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实地游记,却又频繁写游记,弄得跟真的似的,而且不是摘抄的全是从自己的角度写的,那么,有可能意味着,这是以后想要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或者是厌烦了自己的工作,或者是感情上受到挫折,郁闷至极,无聊透顶,非常想要出去逛逛透透气,迫切需要找一个宣泄的出口。
最好的办法是离开原来所处的环境,自由自在旅行一段时间。
假如没办法去旅行,那就假装在旅行,让心情去旅行!
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催眠和麻醉,但是适当的旅行值得鼓励,无论是人在旅途抑或是心情在旅行。
人都是需要宣泄的,心理医生也是人,但是心理医生的宣泄出口,不像其他人那样随意,不能借酒浇愁,不能仰天长啸,否则这个心理医生其人的基本人设以及本人的人生自信,都很容易崩塌。
因此,写写游记,哪怕是虚拟现实的游记,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自娱自乐休闲理疗方式。
心理医生也是人,人都有烦闷的时候,其他人烦闷的时候可以找心理医生、可以找兄弟、找姐妹稀巴烂醉乱说一通,但是心理医生往往只能暗暗自我安慰,就像狼躲在黑暗角落舔自己的伤口。
可是,就像理发师看得见镜子中的自己,也知道什么发型跟自己最搭,却难于自己给自己理发,心理医生也一样。
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知心的亲朋好友是心理医生,那么恭喜你,她他会很懂得照顾你,但是她他却很难被照顾,因为她他的心思像哲学家一样复杂,她他的心灵像尝遍天下没菜吃的美食家一样难以满足。
那么,这时候,她他就只能从书本、影视、虚拟现实中寻找安慰了。
到书本、影视、虚拟现实中去寻找安慰,搞得好,就是自我的超然提升,搞不好,就更加脱离现实,甚至走火入魔。
因为,书也有好坏,犹如对症下药般合适自己才行。
沉迷书本、影视、虚拟现实会上瘾,就像有的药会上瘾,就像有的药有副作用,就像有的良药过量了就变成了毒药。
田静正常的心理起伏波动,韩乔同样也会有,韩乔理解田静。
像田静一样,韩乔也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也是长期独自一个人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也是有什么心事不喜欢直接对别人说。
韩乔的宣泄方式是疯狂码字,把自己的各种复杂情感,代入到字里行间的各种人物身上,让他们变得栩栩如生,让自己得到完全的宣泄后的满足,以及疯狂码字之后得到的全勤奖励甚至更多的打赏奖励。
但韩乔只在码字写小说的时候疯狂,正如冷若冰箱所说,韩乔在小说里投入的情感细腻而丰富,跟粉丝们互动的时候却过分云淡风轻。
冷若冰箱坦言,他爱死这样的小桥流水了。
如果田静通过适当的排解宣泄,走出了内心的烦闷。
如果田静转换到了新环境,内心世界焕然一新。
那么,韩乔就不必担心了。
问题是,韩乔发现,田静除了频繁做噩梦外,醒着的时候,也存在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现象。
韩乔不知道田静是因为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造成了噩梦频繁,还是另有原因产生噩梦,造成了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