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邺都新朝
书名:虾仁三国:从穿越成潘凤胞弟开始 作者:焰 本章字数:2509字 发布时间:2025-03-12

冀州牧韩馥自何太后下令重建朝廷后,便担任三公之一的丞相之职,故其府邸也改为丞相府。


此外,韩馥的幕僚集团中,虾仁任丞相府长史,为韩馥谋主。


沮授任丞相府主簿,兼任“丞相司直”,持太后特赐铜虎符,可越过九卿直接缉拿二千石官员,有监察百官之能。


田丰任丞相府东曹掾,兼任“选部尚书”,掌管全国官员铨选。


审配任丞相府西曹掾,掌管五铢钱母范与太行盐引,主持财政大事。


余下谋士则仍在军中,以助韩馥控制冀州军。


……


中平六年十一月,邺都,丞相府内。


朔风卷着残雪掠过新漆的宫檐,韩馥盯着案头堆积的竹简,指尖在“颍川荀爽”四字上重重一叩,墨迹顿时洇开半寸。


“颍川荀爽素有贤名,但其已经隐居于汉滨十余年,不知是否会响应征召啊。”


“主公当真要启用党锢旧人?”


审配看着韩馥桌上成堆的记录名士生平的竹简,开口问道。


“荀爽暂且不提,那张俭当年逃亡塞外,可是连带着害了两百多条人命啊!”


“正南,莫要急躁。张俭自中平元年返回家乡后,便不再理会朝廷的屡次征召,而自黄巾之乱以来,张俭将自己家中为数不多的财产拿出来救济流民,足见此人不慕荣利,一心为民,那我今日征召他,有何不可呢?”


“主公,十常侍张让等人可还在宫中呢,若张俭应召而来,却见十常侍仍在宫中,恐生嫌隙啊。”


韩馥眉头一皱,向虾仁询问:


“寿昌啊,正南所言有理,是我鲁莽行事了吗?”


【当然不是啊,我记得前不久历史上有名的荀令君荀彧才弃官归乡,现在他和荀攸应该就在荀爽身边,如果能把荀爽招进来,就可以收获不知多少贤才了,我得把韩馥劝住了。】


虾仁轻咳一声,郑重说道:


“主公勿忧,臣以为张俭也是明事理之人,十常侍自抵达邺都以来,尽心竭力辅佐太后重建汉庭,又散尽家财兴修太学、水利,分派门客招纳流民屯田垦荒,不久前还襄助主公迁都之策,若是张俭知晓十常侍与国有利,应是不会追究。”


“嗯,如此我便安心了,正南以为如何?”


“言之有理,受教了。”


审配对着虾仁行礼致敬。


“正南言重了,实在不敢当啊。”


虾仁连忙还礼,之后与审配商议起日后对董卓用兵一事。


……


中平六年十一月,邺都,皇宫内。


德阳殿的青铜香炉腾起蛇形青烟,何太后指尖拂过先帝留下的玉圭,目光扫过阶下跪拜的群臣。


十五岁的少帝在她身侧不安地扭动,冠冕垂旒发出细碎声响。


“韩馥护送天子有功,今擢为丞相,总领尚书事。”


当谒者令尖细的嗓音刺破朝堂寂静时,韩馥的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青砖上。


“臣...惶恐之至。”


韩馥尽管并不在意何太后和皇帝刘辩,但这是刚刚征兆来的各地贤才的任命仪式,该有的态度还是要的,于是便低头谢恩。


荀爽的象牙笏板突然坠地。


在清脆的撞击声中,老司徒缓缓拾起玉板,苍老手指划过上面刻着的《洪范》篇章:“王者无偏无党,荡荡平平。”


他抬头时,目光正与韩馥袖口露出的冀州牧印绶穗子相触,如同两柄未出鞘的剑。


“破虏校尉麴义,上前听封!”


殿外忽然传来战马嘶鸣。


麴义按着腰间环首刀大步踏入,皮靴上的泥浆在御道留下暗红痕迹——那是昨日斩杀西凉斥候时溅上的血。


当他从少帝颤抖的手中接过铜印,突然转身对韩馥咧嘴一笑:


“末将在界桥备下三千匹凉州好马,丞相可要来点卯?”


韩馥没有回应,只是用眼神示意麴义放尊重点,这好歹是在皇帝面前。


麴义赶忙向天子认罪,何太后无奈叹气,而后开口赦免了他,接着继续任命朝廷官员。


……


中平六年冬,邺都城头积雪三尺。


刘备勒住嘶鸣的白马,望着巍峨城楼上翻卷的“汉”字大纛。


冰棱沿着雉堞垂落如剑,映得他腰间双股剑寒光凛冽。


身后三千老卒布甲上凝着血色冰晶——三日前他们在井陉遭遇黑山贼,张翼德丈八蛇矛挑落的贼首,此刻正悬在队伍末尾的马鞍旁。


“大哥,这韩文节好大的排场。”


关羽丹凤眼微眯,青龙刀穗上的红缨在朔风中猎猎作响。


城门前百丈冰河竟无人破冰相迎,分明要给新至的客军下马威。


话音未落,忽闻城头鼓角齐鸣。


厚重的包铁城门轧轧开启,冰凌簌簌坠落间,但见一队金甲卫士簇拥着华盖而出。


韩馥乘六驾铜车前来迎接,貂裘大氅上绣着日月星辰。


“玄德公远来辛苦。”


韩馥嗓音带着冀州士族特有的绵软,目光扫过刘备残破的旌旗,


“陛下已在德阳殿设宴,特赐……嗯?好一位猛将!”


他忽然顿住——张飞豹眼圆睁,乌骓马人立而起,丈八蛇矛轰然刺入冰面!


“燕人张翼德在此!”


雷吼声中,蛛网般的裂痕顺着矛尖蔓延,百丈冰河应声炸开。


破碎的冰棱在冬日下折射虹光,竟似为玄德铁骑铺就一条水晶坦途。


最终,刘备受封左将军,在冀州邺都领到足够支应半年的粮草后出发去了陈留,等待来年组建讨董联盟。


……


那日董卓察觉曹操异样后,在暴怒中摔碎案上玉杯,派飞熊军持“昼夜行八百里”的加急令日夜追捕。


三日后的今天,曹操已换上商贾服饰,身下疾驰的骏马在官道扬起团团烟尘,裹挟着枯叶一路向前。


行至中牟县,城头悬挂的画像令曹操瞳孔骤缩——董卓竟以“黄金万斤,封万户侯”的悬赏求自己的头颅。


守城士卒查验通关文牒时,曹操以颍川口音自称“皇甫客商”,来此做些生意。


本以为能够蒙混过去,未曾想自己的容貌却被人认了出来,片刻便被士卒抓入了大牢之中。


当日夜晚,县令陈宫在县衙翻阅卷宗时,目光突然定格在通缉令中“身长七尺,细眼长髯”的描写。


“曹孟德?此人倒是好胆色,我欲施展才能,奈何未遇明主,如今既遇此等英雄,不如投他而去。不过,我不知此人心性如何,罢了,待我去试他一试!”


牢狱中,陈宫阴沉着脸,持烛火逼近曹操面庞:


“曹孟德,你可知洛阳城已传遍《讨董檄文》?董公待汝不薄,汝怎可背信弃义!”


曹操猛然撕裂囚衣,露出背后刺青的“汉”字,声如裂帛:


“汉室倾颓,董卓兵进洛阳,擅立新帝,我祖上世食汉禄,岂能坐看看豺狼噬主!”


这番言论让陈宫想起自己还是洛阳北部尉时,听闻的曹操以五色棒杖杀蹇硕叔父的旧事,不禁缓缓开口:


“我愿弃此县令,随公去图大事!”


随后,陈宫打开牢狱大门,亲自解开曹操身上的镣铐,而后跪地,郑重开口道:


“中牟县县令陈宫,拜见明公!”


黎明时分,陈宫将县令印绶投入井中,与曹操各执环首刀策马东去,城门口张贴的通缉令被晨露浸湿,墨迹晕染成狰狞的血色。


逃至成皋地界时,曹操突然勒马指向炊烟:


“前方乃吾父好友吕伯奢庄园,我等前去歇息一番吧。”


陈宫注意到曹操拇指无意识摩挲剑柄,看来连日奔波下纵然是敢于孤身刺董的豪杰也有些受不了了。


“好,便依明公之言。”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