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所不知,如今的魏王有四子一女,除了大太子和五太子你没见过以外,其他你都认识,是吧?”
陈隶一边听,一边点头。
魏宣继续道:“一女就是四公主了,这女孩儿家,长大了就要嫁人的,这是必然之事吧?”
听魏宣说到这里,陈隶脑中顿时出现了一张羞红了双颊的娇美面孔。
看到陈隶微微有些失神,魏宣猥琐地笑了下,继续问道:“怎么样?魏国四公主果然是国色天香吧?”
听了这话的陈隶把眼一瞪:“你皮又痒了是吧,还想取笑于我?”
“哈哈,果然不出我所料。”魏宣根本不理会陈隶的威胁,笑嘻嘻的道:“看来还是古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
“什么跟什么?我看你就是皮痒痒了。”
看到陈隶要伸出手,魏宣连连的后退,道:“说正经的,说正经的。”
“刚才说着女子长大后就会嫁人,对吧?可是你知道四公主以后会嫁给谁吗?”
“嫁给谁跟我有什么关系?你不说清楚,今天你就难逃惩罚。”
“确实是这样,嫁给谁都没关系,可是你知道吗?就是不能嫁给那小子。”魏宣说这话的时候,有些发狠。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难道这早就有了联姻?”
“王室嫁女,看起来好像是很风光的,但是你不知道其实选择很少,一般只能在当朝的大臣中选择出众的后代。”
其实陈隶还真是不懂,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小,根本就不接触这些事情,更是因为他是独子,并没有姐妹,当然没有听说过,不过魏宣这么一解释,他倒是能听懂了。
魏宣的意思说得很明白了,不过他说归他说,陈隶却不愿往这些事情上去考虑,本能地感觉到抗拒。
“那跟我和他比试有什么关系?”
听到陈隶这么说,魏宣道:“好歹能挫败下那家伙的锐气,让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陈隶斜着眼看着魏宣,问道:“就这?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其他目的?”
“没有,没有,”魏宣一边摆手,一边道:“我实在是没辙了,你要是自愿输给那家伙,当我什么都没说,我这叫好心没好报。”
“知道了,我当然不会败给他,你就放心好了。”
魏宣觉得自己白说了半天,好像也没达到目的,不过看着陈隶泱泱的模样,还是放弃了继续劝说的打算。
魏宣离开后,陈隶溜了一圈憨憨,然后回房修炼,一下子也静不下心来,虽说他对刘定山提出的比试要求根本没多大兴趣,谁胜谁负有啥区别,没什么好处的事情,就是让人提不起兴趣来。
也许是受到之前魏宣一番话的影响,一回忆起四公主的脸庞时,旁边总浮现出刘定山的模样,搞得他很是心烦,不过他还是没有争胜的念头,难道自家胜了,四公主还能嫁给他不成?
受到那晚运功太急致使昏迷一事的影响,根据惠姨的告诫,他现在很注意法力控制的力度了,与他原先以为的不同,居然能很容易的将法力控制得很“听话”了。
其实学习一些招式,也是在学习法力的控制方法,每一种的招法,对所需要的法力力度和运行方式都有不同的要求,不管哪种招法都很容易熟练动作,真正困难的是自身法力的运转。
这就是为什么金丹境之前的修士很少练习攻守招法的真正原因,炼气期是整个修行过程的开端和基础,这个境界是在熟悉和提纯元气,形成自身的法力,直至丹结于丹田之时。
结丹是练气大成的标志,丹是由经过自身改造的元气所凝结的,是全身法力的集中地,也是全身法力的中枢,就如同人体的心脏之于血液的关系。
所以,金丹境的修士修炼招法就容易得多,法力自动受到金丹的调配和控制,根本不会出现像他这样炼气期修士需要专门练习如何控制自身法力的运转。
虽说是出于让他自保的目的,但是现在这个境界练习本该是金丹境的修行,难度不小,但是也有相对的好处,首先就是能提前熟练对自身法力的控制,习得一些防身的招法;其次就是修士到了入神境的顶峰,跨越之大乘境界的时候,仍然需要重新练习这一过程。
修行者进入大乘境后,继续提升已经不需要元气了,突破此境界是一个将元气形成的法力排斥出自身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与之前境界相反的逆过程。
而随着境界的高深,这个散去元气的进程就相应的更为危险,自进入修行一来,修士就与元气形成的法力相伴,日积月累,早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是依赖;同时修士全身的改造也是来自于法力,所以这个逆反过程就更加危险。
但这还不是现在陈隶所能考虑的问题。
当然现在洛黄衣和陈将也没有这么长远的目光,只是单纯从危机意识出发,让陈隶提前开始了金丹境的修行。
这种修炼当然是极为艰难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前几天的昏迷事件就是一个体现,不过好在陈隶虽然根骨比不上小翣和绿云这样的天才,但是他的韧性极为出色。
连番的挫折也没有让他退却一步,而是知难而上,不断地突破着自己的极限,如今能顺利地完成将法力压制在腰部以下,已经离瞬移术的基础大成不远了。
洛黄衣和陈将加强了对他的修炼过程监督,防止再发生法力错乱的意外。
第一次和洛黄衣论道之后,阿元和阿旦两人会不定期的上门拜访一下,现在自己的徒弟也突破至金丹境,两人也都非常满意,同时也对自己的徒弟的前程有了更多地期待。
遇到小翣在的时候,两人也会不吝指点一番,虽说有自己的目的,但是这种来自师傅以外的元婴修士的指点,对小翣是极为有利的。
而阿元和阿旦则是通过指点小翣的修行,暗中的与自己徒弟做比较。
一段时间以后,两人不得不承认小翣的修行天赋之好,比自家徒弟只强不弱,其实两人也实在是望子成龙之心太切,修行天赋差别不大的情况下,自身的努力就更为重要了,绿云对修行没有小翣更为专注和努力,这才是两个小姑娘最大的差别。
不过有一点两人是相当的过意不去的,自从上次去过城外的马场之后,再想出去,就被城门守备拦住了。
说是出于对小伯爵的保护需要,还是留在定容城内更为安全,完全不管这样的话没有丝毫的逻辑,三位元婴修士都不能护得一个孩子的安危吗?这是什么道理?
阿元和洛黄衣一起劝住了大为光火的阿旦,不用问,这一定是太师几微下了命令了,否则城门守备可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陈隶这边,他自己倒也无所谓,但是对憨憨影响很大,其实出城的目的,也是为了这匹神异的蜀马。
如今陈隶无法出城了,憨憨又不肯被其他人带出城,这畜牲一根筋的只认他一个人,陈隶没办法,一边安慰憨憨,一边劝说它出城去跑跑,到最后,也不知是憨憨听懂了他的话,还是是在渴望自由地驰骋,最后还是肯跟陈将出城了。
于是阿元和阿旦两位大师傅就定期的陪伴陈将出城一次,每次都带上憨憨,去马场跑上半天。
这样一来二去,大家也就渐渐地熟悉起来,洛黄衣发现,虽然两人年龄不小,又是元婴修士,但是性格却很单纯,对修行也很痴迷,只是限于自身的天赋,在当前境界已经耽搁很久了。
两人和一般的因为修行之路渺茫而来到王室之类的修士不同,并非是魏国王室招纳的,一般情况下,元婴修士极少跟普通人有往来,更不要说是为凡人效命了。
两人的师傅原本就是王室之人,因为修为的根骨出现的情况很怪异,至今没有人能找到其中的规律,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凡人百姓,出现由根骨的人概率都是差不多的。
魏王室之中,也早就出现有修行根骨之人,无论是什么身份,能拥有这份天之所赐的资本,当然不会浪费了这份机会。
于是王室之中,也有毫不迷恋人间富贵的人,拜入修仙门派之中修炼。
即入仙途,大家的经历和结局也都有类似之处,修为无法进境的王室之人,比平常人就多了条退路。
他们拥有两种身份——修行之路黯淡的修士和王公贵族之后,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那条路都在给他们留着,回归王室也好,继续在修仙途中挣扎也罢,总之他们就给王室带来了些意想不到的好处。
收徒之后,也会精心培养,但是一旦徒弟和自己一样无法继续进境,他们的徒弟就会多了一种选择,为王室效力。
这比一般的修士好地多了,无须参加类似武选会之类的选拔,就能为王室所用,这也是修士在民间最高的待遇和最好的归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