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篇6总123
书名:十三太保黑暗史 作者:元耳 本章字数:2117字 发布时间:2025-03-06

1911年11月1日,清军与革 命军在汉口激战。袁世凯也抵达了战场,开始指挥清军作战。

就在这一天,上谕电达前线:“袁世凯现授内阁总理大臣,所有派赴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仍归袁世凯节制调遣。”

与此同时,奕劻以下内阁大臣,也按照跟袁世凯的约定,一起上奏辞职。袁世凯就这样取得了足以控制朝政与指挥军队的权力!

于是,掌握主动权的袁世凯一面奏请朝廷停止进攻,一面给他的北洋新军老部下黎元洪写信求和。

在袁世凯的操控下,12月18日,南北和谈在上海英租界开始进行。此时此刻的大清,连跟造反的起义军讲和,都要到英国人的地盘上谈了……

议和开始, 英、美、法、俄、日、德等国驻上海总领事就照会双方代表,声言若战争持续下去,将使列强的利益与安全遭受重大的危险,要求尽快达成协议,停止冲突。

这些在黑桃6文迪活动之下,这样对大清表态的列强领事,实际上是为袁世凯说话,威胁革 命军和清廷向袁世凯主导的方案妥协。

12月18日下午,南北双方代表在开始了第一次议和会议。会议上达成停战的共识,各自下令的一致意见。

12月20日下午,双方又举行第二次会议。因停战时间将满,双方同意继续停战7天,时间展期到月底的31日。这次停战的范围变成了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停战。

停战问题谈妥,双方又转入实质性谈判。在12月29到31日,南北双方就停战具体执行的问题进行讨论。

另一方面,时到年底,革 命党人不能坐视新政权无人主持,又因为袁世凯一直对实行共和制没有明确表态,不能马上说服袁世凯放弃立宪制立场,所以南京政府只能另选他人主政。

早在12月2日,革 命军攻克了南京,随后就建立了江苏都督府。2天后,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决定将临时中央政府设于南京。接着,各省代表选举孙 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孙 中山此时在海外筹集革 命资金,听说了国内革 命已经达到了这样星火燎原的势头,于是就起身回国。

12月21日孙 中山回到了国内。他于25日抵达上海。这位德高望重的革 命领袖,自然成了革 命党心目中主政的最佳人选。

12月29日,各省代表会议在南京用无记名投票法选举临时大总统。参加选举的有17省代表,每省1票,共计17票,孙 中山以16票当选。

消息传来,引起了袁世凯的不满。袁世凯坚持谈判要以君主立宪为基础,革 命党就这样不经过他同意就选举孙 中山为总统,那就没得谈了,

于是他一边撕毁双方业已达成的协议,一边公开质问对方“选举总统是何用意?”另一边,他暗中授意段棋瑞、冯国璋联络北洋军官,通电反对共和,表示要为君主立宪“奋力战斗”。

其实,革 命党方面并无意与袁决裂,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因为“东南诸省久缺统一之机关,行动非常困难,故以组织临时政府为生存之必要条件”。

大清这边有中央机构。革 命党这边派系众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越是到后面谈判谈到核心的部分,革 命党不成立政府的话,怕是连谈判都没办法继续下去。

孙 中山见到袁世凯是这个态度,只能电告袁世凯解释:“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举,并不反对。虽民主、君主不待再计,而君之苦心,自有人谅之。倘由君之力,不劳战争,达国民之志愿,保民族之调和,清室亦得安乐,一举数善,推功让能,自是公论。文承各省推举,暂词具在,区区此心,天日鉴之。若以文为有诱致之意,则误会矣。”

孙 中山的这个态度,让袁世凯激动不已……看到了没有?这个话可是孙 中山说的,不是我袁世凯说的。

那既然孙 中山都已经发话了,说他不当总统,让袁世凯来当总统。这还有必要坚持搞什么君主立宪吗?

在公鸡烩虾仁门店中,黑桃6文迪在酒桌上听过了袁世凯提到的此事以后,也劝袁世凯多个心眼。万一孙 中山说话不算,可就前功尽弃了。

在君主立宪的情况下,袁世凯可以当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而顺着孙 中山定的这条路走下去,不确定因素非常多。

所以,黑桃6文迪劝袁世凯先故作镇定,跟孙 中山摆一摆谱,看看孙 中山下面还会有什么言行。

尽管孙 中山一再坦诚相告,可是听了黑桃6文迪劝说的袁世凯,对此仍不放心,进一步问孙 中山,如果清帝同意退位,他自己当选总统“有何把握”?

针对袁世凯的担心,孙 中山于1月15日再次公开表示:“如清帝实行退位,宣布共和,则临时政府决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布解职,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经过一番摸底证实,尤其得到孙 中山明确保证后,袁世凯唯恐夜长梦多,便加快了逼宫的步伐。

一方面,南京临时政府也心知现在袁世凯手中的清军仍然有底子,比较担心袁世凯反悔,继续开战。所以只能顺着他的意思来。

另一方面,黑桃6文迪让外国公使上书,建议大清皇帝退位。这样对所有人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不然战火会波及所有人。

大清的隆裕太后也知道大清气数已尽。事已至此,只求家人平安。所以,她处处都听袁世凯的,答应了让大清关门大吉的请求。

1912年2月6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清室优待条例》。12日,清廷被迫接受优待条件,并颁布皇帝退位诏书,至此辛亥议和终获成功。

在隆裕太后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中,袁世凯写进了“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一语,以示国家大统是从清朝接受下来的。

袁世凯当即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和孙 中山称:“共和为最良国体”,“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即民国之始基”。

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被迫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十三太保黑暗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