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的大臣们都在等待着他们王上那更加猛烈的火山爆发。早都吓的抖如筛糠的王城司大臣听到王上的质问后,他就赶快用颤抖的声音答道:
“回禀,回禀王上。初步查明是西函的救援使团,以及他们潜伏在我帝国的密探散布了刚才的那些消息。”
不得不说,这王城司的大臣蒙的还挺准。也可能是职业的敏感性,让他很快就猜到了那些。
只是,猜到了又如何?先不说他王城司暂时没什么证据。就算有证据也只能向大函的使臣抗议、交涉,对于目前他们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来说,几乎是于事无补的。
何况,大函的救援使团成员,以及潜伏的密探,也不会留下证据等一些把柄。
对于这些,东瀛王是再清楚不过了。正因为如此,他就难掩恼怒的边挥手边怒吼道:
“初步查明能如何?进一步查实了又能怎样?你们连个消息都不能及时的探查清楚,还能拿人家如何?”
这一声怒吼,顿时就把王城司的大臣给吓的哑口无言了。当然,也可能是他无言以对。
就在其他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不敢吱声时,东瀛的水师部的大臣就壮着胆子道:
“启禀王上,老臣以为,是时候该让我们帝国的强大水师在西函的东海附近展示一下强大力量,然后再和他们西函的使臣交涉,情形就会好很多。”
“老臣附议。我帝国水师可以在东海附近演习时,我们礼部即可与西函的救援使团,以及使臣交涉。
同时也可悉数放了他们那些参与打架的西函救援使团成员,从而促进他们尽快救援、援助咱们。”
水师部刚说完,东瀛的礼部就赶快附和着。东瀛王沉思了片刻就在无奈中准奏。
大函救援使团的院判尉,在得到有关东瀛方面要演习吓唬大函;并且还准备把无辜抓捕的那些救援使团成员给放了的消息后,就不由得冷笑了一声。
当然,大函不惧怕东瀛的恐吓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瀛方面既然全部放了人,那就意味着他们已经开始妥协了。
在冷笑之余的院判尉就赶快把东瀛这边的情况,向大函东海港口内的李儒虎,以及大函都城的圣上发急递。
正在和水师部的副官们商议着,要组织已经建造好的两艘巨型战舰,先在永久防护工棚内的水域中进行训练的李儒虎,就收到了东瀛那边传来的急递。
李儒虎看完急递边递给水师部和兵部派来的副官,边也不由得冷笑道:
“东瀛那边准备搞演习吓唬咱们了。不知该说他们是狗急跳墙,还是他们原型必露了。”
“他们这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穷兵黩武。”
李儒虎刚说完,兵部的副官就没好气的斥责着。一直都在琢磨着的水师部副官就建议道:
“看来咱们得做好将大杀器拉出来溜溜,让东瀛的那些不知死活的家伙,明白一些什么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李儒虎边给水师部的副官投去赞赏的眼神,边赶快回应道:
“是该展示一下咱们的强大力量了。东瀛的那些宵小之辈给咱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不过,这些都要向圣上请旨。两位继续商讨演习之事,我这就去向圣上请旨。”然后就向俩部下拱手回礼后快速离去。
厚厚的云层遮住了千里之外的都城的上空。为此,整个大函都城的上空都阴晴不定,没有多少明媚的阳光。
不过,金碧辉煌的大殿里,美女圣上那华丽穿戴中的精致、白皙的俏脸上,却逐渐的多了一些欣慰和灿烂的微笑。
毕竟,她不仅从东瀛传来的急递中看到了东瀛已经放了那些,无辜被抓的救援使团的成员,并且还有服软求和的意思。
与此同时,她也在心上人李儒虎给她的急递中看到了心上人那逐渐进步的成熟。
毕竟,她的心上人这次在面对东瀛那边都准备,进行战舰演习来威慑大函的时候,也没提出要将两艘巨型战舰拉出来,进行演习训练与东瀛对峙的请求。
只是提出,现在有了将战舰拉出来演习训练的机遇。至于将哪些战舰拉出来演习训练,他都会做好准备,时刻等候圣上的旨意。
美女圣上掩饰住满脸的欣慰与赞赏后,就边打量着面前的众大臣边朗声道:
“东瀛宵小之辈,在我们断了援助和暂停对他们的救援后,就有些不甘心的要开始进行战舰演习,企图威慑我们,甚或是向我们施压。
在东海始皇半岛督造巨型战舰的李大统帅,发来急递,恳请抓住当前的机遇,也进行战舰演习,向东瀛倭国示威。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启禀圣上。李大统帅言之在理,老将附议。老将以为是时候该展示一下吾等帝国的强大力量。让东瀛倭国从依旧是海洋强国的美梦中醒悟。”
圣上刚问完,兵部的一个老将就赶快附和着。水师部的大臣也不甘落后的赶快谏言道:
“老臣附议。李大统帅距离东瀛岛国最近,最能感受到东瀛宵小之辈的嚣张。老臣建议应该考虑将已经建造好的两艘巨型战舰,以及大函江建好的百艘小型战舰拉出来围绕东瀛岛国进行战舰演习。
两位大臣之所反应比较快,则是因为他们在圣上刚开始说东瀛即将举行战舰演习的时候,就在琢磨着这个情况。
美女圣上边打量着大殿上的众大臣,边掩饰着心中的欣喜。毕竟,她心上人李儒虎的谏言,得到了兵部、水师部大臣的附议,那她的心中自然如喝了蜂蜜一般的甜美。
就在她沉浸在甜蜜中的时候,礼部大臣就躬身道:
“启禀圣上。李大统帅的谏言自然有可取之处。只是,即将要和东瀛举行和谈,在这个时候进行巨型战舰和百艘战舰绕东瀛的演习,恐给和谈带来不利影响。”
“爱卿言之有理。众爱卿可还有谏言?如若没有,水师部听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