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太监当面批评慈禧被斩?
书名:鲜为人知的历史趣事 作者:汤汤哩哩啦啦 本章字数:1002字 发布时间:2025-03-25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急太监急。”

   

  晚清在甲午海战之后,国事日益糜烂,清皇室着不着急不好说,但有一位太监颇有爱国情怀,居然敢当面批评指责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

   

   

   

  此人名曰寇连材,直隶昌平州人,十五岁时因为家境贫困而入宫为太监,在梳头房为慈禧梳头,深得慈禧信任。

   

  按这个逻辑,如果寇连材好好做,说不定能混到李莲英的位置,因为小李子就是梳头太监出身的。然而,寇连材位卑不敢忘忧国,一天到晚悲愤忧闷,

   

  “日夕皱眉,如醉如疾,诸内侍以为病狂。”

   

  同事们都以为小寇有抑郁症,但谁也没有注意到他之后还会有进一步的举动。

   

   

   

  1896年二月初十的早上,慈禧坐在床上,寇连材突然跪在床前痛哭,把慈禧吓了一跳,问咋回事。

   

  寇连材回答道:“老佛爷,现在国家烂成这个样子,您的所作所为不为祖宗着想,也得为自己的形象着想,你这样荒淫享乐,迟早会导致内变。”

   

  一个梳头的太监,居然说出这番石破天惊的话来,慈禧以为这个小太监是精神出什么问题了,一顿呵斥将其赶走。

   

   

   

  寇连材却早已将性命置之度外,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给清王朝敲一记警钟。

   

  于是寇连材请了五天假,将宫中所见所闻写成一个小册子,交给弟弟保管,然后将积蓄分给小太监。

   

  二月十五日,寇连材向慈禧上了一个折子,里面提出十条建议,第一条建议慈禧还政光绪,第二条建议停止重建圆明园,看来这重修圆明园之事是当时天下人关注的焦点,第十条则最让人惊骇,居然敢提议选举天下最贤良的人作为下一任皇帝的人选,这就是要将世袭帝制改为让贤制。其余七条的具体内容则无从得知了。

   

   

   

   

   

   

   

  慈禧看了折子后震怒,她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起受人唆使的政治事件。因为这个折子错字迭出,文理不通,一个文化水平这样低的太监不可能有很大的政治抱负。慈禧问寇连材:“谁指使你干的。”

   

  寇连材回答得很坚决:“奴才所自为也。”慈禧还是不信,要他将折子重述一遍,寇连材倒背如流。

   

   

   

  慈禧似乎还想留他一条性命,问:“太监言国事要处死,你不知道吗?”

   

  寇连材毅然回答:“奴才怕死就不上折子了!”

   

  寇连材在二月十五日被交付给慎刑司,十七日交给刑部,当天就被押赴菜市口处斩。寇连材镇定地向皇宫拜了九拜,然后说:“如此足千古了。”

   

  颇有中国传统士大夫风度。

   

  一个太监能对最高统治者提出如此辛辣的建议,可见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人的觉醒已超乎我们的想象。

   

   

   

  此事有牵连,梳头房那些有亲近光绪嫌疑的太监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甚至御史杨崇伊弹劾大臣文廷式,说他是寇连材的结拜兄弟,但后来查无实据只得作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