总部,像是在执行着某些调查,公司股价也在短时间内大幅下挫,许多项目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
徐曼妮看着财务总监抱着纸箱走出旋转门,碎纸机持续嘶叫的楼层里,她负责的广告项目突然被无限期搁置。
如此,是有些人心惶惶。
随着项目的削减,徐曼妮也感到目前的状况会发生些许变动,不知为何,对于变动,她内心却是期待的。
"最新通告!"行政助理群发的PDF里,日新传媒宣告获得新一轮的注资,注资方:千梓集团。
消息传来时,徐曼妮正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千梓集团LOGO,她的鼠标在"梓岚"签名处悬停良久,脑海中再次浮现梓馨金发在风中扬起的弧度,“千梓传媒、滨江公寓、服装厂、林雨墨...” 她的指甲掐进掌心,像刻在地下室威士忌箱底的FORM BEIJING字样。
不经意的时候,主管已经站到她的面前,“曼妮,下午发布会的文稿交上去了?”
“嗯,上交了。我在等修改回复。”
“好的,要尽快。”
午后,新闻发布会的激光灯束刺破浮尘。
徐曼妮站在媒体区后排,她看着千梓总裁梓岚的定制皮鞋踏上主席台。演讲稿展开后,那男人的姿态和言语,如同预料中一样,是带着精心伪装的表演。
事实上,整场发布会不出所料的做作和无趣。
徐曼妮登时失去了兴致,只是一如既往地等待着时间麻木地过去。
“不好意思。”
记者席上,熟悉的清冽声线刺穿耳鸣。
第四排站起的青年,他胸前的记者证随身体前倾微微晃动,
“我是菁映社记者,贵财团近期对日新传媒大量注资,请问,这样的操作是对日新传媒进行收购吗?”
语毕,会场安静了。
台上,梓岚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
徐曼妮看着那个身影,听着那个声音,怀疑自己在做梦。
藏青色工作西装和白色衬衫...雅致又却带着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是林雨墨。
梓岚笑了出来:“日新传媒的一切决策仍由该公司决定,就目前而言,我们不会干涉。”
“在日新传媒股价下滑最严重、最需要资金的时段,贵财团没有任何动作。现今,该公司股价大幅贬值,您却大举注资,若非收购,又是出于什么样的策略?”
听着林雨墨的质问,台上的梓岚却笑得更开了,那男人又开始说些什么。
徐曼妮听不进任何东西了,她的视线被林雨墨牵引着,曾淡忘的回忆和感觉不可遏制地涌动。
散场时,人潮裹挟着徐曼妮向前。在安全出口幽绿的应急灯光里,她与埋首整理稿件的林雨墨错身而过的刹那,心底,仿佛再次感受到命运之轮转动的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