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六章 同窗趣闻 姻跨国门
书名:爱情往事 作者:杨铎 本章字数:2872字 发布时间:2025-03-24

         张俊山不熟悉西方社会这种搞派对的玩儿法,但是他凭直觉知道后来会发生什么。他本来也可以不用跳舞,就揪着一个姑娘上楼去,干男人们都喜欢干的“好事儿”。

         但是一想起还在国内等着他的雪婉,以及她因为与自己相好而遭受的痛苦和伤害,张俊山就感到愧疚万分。正因为心里有着强烈的负疚感,他不想,也不能再做有愧于雪婉的事了。他相信他的诚心一定能得到好报的。

         圣诞节假期一过,新学期就开始了。

         张俊山再见到班上的同学们时,很想从他们的表情上或者眼神里看到那么一丝的羞愧、或者不好意思,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些人似乎早就忘了圣诞节前开派对的事。

         在派对上所做的事,对他们来说,似乎就像每天吃饭睡觉一样,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班上的八个学生中,有四个同学是分别来自土耳其、埃塞俄比亚、伊拉克和阿尔及利亚的穆斯林。按照他那少得可怜的对穆斯林的理解,他们应该是极其保守的,不应该去做那些“好事儿”的,然而现实中却并不是那么回事儿。

         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们每天都要祈祷,一天要祈祷五次之多,而且是雷打不动的。

         不管是当时在做什么,只要时间一到,四个人便齐刷刷地起身,拿起随身携带的垫子,走出教室。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一字排开,铺上垫子,双膝跪地,撅着屁股匍匐在地,然后顶礼膜拜。

         最初张俊山看见他们拿着垫子走出了教室时,是在下午的课堂上。他见正在上课的老师什么也没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他感到很奇怪。

          毕竟正在上课中,这几个学生忽然起身就出去了,连个招呼都不打,也太不礼貌了吧?

         他再看教室里剩下的另外几个同学,他们似乎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儿,也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看来只有他自己蒙在鼓里,不明所以。

         直到有一次下午考试,这四个穆斯林同学又拿着垫子出去了,让张俊山吃惊不已:这可是在考试呀!

         等到他交了卷儿,出了教室,看到那四个同学正跪在垫子上祈祷时,这时他才明白,他们每天拿着垫子出去,是去干什么去了。

         有时他很好奇,想知道如果在祈祷的时间,突然发生了什么紧急情况,比如老婆生孩子了,是不是还要等祈祷完了再去管老婆。当然他也没有胆量去问那几个穆斯林同学。

         穆斯林的生活中,还有让他感到不解的。

         那就是周末时,张俊山除了买食品、洗衣服等等外,还偶尔参加同学们的足球赛。踢完了球,一般大家都会选择到体育馆里的浴室去洗澡。然而那几个穆斯林同学从来都不跟他们一起去洗澡。

         体育馆离球场不远,里面的浴室是一个很大的房间,四周排满了喷头。运动完了、浑身是汗的学生都脱得赤条条的,站在喷头下冲洗,边洗边聊天。

         一次不经意间,张俊山忽然看到那个土耳其同学­—— 赛丁-伊尔马兹,不知啥时候正站在门边,探头探脑地向里面张望。只见他满脸通红,眼睛瞪得老大,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那个墨西哥同学也看见了,连忙喊他为什么不进来洗,伊尔马兹一看被发现了,缩回头就溜了。

         次日午间休息时,聊天中张俊山随口问了伊尔马兹一句:“昨天踢完球洗澡时看见你了,你怎么不进去洗?”

         伊尔马兹一听微微一怔,面色略显尴尬,支支吾吾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如实说了:“俺们穆斯林的身体,是不能让除了配偶之外的人看见的……”

         “哦——是这样啊。”张俊山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四个穆斯林同学踢完球从不一起去洗澡了。可是这个土耳其同学既然不是来洗澡的,那他来洗澡间干什么?

         他随口问了一句,没想到却一下子把伊尔马兹问傻了。

          “我……我……我……从来没看过……别人……长啥样……”他支支吾吾了半天,这才吞吞吐吐地道出了实情。

         “哈哈哈哈,这有啥好看的? 你自己光溜溜的长啥样,我们就长啥样啊。”张俊山听他这么一说,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这土耳其人还挺诚实的,心里咋想的,就咋说了。

         可是他转念一想,却感觉有点儿不对劲儿。

         虽然说男人光溜溜的,看起来没啥大区别,可是这小子偷偷地窥视,属于变态行为了。

         你他 妈的想看光溜溜的男人,回家脱光了自己看自己不好吗?贼头鼠脑地溜到洗澡间来,不他 妈的让人恶心吗? 他在心里不停地骂着。

         周五晚上到学生会去看教育处送来的电影时,他还跟周围的老中们说起这件事儿。

         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事儿,也都觉得这个土耳其人确实有点儿怪异,有人建议如果再发现这个家伙偷 窥,那就赶紧出去报警。

         每周周五晚上,学生会里都很热闹。远在异国他乡的同胞,忙碌了一个星期了,周五跑来看看电影,打打扑克,分享各种信息,聊聊天,成了这里留学人员的习惯了。

         学生会里有一部小型电影放映机,是使馆教育处配发的,经常用来放映一些国内的电影。

         这里的老中们按照留学形式,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来这里攻读学位的,其中多数是博士生,一般是四、五年,少数是读硕士的,一般是两、三年;第二类是来进修的,基本都是国内各个大学里选拔出来的中青年教师,通常是一年;第三类是交换生,就是国内的大学与国外的大学之间互相交换学生,到对方的大学里学习半年到一年,交换生基本都是学习语言的。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的出国潮汹涌澎湃,尤其是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人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出国。大家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到西方发达国家去,因为当时那里的生活水平更高。

         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婚姻出国。可是想与外国人联姻,困难还是相当大的。文化和生活习惯的不同,特别是语言障碍,使得当时的跨国婚姻困难重重。

         张俊山就认识一位来自兰州的女孩子,当时就在机械工程系隔壁的土木工程系读硕士。她与其英国老公就是在国内认识的,当时她老公在那里做外教。

         她提起与英国老公谈恋爱的经历,在当时的西北地区,有如解放前的地下党一般,要想方设法躲避周围的人的冷眼,还要忍受各种闲言碎语,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了。

         另一个相对容易的,就是跟那些留学生联姻。像张俊山这样来读学位的留学生,自然就成了老中们眼中理想的目标了。

         张俊山刚来到利兹没多久,就有两个其他的留学生要把自己的妹妹介绍给他。一个是北京的,另一个是厦门的。还有来进修的老师,也要给他介绍自己国内的学生,还有给亲戚介绍的,甚至还有朋友的孩子。

         张俊山推说自己国内已经有对象了,对来介绍的人全都婉言谢绝了。

         当时还有一批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来的交换生,全都是学英语的女大学生,她们也是想方设法与国内出来的那些留学生接触,交朋友。后来听说,这一批女大学生,回国后没过多久,就都与这里的留学生结了婚,然后又都出来了,可见当时的效率有多高了!

         张俊山的这个出国留学生名额,是由国家资助的两年的硕士。他不能、也不想分散精力,他必须尽快拿到硕士学位,然后想办法找到资助,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英国对外国留学生的打工要求是极其严格的,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都是不允许外国学生打工的,这与美国是完全不同的。

         当时在利兹的中国留学生,都是公费公派的,几乎没有人去打黑工,也就是到当地的中餐馆当招待生,或者去刷盘子。然而即使去偷偷打工,挣到的那点儿钱,也无法付得起外国学生那近三倍于英国学生的学费,他必须想办法拿到资助。

         他曾去询问过布莱德利教授,对方回答说他手上没有合同,如果有变化可以考虑。

         于是张俊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和实验当中了,他要考出好成绩来,这样将来申请本校或者其他学校的奖学金,机会就更大一些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爱情往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