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鹰与利剑率领着100名精英士兵抵达香江后,暂时在鹅公山地下隐蔽所安顿下来。
次日清晨,他们成功与王定天取得联系,随后便驱车前往湾港酒店。
王定天早已等候在酒店大门前,见到猎鹰和利剑到来,心领神会,只是笑着说了一个字:
“请。”
便引领他们走进电梯,直达10楼的一个大厅。作为曾经的黑帮老大,王定天十分清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行事向来懂得把握分寸。
“这是我们挑选出的50名对亚三角地区最为熟悉、身手矫健且不惧生死的打手,他们所有的资料都在这儿。”
王定天指着大厅里几排站得笔直的壮汉,又指了指小桌上那叠摆放整齐的资料说道。
“好。”猎鹰回答得十分干脆。随后,他和利剑一同坐下,开始仔细审查那堆资料。
他们将每个人依次叫到跟前,进行详细的询问与考察。当问到一个绰号叫黑猫的人时,利剑多问了一句:
“听说你对克金族非常熟悉,还会说他们的语言?”
“是的,长官。我对那里了如指掌,在那儿待了五年。当时我们占据了一片原石矿,就是玉石矿源,后来因为克金族势力太过强大,我们实在斗不过,只好被迫撤出。”
黑猫恭恭敬敬地回答。他哪敢不恭敬呢?他们最大的头目王定天对猎鹰和利剑都是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还再三叮嘱他们要老实听话、有问必答,否则就要家法处置。
“哦!那你知道‘杜瓦’在克金语中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是土司。”
“不错,他就是杜瓦的后人,名叫吞钦。”利剑指着猎鹰说道,“你留下吧。”
“是。”黑猫略带惊悚地看了猎鹰一眼。
猎鹰和利剑经过多番考察,提问方式时而跳跃,反复筛选,终于从50人中选定了30人留下。
“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从现在起,忘掉过去,你们现在是苍象集团的人,必须遵守我们的规矩。
如果不幸在执行任务中阵亡,你们家中的老人和孩子,都由我们负责抚养。”
猎鹰声音洪亮且严厉,在大厅里久久回荡。
利剑又向选出的30人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一些事项,便向王定天告辞。王定天望着他们乘车离去的背影,内心波澜起伏。
一上午陪着他们挑选人员,那简洁利落的问话方式,就像是军事长官在挑选即将上战场的士兵。他实在猜不透子龙公子这样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小事。
第二天傍晚,一架外形奇特的飞行器满载物资和130名全副武装的人员,从鹅公山地下机库缓缓滑出,直冲夜空,朝着西北方向飞去。
猎鹰和利剑坐在飞船上,神色凝重。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这次任务艰巨无比,是关系到龙星能否在蓝星球站稳脚跟的一次至关重要的军事行动。
指挥官临行前的话语在他们脑海中不断回响:掸国北部虽近在咫尺,但金邦、竹邦之地尚未受夏族控制,局势错综复杂。
夏国曾在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这里地处偏僻,民风剽悍,环境恶劣,穷山恶水间沼泽瘴气弥漫,毒虫肆虐,瘟疫横行,民族众多,极难管控。
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必要时采取铁血手段,震慑心怀异心之人;还要谨防躲藏在山野之中的蛮族刁民时常骚扰。
这里毒品泛滥,贫穷、疾病、瘟疫肆虐,北掸之地,实在是危机四伏。
一个小时后,飞船稳稳停落在掸国北部的山峦之中。一群身着黑衣黑裤、打扮成克金族模样的人走下飞船。猎鹰紧紧握住利剑的手,说道:
“在此告别了,祝你一切顺利。”
“好,有情况随时联系。”
利剑神色严肃地向猎鹰敬了个礼,转身钻进机舱,率领70名精英士兵朝着棉地的方向飞去。
猎鹰伫立原地,默默举手回礼,目送他们渐渐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
从这一刻起,世上再没有猎鹰和利剑这两个人了,那不过是基地与他们之间秘密联系时使用的代号。
此后,猎鹰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叫吞钦的克金族人,对外宣称是没落土司的后人;
而利剑也不再是利剑,成了一个地道的棉族人,名叫莫昆,他将率领70名精英士兵,在棉地北部山区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吞钦在黑猫的协助下,迅速歼灭并重新整编了原石矿的五六十人武装力量,以此为据点,开始扩展自己的势力。
幸好王定天手下的这30个人对当地地形和情况了如指掌,在他们的帮助下,吞钦得以迅速扫清周围的不明势力,成功站稳脚跟。
几个月后,在基地的秘密支援下,吞钦将自己的地盘扩展到方圆百里,建立起一支1000人的武装力量。
当时,在掸国北部山区,主要存在三大势力:克金族、竹族和敢族。三方势力盘根错节,时而争斗不休,时而又在掸国政府军的压迫下相互声援,更多时候则是各守势力范围,相安无事。
面对突然崛起、战斗力强悍的吞钦势力,他们大为震惊。这一情况很快引起了掸族头面人物的关注。经过几番探测,得知吞钦是他们的同族人,还是破亡土司的后人,便萌生了招揽之意。
经过多次谈判,权衡利弊之后,吞钦决定答应他们的条件,将自己的势力并入克金族的军事力量。
掸特区的头人得知后欣喜若狂,他十分欣赏吞钦出色的军事才能,直接任命吞钦为参谋长。
从此,克金族一跃成为掸国北部最大的一股势力。
再说莫昆,他到达棉地西北部山区后,卸下物资,在茂密的丛林中建立起一个秘密营地。
此时的棉地,在西方势力的干预下,陷入了连年的内乱。一系列极端苛刻的政策,让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棉地国内有三方势力,彼此之间并不团结,时常相互 攻击、责骂,甚至大打出手。战火纷飞,让这个原本就贫穷的国家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莫昆趁机秘密发展自己的势力,将触角伸向各个村庄和城镇。
棉地国北部山地沟岭纵横,人口稀少,而大部分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和南部沿海地区。
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却成了莫昆大展拳脚的绝佳舞台。
人口稀少反而更便于他从基地调集军事战斗人员,他就像一只潜伏在密林中的猛虎,静静地等待着时机。
当然,棉地各方势力并非没有察觉到莫昆的行动。他们曾派人前来拉拢,结果无功而返;
又打着联合政府的旗号,出动军事力量前去围剿。
可他们哪里是莫昆的对手,再加上所谓的联合并不团结,各方各自为政,推行的政策苛刻,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导致一系列的麻痹和失误。
一时间,人心惶惶,民众纷纷逃亡,内政混乱不堪,困难重重,政府也不得不放松对北部山区的管辖。
两年之后,安国终于按捺不住其狼子野心,向棉地伸出了侵略的利爪。安国调集了近20万军队,从棉地的东部、东南部全面入侵,短短几天就攻陷了金城。
此时,莫昆亮出了“JZ阵线”的大旗,开始向南扩展势力范围。
这一年来,他在北部山区建立的几处军事基地和机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从503基地调集军事作战人员和物资,部队迅速扩充到1万人,其中除了少量当地人,80%以上都是第一军团的士兵。
经过数次激烈战斗,尤其是成功粉碎了安国5万大军的北侵,莫昆将防线牢牢控制在洞萨湖边,掌控了棉地30%的土地面积。
“JZ阵线”军队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以及先进的军事装备,令安国当局大为震惊。
安国军队北进受阻,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莫昆也不急于南下进攻,于是战线在洞萨湖边僵持了下来。
“JZ阵线”的人员开始腾出手来,整顿控制区的人员户口,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这一系列举措让外界大为惊讶,完全搞不懂“JZ阵线”的意图。
他们不懂没关系,莫昆心里却十分清楚,子龙指挥官这样安排,是在等待下一个时机。
当然,他的眼光可不仅仅局限于目前这一点势力范围,而是整个亚三角地区。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莫昆推行的宽松自由的富民政策,一系列减免税收、发展经济的政令,让控制区的普通民众欢欣鼓舞。
“JZ阵线”政府也迅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拥护。其实哪里的老百姓都是一样,只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有饭吃、有钱挣,能看到生活的希望,他们就会真心实意地拥护。
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百姓,他们的想法更为简单直接。
还有一个关键因素,莫昆和他武装力量中的人员,长相与当地百姓无异,还能讲一口流利的棉语,当地百姓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是同一民族的人。
在这期间,棉地的几方势力都派人来到“JZ阵线”,寻求结成同盟,却都被莫昆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有如此强大的基地作为后盾,他哪里还需要什么同盟者?他需要的是服从。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