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林紧皱眉头,实在想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恰好已被抬作蒋老爷的平妻二夫人要出门,见蒋林与门房拉拉扯扯,便问道:“林儿你这是做什么?”
蒋林与这位庶母向来井水不犯河水,关系还算不差,一般没什么特殊情况,就未说过话,不过眼下肖清清的事情,他确实担忧,加上庶母虽然主动将内宅之事交还母亲,但是在府内多少还是有些威望的,便把自己的怀疑与顾虑告知了二夫人。
二夫人皱眉:“林儿,你这是怀疑自己的母亲想要谋害……”话说出口,二夫人听着都觉得荒唐,实在难以相信。
蒋林被质问的哑口无言,无奈道:“我……我不是怀疑,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蹊跷了。”
二夫人宽慰道:“大夫人一向懒散娇惯,管不住自己,心思又重,这样的性子,她惰得管,也没那管的能耐,你看看她接手管家要用多少年不就晓得了?所以你就放心吧,她不会对那姑娘做什么的,顶多实在拦不住你迎她入门,就变着法的立规矩而已。”
蒋林还是担忧:“规矩是能立,但若因此坏了母亲的名誉……”
二夫人打断道:“林儿不用多想,那姑娘又不是青楼女子,也不是我或者大夫人三媒六聘迎进门的,她既与你的母亲有纠葛,往后少不得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
二夫人见蒋林神色犹疑,放之长远道:“蒋家二房不是只有一个孩子,且若你日后有了嫡子,自然少不得有人从中作梗,往后你且目无下尘,傲气些,别给人生了流言蜚语的机会。”
蒋林闻言,点了点头。
二夫人最后道:“那姑娘入了府后,你不可操之过急,五年之内让她怀孕生子即可,等她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她若是个能拿捏的便拿捏着,若是个烈性子便哄着她生,往后你有了嫡子长子后,大夫人自然不用顾虑这些。”
蒋林讶异道:“五年?”
二夫人颔首:“你如今正值青年,又是与你父亲助手之时,五年后也不到三十而立之年,寻常男子弱冠后便可纳妾生子,你往后若想有一争之力,就绝对不能先于嫡妻有庶子。”
蒋林沉默,他没想纳妾。
二夫人道:“放心吧,就算你母亲真有问题,等那姑娘生下第一个孩子,你母亲也就想通了,往后你们夫妻和顺才是正经。”
蒋林苦笑:“姨娘这是在怀疑我的能力?”
二夫人道:“不怀疑你的能力,怀疑你的定力,这府里有养闲人且容你做主么?总之等她入府前,你就由着你母亲吧。”
蒋林无奈。
蒋二夫人不是菩萨心肠,她本就孤苦伶仃,是老祖宗买来做女使的,待她也的确不薄,反正嫁谁都是嫁,蒋家家风不错,为何不选,况且蒋二老爷对她很好,大夫人那性子又斗不过她。
再说蒋林,即便养在大夫人身边,少不得听到龃龉,可他是个有主意的,对自己生的一双儿女尽了哥哥的职责,自己的孩子入族谱嫡系的时候,他从未反对过,对自己这个庶母也还算尊重。
家族之中,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可不想因为某些不满足的欲望而搅的大家不得安宁,再说了,有大夫人管着内宅之事,自己也能落得空闲,常得老爷相伴,何乐而不为?
没有头绪的蒋林,去了㺴阁与水出玉还有献君一同商量对策。
出外继续打听的献君突然撞开玛瑙帘闯入,衣上的雾水洇出暗痕:"东家!西市胡商说黎明前见过辆蒙着靛蓝车帷的骡车..."他的话,若天际炸响惊雷。
三人围坐一桌,思绪如乱麻,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尤其是蒋林,他脸色苍白,额上冷汗涔涔,仿佛随时都会两眼一黑,变成一只软脚虾。
水出玉看在眼里,心中焦急。她站起身来,走向店门,打算关闭,让献君召集所有伙计去寻找那个失踪的肖清清。
缓过劲来的蒋林突然大喊一声:“等等,水姑娘,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水出玉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眉头紧锁:“救人啊,蒋公子,你难道不想救她吗?”
“不不不,使不得。”蒋林连连摆手,语无伦次解释,“水姑娘,你误会我的意思了,我并非不想救她,只是……只是事情闹大了,于她名声有碍,到时候,她就更难入蒋家门了,还有,你想想,因为她,我们兴师动众,闹的满城风雨,到时风言风语传的难听,她今后如何自处?”
水出玉听后,怒火中烧,手掌猛地一拍桌面,震得桌上的茶杯跳了起来。她直视着对方,忍无可忍,伸手抓起那精致的茶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青砖地上忽地炸开瓷片清响,将所有不满与愤怒都倾泻而出。
“呸,难不成为了进你们蒋家门,就要让她遭遇这种生死未卜的境地吗?清清是个聪慧的女子,不入你们蒋家,找谁都能过好日子,即便真有什么三长两短,大不了㺴阁让她继承,再不济也能让她待一辈子,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不信到时候一点风声都穿不出,你就能保证她一定能入蒋家,入了蒋家就一定有好日子过吗?一个破门楣,怎么可能比得上她的命重要?你们家的关系,倒比《考工记》里的榫卯还难攀。”
水出玉知道,古代女子最重名声,特别是大家闺秀,估计宁愿一死,也不愿意名声受损,可肖清清她就不是一般女子。
蒋林被水出玉一顿臭骂,骂得他头脑瞬间清醒。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多么狭隘。
是啊,就算将来清清真的无法成为自己的家人,那又怎样?自己家的修养和风度,难道就能因此丢弃吗?人命关天,比什么都重要,更何况那还是自己心心念念、朝思暮想的可人儿。
一想到清清可能身陷险境,蒋林就感到一阵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