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我不想再看到任何东西,可我控制不了自己。在我变成一棵树之前,那些我不想看到的情景依然强行钻进我的眼帘,进入我的脑海深处。那是些多么凄婉的镜头啊!
在高高的雪域高原,无数的藏羚羊倒在捕猎者的枪口之下,他们把那些曾经鲜活的生灵的皮剥下来,仅仅是为了获取藏羚羊的羊绒。小笛子告诉我,人类知道藏羚羊羊绒轻软纤细,弹性好,保暖性强,誉之为“羊绒之王”,亦称“软黄金”。三到五只藏羚羊的羊绒可以制作一条世界闻名的沙图什披肩。一条长二米,宽一米的披肩,重量仅有一百克左右,而且可以从一枚戒指中穿过。在印度,这种神奇的披肩在每个大城市里几乎都在出售,出售的国家都是C1TES(濒危动物保护国)成员国。而在香港,阔太太们组成的旅游团,每年都到印度采购沙图什披肩。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在虚荣心的驱动下,一直进行着这种罪恶的交易,使得好多还没有长好羊绒的小羚羊也在人类的枪口下一命乌呼,弃尸荒野……
在波滔汹涌的大海上,数不清的捕鲸船捕鲨船捕贝船捕鱼船……在那那里活跃。水族见之唯恐避之不及,但更多的还是被人类捕获。鲸肉被研成粗粉当饲料或肥田,亦有加工成食品供人食用的;它们的脂肪用来合成炸药中的硝化甘油和纸烟加工,制造肥皂等;鲸蜡油既可制造化妆品,又可加工成蜡烛;鲸皮质地柔软,表面有绒毛,皮革带花纹,适宜用来做衣服或皮包;鲸鳍可以做伞面、乳罩、领结和烟盒;鲸粪和骨粉是富含氨与磷的肥料;鲸骨里还可以提取骨胶,作为加工摄影胶卷的原料。鲸肝所含的维生素甲和丁非常丰富;鲸须和鲸齿可以加工成医疗器材或手工艺品……鲨鱼的鱼鳍被做成美味而端上各大高级饭店的餐桌被人类品尝,失去鱼鳍的鲨鱼被直接丢弃后沉在水底,部分绝食而死,部分为同类所享,它们的死亡之地,鲜血染红了大海。贝类的鲜嫩的肉无不变成美食,它们的壳被人类加工成各种工艺品出售,从它们体内剥出的珍珠又变成一串串光鲜的项链,戴在贵妇的项颈上在舞会上炫目……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人类的口中变成一句话:“什么什么全身都是宝啊。”
而这句话的背后,却是无数的自由生命在消失,消失!有的甚至已经灭绝。
在繁华的闹市,动物园里禁锢着的生灵在锦衣玉食中失去了自我,变成了一个个游客欣赏的材料,在水泥或铁制的小天地里静侯死亡的来临,再没有融入大自然后的鲜活灵性;而在那些马戏团里,动物们做着它们并不想做但又不得已而做的高难动作,在驯兽师的胁迫下,给台下的所谓观众带来观感上的一笑……
整个世界上,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在人类的操纵下变成他们想要的东西,所谓“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没用的东西,垃圾不过是人们放错了地方”的话听起来真让人心里发冷啊!
小笛子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我知道它不想让我再看到那些惨烈的情景。可是,那些血腥的画面以更快的速度向我飞奔而来。食肉的,食草的,野生的,家养的,被人类宠豢的……它们无一例外地成了人类霸权主义的牺牲品,无一例外地按人类的生存法则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当人类成为这个世界生态链的终极者的时候,他们对于所有的动物实在是一个无法躲避的悲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