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雪有一事不明。修士修炼,何为大道之基?诸位同道,还望不吝赐教,冥雪也好映照真我,务求精进。”
此言一出,不少人纷纷皱眉思考。
“冥雪姑娘,诸位,在下神梦道邱云雄。”
片刻之后,一位身着天青长袍的青年起身拱拱手道。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却见此人看上去也只是刚到灵尊修为,当即便有几人面露轻蔑之色。
“阁下可是神机子的高足?”后方神拳门的彪形大汉拱拱手问道。
“家师确实是神机子。”
青年微微点头。那几人一听此话,这才收起了轻蔑的表情。这位神机子乃是神梦道的太上长老,有灵皇境七重天的修为,在毒域地位不低。
“在下以为,灵诀乃是大道基石。周知,所修灵诀决定了修炼的速度与最终成就的高度。在下不才,十四岁便修我神梦道极品灵诀,三十踏入灵尊境,在宗门之内的成就已远超普通弟子。故而,在下以为灵诀乃是大道之基。”
说完,此人直视冥雪,脸上不禁有几分得意之色。他这种资质,虽说离冥子尚有差距,但入选冥卫应是绰绰有余的。要知道,冥卫可是冥无月亲卫,一共也只有三百人,所学也都是大有来头的十大魔神之传承。
座下有人点头,有人皱眉。不过更多的人却是面无表情,不露声色。
“如果老夫没有看错,你没有进荒古战场吧?”
未待冥雪回应,那头裹黑巾的寂魂宗魂十三却道。
“在下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既然三百年内无法突破至灵皇,这荒古战场三百年后再去也不迟!”
邱云雄坦然道。他确实没进荒古战场,要不然也不止才灵尊境一重天的修为。
“哼,连去荒古战场拼杀的胆量都没有,你的修为已经比同期之人落后一百多年。如此缩手缩脚,有何资格在此处妄言?”
那魂十三冷哼一声,言辞犀利,竟一点也不给此人面子。长风不知,其他人可是知晓,这寂魂宗和神梦道两宗都是以灵魂之术见长,常常被人相提并论。故而魂十三说起话来才如此刻薄。
“你!”
原本信心满满的邱云雄顿时语塞,面现怒容。
见此,冥雪忙道:“抛开荒古战场之事不说,邱兄,若灵诀是大道之基,那为何修同种灵诀,有人能堪破灵帝之境,有人却只能止步在灵王九重天?”
此言一出,冥龙和冥道均是眉头一皱。因为他们两人知道,冥雪所言绝非虚。
“这......”
这邱云雄根本就没接触过灵帝这个层次,更不知道冥雪所言是真是假,自然就没办法回答,支吾片刻,只能满脸通红地坐下。
“在下以为天赋才是大道之基。如血脉根骨,如悟性。修同一种灵诀,大成就者往往是天赋异禀之辈,而天赋差点的,自然成就有限。”
就在此时,毒云宗那位青衣书生道。
“冥雪曾经也如此想过。但若天赋是大道之基,为何我宗有诸多天赋平平之人,最终也能突破阻碍,达到令人仰望之境界?而很多天赋卓绝之辈,或是误入歧途,或是泯然众人,或是英年早夭?”
此话倒也不假,实际上幽冥古宗的灵皇强者,大都不是从最强的冥子、冥卫之中突破而来。灵皇境的冥子,自古以来只有四人,且其中还有一人下落不明。
“这......跟个人气运也有些关系吧。”
青衣书生无法言明,只能归咎于气运原因,脸上不禁有几分尴尬。
两人的回答冥雪都不满意,一时间众人眉头紧锁,也不敢再轻言。
“魔天兄,可有何高见?”
就在此时,冥雪却朝长风投来目光。
“这个......谈不上什么高见,心境吧。”
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破开灵阵带走陆小嫣,并未准备发言,当即随口道。
“心境?”
冥雪眉头一皱,口中喃喃。心境堪为大道之基石一说她倒是头一次听到。
“哼,虚无缥缈之词!难道修炼靠心境就可以了?若没有好的血脉和灵诀,空有心境有何用?”
冥道冷哼一声,不以为然。
长风看也不看此人,也懒得与之争论。虽然心境一说是临时起意,但也确是他心中所想。这一路走来,他全是凭着过人的心性与意志。
“在下倒是觉得魔天兄弟说得有些道理。”
“血脉、灵诀固然重要,但对我等来说却并非难事。心性过人之辈,即便天赋平平,也可以不屈意志创造机缘,冲破层层阻碍直达巅峰。反之,心境浮躁之人,怕是初时占了些优势,在修行之路上也走不了多远!”
冥龙眼中光芒闪烁,长风的见解让他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修炼修罗魔神的传承,讲究的就是那一股战天战地,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不屈意志。一旦失去了这股意志,修罗魔体便无法大成。
“心境之道,虽微妙难言,若说是修行之基,倒也有些道理!”
听完冥龙一番话之后,冥雪眼中露出一丝恍然之色。听到冥雪也这么说,那冥道心里纵有不服,也不好再加反驳。
“小兄弟见解独到,倒是有趣!”
魏天赐闻言也是微微一笑。
“晚辈只是随口一说,班门弄斧了,还望前辈教诲。”
长风不愿多言,赶忙拱拱手把这重担交到了灵皇强者手中。
“那在下就抛砖引玉唠叨几句,说得不对的,还望诸位指正。”
“还请魏宫主赐教!”
“请魏宫主赐教!”
众人纷纷拱手。与灵皇论道,说是一场大机缘也不为过。
“古人云‘心若琉璃则不染尘埃’,在下深以为然。心境如水,波澜不惊,方能映照世间万物,方能观自在。修行之路,诱惑重重,唯有心境平和,方能洞察秋毫。”
此人一番云山雾罩,听得不少人眉头微蹙,似是什么都明白了,又好像什么也没明白。
“魏宫主说得极好,不过能坐在这里的,不是修了百年千年的老妖怪,也都是心性过人之辈。魏宫主既是法则大家,可否赐教一些感悟法则之力的法子?”
那范华咧嘴一笑,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众人闻言也纷纷竖起耳朵来。
要知道在座这些人大都处在感悟天道法则的初级阶段,这种经验对他们来说可比那虚无缥缈之词有用多了。一个不能领悟法则之力的人,很难突破到灵皇,此乃修行中一道大坎。就算侥幸突破了,战力也是同阶中垫底的存在。
魏天赐微微一笑,仿佛早已料到有人会有此问。
只见其缓缓起身,抬头望向上方。其目光仿佛能穿透大殿,直视无尽的天道法则。
“天道法则,乃世间万物运行之根本规律,它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捉摸。感悟法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在修行中,从细微之处不断思索、领悟,直至最终掌握其变化,再以自身之力模仿,运用到举手投足之中。”
“魏宫主,感悟天道法则,是否有什么具体的法门或途径呢?”
范华闻言,目光闪烁。
魏天赐微微一笑道:“感悟法则,并无定法,但有几道,或可对尔等稍有启示。”
“首则详察天地万物。万物运行轨迹便是天道法则之表征,无论山川河流,抑或日月星辰,皆蕴含法则奥秘。观自然,便可感悟天地运行之法。”
顿了一顿,魏天赐又道:“次则是魔小兄弟之言,修炼心境。心性平和,内心纯宁,则能洞察万物之妙。心性至一定境界,天道法则自能感悟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