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瀛的礼部大臣闻言一愣,随即就躬身道:
“启禀王上。如若将西函的那些打架闹事的救援人员驱赶回国,恐将引起西函抗疫救援使团的反制,恐对我帝国的抗疫救援不利。毕竟,是我们的人先挑起的事端。”
东瀛王边打量着礼部大臣边踱步琢磨着。忽然,他边瞪着王城司的大臣边厉声质问道:
“你们王城司派出去的密探,就不能用一些高明的手段去阻止,西函在我们不希望他们去的地方活动吗?为何,每次都将我们置于麻烦和被动中?”
王城司见状就赶快边跪地边认错道:
“王上息怒,都是老臣安排欠妥,恳请王上责罚。”
“你就会请罪责罚。责罚你有用吗?那好,寡人就随了你的愿,责罚你把这件事妥善处理了。不能再生出新的事端,更不能引起外交争端。你起来去处理吧。”
王城司的大臣领旨后就赶快起身,边擦着满脸的冷汗边赶快退出王宫去办差。
吸取了教训的他,立马带着厚礼准备到大函派往东瀛抗疫救援使团的驻地,进行慰问致歉。
只是,他突然想到,自己直接去,不仅不合外交礼仪规矩,并且还不打自招的默认,那些打了大函使团成员的所谓的东瀛浪人,不就是他王城司的部下吗?
就算不是,那也与他们王城司脱不了不干洗。因此,他稍加琢磨后就直奔礼部,与礼部的大臣商议着带上厚礼去给大函的救援使团致歉。
礼部大臣正在为大函使臣的交涉而犯愁。听了王城司大臣的劝说后,不仅立即同意,并且也赶快带着厚礼去向大函的院判尉道歉。
大函的院判尉倒是没和东瀛礼部的大臣计较什么。只是,在涉及到对大函救援使团成员的处理时,就据理力争的督促着让赶快把本应是自卫还击才打架的那些使团成员给放了。
礼部大臣边掩饰着愤懑和尴尬,边如泥鳅一般圆滑的寒暄着,他会督促东瀛刑部公正妥善处理,会给大函救援使团以及院判尉一个满意的答复。
结果,那东瀛礼部的大臣刚回去没多久,就派人送来了处理告示。那就是要把那些参与打架的大函使团成员中的半数,遣返回大函。
院判尉闻言立即边厉声告知东瀛礼部来的官吏,让转告给东瀛的礼部和王上,如若遣返那些本应是自卫而打架的无辜成员。
那他们大函的抗疫救援使团就都立即结束抗疫救援,立即全部返回大函。
与此同时,那院判尉也赶快将这边的情况分别向东海始皇半岛的李大统帅,和大函都城的圣上发了急递。
在始皇半岛海港视察原本用于打掩护的,大船的建造情况的李儒虎,接到东瀛的急递后边看边琢磨着该怎么应对。
这次他倒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没有直接谏言什么,更没有直接恳请动用战舰什么的。
而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建议可以先把救援使团召回来,然后再相机而动的派别的使团去东瀛,继续完成寻找东瀛研制超级武器的海底城堡的,那些通风口所在的位置。
与此同时还应立即停止对东瀛的所有援助。特别是东瀛现在急需的粮食等。
刚走进御书阁的美女圣上再次先后接到了心上人李儒虎,以及东瀛那边传来的急递。
圣上本来是准备先看东瀛那边递来的急递。只是一想到,东营那边除了救援使团,或者是找到东瀛研制超级武器的实物证据等一些情况外,应该也没什么重要的情况。
她反而是更想看看心上人李儒虎,这次又传来了什么紧急的情况?是否还如上次那般的急躁和冲动。
当圣上赶快打开心上人的急递后,快速浏览之际,她那美丽的俏脸上逐渐的就有了一些欣慰和赞赏。
随即,她就不由得暗自赞赏着,她的心上人李儒虎这次还是有了很大的进步。没有象上次的那般头脑发热、好冲动。
并且,这次提出的建议还有一定的参考性和可行性。圣上在满是欣慰的暗自赞赏着心上人的时候,才想起是时候该看一下,东瀛那边传来的急递。
想必,可能也是她的心上人在急递中所说的情况。她仔细一看,还真是如此。
快速看完急递的圣上就边琢磨着,边从精美的衣袖中伸出葱白一般的纤纤玉手,拿起御笔就赶快写着。
她即在给东瀛救援使团的负责人院判尉的答复中强调,未必要真的将所有使团成员返回国内。
可以先向东瀛做个强硬的姿态,暂停对东瀛的援助。如若这般,她这就准了。与此同时也在给心上人李儒虎的回信中夸赞着他不仅比上次沉稳许多,并且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不过,让救援使团真的回来,有些不妥。不到万不得已,不可随意的就让救援使团回国。
并且她已经决定,尽量让使团成员留在东瀛稳住东瀛王和他的臣子。然后暗中让潜伏在东瀛的密探继续完成,继续寻找东瀛海底城堡的位置。
如东瀛当局迫使大函救援使团不得不撤回国内,她也不会再派使团成员去。而是让东瀛的那些潜伏着的大函密探继续完成寻找东瀛海底城堡的任务。
然后依旧在爱将保重的落款中结束了回信的内容;在满满的牵挂中将她的信犹如云朵那般翻山越岭的飘到了千里之外的东海。
刚走出山洞的李儒虎就收到了心上人圣上的回信。当他看到心上人对他的赞赏,嘴巴立马就咧开了花。
当他看完心上人圣上的决定后,就不由得轻声嘀咕道:
“还是我的她思虑的周全。甚至都有些巧妙。”
在东瀛等信儿的院判尉,一看到几千里之外传来的圣上的旨意,立马就打起了精神,心里也有了底。
因此,他就越发理直气壮的告知东瀛的礼部,如若遣返大函的那些无辜被抓的使团成员,那他们救援使团就都返回大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