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四章 攻博落地 同窗情谊
书名:爱情往事 作者:杨铎 本章字数:2918字 发布时间:2025-04-01

         张俊山一听,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差一点儿从椅子上跳起来。

         他兴奋地连声回道:“感兴趣,感兴趣!可是……他们负责学费吗?”外国学生那近三倍于本地学生的学费,是张俊山最为担心的。

         布莱德利教授拉开身前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两封信来放在桌子上。他拿起上面的一封信,从里面抽出信来,递给张俊山,道:“鉴于你在今年的硕士课程以及课题中的优异表现,你被利兹大学授予泰特雷和鲁普敦奖学金,这是学校的通知书。”

         张俊山激动得浑身颤抖,紧张地从导师手中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封信,生怕一不小心会撕坏了它。

         他快速浏览了一下信的内容,这才明白这个泰特雷和鲁普敦奖学金到底有多少钱了。原来这个奖学金是专门授予外国优秀学生的,奖学金的数额就是海外学生跟英国本地学生学费的差额。

         换句话说,就是得到这个奖学金后,就只要交本地学生的学费了。当时本地学生的学费,是一年大约一万三千八百英镑,而海外学生的学费却是三万七千七百五十英镑!

         学费的大头儿有着落了,可是小头儿也不少哇。

         张俊山看完了信,抬起头来,似乎在问:“那剩下的学费呢?”

         布莱德利教授早就准备好了,只见他又拿起第二封信,从里面又抽出一封信来,递给张俊山,道:“这是英国文化协会授予你的奖学金,资助你继续学习英国科技文化,为英中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张俊山听了感到有些奇怪,本来他与英国文化协会没有什么联系。只是去年秋天刚到利兹时,上课听不懂,让他十分苦恼。琼斯先生听说后,把他介绍给了当地的英国文化协会,于是张俊山每周到那里去跟他们聊天两次,以加强自己听和说的能力。

         他能得到这个奖学金,估计全凭导师和琼斯先生的推荐和努力了。

         他看了那个通知书,上面的金额正好就是本地学生的学费数额,也就是说,这两个奖学金把学费问题解决了。

         “布莱德利教授,太感谢你了!”张俊山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是一个劲儿地说“谢谢”。

         这还没完,只见导师又从桌子上的一堆文件上面,拿起钉在一起的几页纸来,递给张俊山,道:“这是我从福特汽车公司搞到的一个项目,开发一款帮助汽车省油的设计软件,其中包括实验验证。

         这是一个四年的博士项目,我觉得你很合适。福特会提供生活费,以及所有的研究费用,你如果同意,可以在后面签一下字。”

         张俊山伸出微微颤抖的手接过合同,只是快速地浏览了一下,大部分内容都是法律语言,他也看不太懂,唯一让他眼前一亮的内容,是生活费的数额: 每月五百英镑!

         我的天呀,当时他的生活费只有区区每月两百英镑,他也能省吃俭用地对付下来了,虽然每个月下来也没剩多少了。现在相当于直接“涨工资”百分之一百五十呀,他能不高兴吗?

         他掏出钢笔,用微微颤抖的手,在合同后面签了字。

         从布莱德利教授的办公室里出来,穿过他的两个秘书的办公室,张俊山忍不住两只手握拳,右手中抓着那份合同,高兴地不停地挥舞着拳头,砸向空中。

         两个秘书见状,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嘴角一撇,眉毛一扬,一脸不可思议的样子。

         当天晚上回到自己的阁楼里,张俊山就迫不及待地提起笔给雪婉写信,报告这个好消息。

          “我的硕士学位很快就要拿到了,正在我准备秋天去剑桥当一年研究员,同时等待布郎教授申请研究基金来读博士时,我的导师帮我获得了两个奖学金,解决了学费问题;他又拿到了福特汽车公司的研究项目,让我来做这个博士研究课题,我真高兴只用一年就拿到硕士了,然后竟然就这么顺利地接下来攻读博士了。

         虽然又要忍耐四年不能见到你了,但是也只有等我拿到博士学位了,你妈妈才有可能改变对我的看法,才可能同意我们在一起。

         我要好好努力,不辜负导师对我的信任,一定把课题做好,更要争取尽快把它做完,以期尽早地见到你。”

         那天晚上,张俊山激动得睡不着觉,在床上辗转反侧了一个多小时,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在暑假期间,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张俊山叫上了系里的几个同胞来给捧场。

         他穿上那身西装,挑了一条深红色的领带,穿上皮鞋,喜气洋洋地来到了学校的礼堂。

         礼堂的外观看起来很像一座教堂,左右各有一个相距四五十米的尖尖的拱门。礼堂前红砖铺就的空地上站满了人。

         那些毕业的学生身穿耀眼的学位服,在亲朋好友的簇拥下成群结队地四处拍照留念。出席典礼的教授们也都穿上了他们的博士服,十分引人注目。

         张俊山的同学们也都来了,布莱德利教授,泰勒教授,琼斯先生,以及给他们上课的其他几个老师也都来了。大家围成一圈,互相祝贺,并合影留念。

         就是在这个轻松的聊天中,张俊山得知了自己的这几个同学的去向。

         那个墨西哥同学要回墨西哥了,他已经在一家石油公司找到了工作;两个英国同学,一个在一家制造重型卡车的公司找到了工作,克里夫则留在机械工程系做研究员;埃塞俄比亚的同学回国会到政府部门工作,他没有说具体做什么工作;阿尔及利亚的同学回国到大学教书;伊拉克的阿里本来想留下来在机械工程系里继续读博士,但是找不到教授愿意接收他,于是只好跑到曼切斯特大学去了。

         张俊山不理解为什么这里没有教授要他,要知道阿里不缺钱的,海外学生的学费对他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

         土耳其的伊尔马兹要回国了,他要去首都安卡拉的一所大学当副教授。

         同学们都很高兴,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大家都对彼此有了很多的了解,眼看着很快就要分开了,同学们心里多少都有些不舍了。

         他们聊起在一起学习和娱乐的故事,特别是那些有趣儿的事儿,都哄笑不已。

          张俊山还记得今年四月中旬,中午吃饭时只看见穆斯林同学出去祷告,回来后却不见他们吃饭。他曾好奇地问伊尔马兹。

         “你不知道,现在是俺们穆斯林的斋月,从四月中到五月中,从清晨第一缕光的出现开始,一直到太阳落山前,俺们是不能吃东西,也不能喝东西的。” 伊尔马兹认真地解释道。

         “啊?!为什么?”张俊山第一次听说穆斯林有这种习惯。他在东北上大学时,学校里总会遇到很少的几个回族同学,他只记得回族人是不吃猪肉的,却不记得听说过他们有在什么斋月白天不吃东西的事儿。

         “斋月白天不吃不喝,是俺们穆斯林信仰的一大支柱。” 伊尔马兹继续解释道。“穆斯林的先知认为,每年斋月时这样做,是能净化俺们的肉体,净化俺们的心灵和灵魂的。”

         “那……你们不吃饭,不觉得饿吗?”张俊山继续好奇地追问道。

         “不觉得饿。”伊尔马兹摇了摇头回道。接着他又很自豪地说:“你不知道,我不但不觉得饿,反而感觉精神百倍,浑身充满了能量和活力”说着,他还伸出右手,向空中挥了挥拳。

         “噢——真的吗?”张俊山半信半疑。

         他在国内时常听人说,男靠吃女靠睡。也就是说,男人的活力和阳刚之气,是靠吃来维持的;而女人的温柔和阴柔之美,是靠睡眠来保持的。这一点他也是深有体会的。

         小时候家里没什么好吃的,虽然说有饭吃,但是基本都是以苞米面发糕,大碴子粥为主,极度缺乏蛋白质。

         记得上初中时,他一顿能吃四碗大碴子粥。然而在去上学的将近一个小时的路上,常常是走到一半儿路,他的肚子就饿了,饿得前胸贴后脊梁,那个滋味儿现在回想起来都感到十分难受。

         现在伊尔马兹却说,他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还能感到浑身活力十足,这不能不让张俊山感到怀疑了。

         果然在周末踢足球时,伊尔马兹后劲儿明显不足。虽然饿得眼睛都绿了,他还在拼命地跑动,却总是差一步、半步拦不住对方的前锋。

         有一次,他踉踉跄跄地眼看着就追上墨西哥人了,最后却只能伸手够到对方。他去拽人家的球衣,却没想到一下子把人家的运动短裤给扒了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情往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