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双臂旋转星域的左臂星完全并入修正轨道,星域运转与太阳系没有什么区别,围绕着一颗巨大的黄矮星旋转。
时机已经成熟,刘维决定亲自率领一个考察组,对那颗左臂星实地考察一番。
当然这次考察行动,除金斯,星联10人九维科学家外,还有一个30人智能护卫小队。
本来还想带管桐去,但管桐一直在忙可控核能源的调试安装关键的时候,并不能脱身。
当然这次随行人员还是少不了他在水星的那四个朋友,苏晓雪,唐小婉,肖业成,程娜娜。
唐小婉要带他的妹妹君君一块去,君君高兴的告诉了妈妈,妈妈和姑姑她俩当然也不能落下。
先期进入左臂星智能人员,已修建约100平方公里居住点。据先期考察组反馈过来的信息:
左臂星地理环境风貌相当于水星10万年前,动植物十分的茂密丰富,种类达到亿万。
是什么样的景象,他以前接触的都是星辰宇宙,反而对这些地理的环境变化,他并没有很大的留意。
东州方面闻讯后,当然也要积极的参与,经过刘维的协商,同意派了一个50多人的考察团。
按照刘维的要求,那当然要首先要身体赋予强壮,不能太虚弱了,所以很多有丰富经验的老科学家却不能参与,都是中青年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
定好了日期。这一天,他们在海面码头旁边太空港准备出发。
太空港虽然没有完全的建成,但它有一部分的功能还是能用,起落一架小型的飞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们将乘坐了一艘能满载300人的飞船即将出发。
当刘维率领考察团准备离开的时候,整个太空港都弥漫着一种既兴奋又紧张的气氛。
周国山代表有关人员专门前来送行,太空港周围布满了护卫岗哨。
刘维站在考察团成员的前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旅程的期待和坚定。他简单地再次叮嘱了大家一些注意事项,声音沉稳而有力:
“大家不要紧张,听从指令。一定要紧密协作,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慌乱。”
太空飞船在冲破水球大气层后,第一站先停泊在太空平台,稍作休整。将换乘更精准;智能化的星际飞船。便进入一级跳跃平台,经过三级跳跃七天后将到达左臂星。
如果是刘维率领这些智能人的话,当天就能到达,这还是考虑到炭基人的生理状况放慢了速度。
但对于东州来说。这是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旅程,一方面是对外星理的深度探索,另一方面也是不久将来于移民铺平道路。
至于对太空飞船各项性能的检验,那完全没必要了,九维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十分成熟。
刚离开水球的轨道,飞船便冲入了浩渺的宇宙空间。
从舷窗向外望去,繁星像是被神祗随意洒落在黑色绸缎上的钻石,闪烁着冰冷而又迷人的光辉。
有的星星呈现出耀眼的蓝白色,那是高温的巨大恒星在燃烧,散发着强烈的光和热,光线的边缘仿佛带着一层淡淡的光晕,就像火焰的轮廓;
而有的星星则是昏黄而暗淡的,如同即将熄灭的蜡烛,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也许它们已经步入了恒星生命的暮年。
被稳稳固定在飞船的舱座上的苏晓雪他们几个人凝神看着舷窗外景象,眼神是那么的专注;沿途的这些景象让考他们不断发出惊叹声!
他们被宇宙的神奇和浩瀚深深地震撼着,有的兴奋叫了起来:
“好美呀!”
当然,也包括东州考察团的成员们。
三个小时后,航天飞船到达太空平台,他们进入了一个完全封闭的,透明庞大的生物系统空间。
进行最后一次的全面升级检验,当然严防将水星的病菌细胞带入左臂星。
太空平台的智能人早已准备,待发。
庞大的空间停了一架星际飞船。
在星际航行中,它的智能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被命名为“星语”智能掌控。
它能够实时监测太空飞船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从动力系统到生命支持系统,从导航设备到科研仪器。
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星语”会迅速做出反应,提出解决方案。
囊括它的生命系统,动能系统能,量护盾系统,通信系统等等。
那怕出现了一个小波动。“星语”立即调整了能量分配模式。
他们一行人换成星际飞船后,从太空平台启程,开始第二段旅程,目标是一级跳跃平台。
星际飞船不断加速,他们逐渐穿越小行星带。这里就像一个由无数块巨石组成的混乱王国。
大大小小的岩石块在黑暗中穿梭、旋转、碰撞。有些小行星表面坑洼不平,像是饱经沧桑的古老巨兽身上的鳞片;
有些则有着奇特的形状,仿佛是宇宙艺术家随意捏造的艺术品。偶尔,飞船会近距离掠过一块较大的小行星,能清晰地看到上面巨大的撞击坑和裸露的岩石纹理,这些岩石在微弱的光线照耀下,呈现出一种冷峻而神秘的灰黑色。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柯伊伯带。
这里的冰质天体如同散落在宇宙深处的巨大冰块,有些呈现出淡淡的蓝色,那是因为冰的内部结构对光线的散射造成的。
这些天体周围还有一些微弱的彗尾痕迹,像是它们在天空中留下的丝带。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小型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像是宇宙中的精灵在翩翩起舞。
彗星的彗核看起来像是一颗模糊的黑点,但是当飞船靠近时,能看到它周围弥漫着的尘埃和气体,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当然这些星空的奇观,苏晓雪他们和东州考察团是看不到了,目前,他们都沉睡在休息舱里。
当飞船接近左臂星的时候,左臂星周围的星云首先映入眼帘。
这是一片绚烂而又朦胧的区域,气体和尘埃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
有的地方是炽热的红色,那是高温的氢气在燃烧或者电离产生的光芒;有的地方是神秘的紫色和蓝色,就像宇宙深处的梦境一般。
星云里的物质像是在流动的河流,又像是在旋转的漩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不断地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靠近左臂星的星球表面变得越来越清晰。可以看到广袤的平原上,山脉如同大地的脊梁一样耸立着。
这些山脉的形状奇特,有的像是巨大的金字塔,有的则像是蜿蜒曲折的巨龙。
山脉的表面有着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的是青灰色的岩石,有的则是被植被覆盖后呈现出的深绿色。
在一些山谷之间,可以看到闪烁着银色光芒的河流,这些河流像是大地的血脉,在星球表面流淌。
在星球的极地地区,有着巨大的冰盖。
冰盖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像是两颗巨大的蓝色宝石镶嵌在星球的两端。
冰盖周围有一些白色的风暴在肆虐,风暴中夹杂着冰屑和尘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当太空飞船接近左臂星时,释放出了一群小型的探测飞行器。这些飞行器如同蜜蜂一样,分散开来对左臂星进行全方位的侦查和定位。
将定信息源源不断地传回,太空飞船根据这些数据,缓缓准确地降落在定居的营地。
这个营地是智能人们利用纳米自组装技术建造的。
营地周围的那道巨大光墙,是由能量护盾发生器生成的,它不仅可以防止外部未知能量和危险生物的入侵,还能够根据内部的需求调节环境参数。
这块营地已经驻扎的有1万名智能人。
V1前来迎接,刘维与V交谈了几句,一会儿,一群智能人登上了飞船将那将近60名的东州人一一唤醒,当然也包括王晓雪等人。
他们在进入一级跳跃平台,就已经进入了休息舱里。
刘维见他们出来了,便关切的问东州观察团领队:怎么样,有什么不适应的。”
领队笑着回应;我们状况一切很好。
刘维点点头,然后又转头来对刚刚从飞船走出来的王晓雪他们几个人说:“你们呢”
王晓雪伸了一下胳膊。“嗯!睡了好长时间好像做了一个长梦。”
王晓雪边说的话,眼睛四处打着,肖业成他们几个也是如此。
就连刚下来的东州考察团的人,也是四处的张望,贪婪的长吸了一口气,“哇这里的空气好新鲜啊”
但他们没有觉得跟水星有什么区别。不但他们好奇的东张西望,就是东周的考察团的人员也是如此。
随后他们陆续走进了一座高200多米九维大厦。 这块营地区域纬度30度,相当于东州的东南部地区。
但此块区域却与东州的东南部截然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的山,是一块1亿多万平方公里的平原。
它的东南部是浩瀚的大洋,现在气温20度左右,就是到了冬天它最低的温度也不过是五六度。
除了建筑群外之外,远远可看到茂密的森林甚至还能听见一些动物鸣叫声。
这块营地的四周有一道很大的光墙,将这一块将近10平方公里围住。
这座楼虽然不算很高,但他的身躯非常庞大,四边成陵形方圆达900米。目前算是这个居住区最大的一座大楼。
他们在这里稍作休整后,测定好规划视察的路线,然后将对这个星球几个重点的地方进行一番考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