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星那浩瀚无垠的大洋九维群岛之中,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建筑——一座菱形且庞大的塔楼。
这座塔楼就像是从科幻电影里搬出来的巨型造物,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九维群岛不仅仅是九维星安插在水星上的一块领地。
其实上它还成了刘维打造九维高智能化科技试验场。这里的重力场经过特殊调制,使得一些超出常规物理限制的建筑得以稳固存在,就像这座菱形且庞大的塔楼。
对水星来说;这座塔楼宛如一个巨大的科技谜题,每一层都蕴含着独特的能量循环系统。
总共有150层,靠近中上部横向最宽处为900米,每层6米多的高度下,是错综复杂的能量管道和智能机械装置。
整个塔楼高达1000米,比水星上最高的法塔楼高出172米,极为庞大气势宏伟壮观,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直直地冲向云霄。
不仅仅是因为其建筑结构,更是因为它内部拥有一颗小型的暗物质能量核心,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也是它能成为九维群岛护卫队总部,并停放300架无人智能化战船的原因。
那些无人智能化战船更是科幻世界的杰作。它们的船身采用了量子护盾技术,可以在遭受攻击时瞬间分散能量,形成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防护。
战船的动力源自一种被九维星科学家们称为“星源晶矿”的稀有物质,这种晶矿能够将宇宙中的各种能量波动转化为超光速推进的动力。
使得战船在进行深空探测或者战斗时能够瞬间移动,并且可以进行时间维度上的短暂跳跃,躲避敌人的攻击。
那些战船的造型十分酷炫,船身线条流畅得如同宇宙中的水母,而且船身闪烁着各种能量纹路,它九维星最为普通护卫飞船。
这种飞船虽然是九维星最为常规型号,但也是水星无法可比拟的,它的金身充满科幻感。
飞船的外壳不是普通的金属,而是一种名为“星芒合金”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吸收和转化宇宙中的暗能量为动力,具备太空全天候的飞行能力。
飞船的引擎启动时会喷射出幽蓝色的离子火焰,速度之快,可以瞬间冲破星系之间纠缠的距离。
此刻在这座菱形塔楼最高的150层的控制指挥中心大厅里,气氛有点紧张。
刘维眼睛紧紧盯着那幅全息屏幕,在他的左右十几个智能人神色严肃的紧张的敲击着面前的按钮键盘。
全息屏幕上不断闪出来的一排排数码符号。刘维他皱着眉头,转头问身边的V1:
“都出去几个小时了?”V1回答说:“已经两个小时了。
”刘维听了之后,脸色就露出了一丝担忧。
这是程南军第一次率领着一个飞船小队出去进行测试飞行任务。这也是程南军经过脑液化改造培训之后第一次独立的深空飞行。
在刘维的身后一排座椅上呢,坐着苏晓雪、唐小婉、肖业成、程娜娜,程南军的妻子叶北苑和她的妹妹程南冬也在场。
他们几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也都盯着那幅全息屏幕,神色都略带一些紧张。
尤其是叶北苑目不转睛的很着急的盯着那屏幕上不时闪动的那一串串符号文字,时不时的又转过头来低声的跟自己小姑子程南冬交谈了几句。
那些符号数码,她经过这几个月来的脑液改造后,只能略懂一些皮毛,更深层的意思她并不完全明白。
这次深空飞行并不简单。它可是检验程南军是否合格的重要考验。也是决定他以后能不能担任指挥官的首要条件。
说起来这里面的故事还挺复杂的呢。它牵扯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点;“脑液化改造。”
在这个九维星近似科幻世界设定的体系下,人类的能力提升也与科技紧密结合。脑液化改造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早在程南军之前几个月要进行脑液化改造之前,刘维就试着给苏晓雪他们四个人做脑液化的尝试了。
这脑液化改造可是充满科幻元素的九维科技。
这可不是简单的医疗手段,而是通过一种名为“脑波量子纠缠器”的设备,将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与量子网络相连接,从而实现对大脑功能的强化和改造。
这种脑液化改造是基于对大脑神经元量子态的深度挖掘和重塑。
在大脑的特定区域,通过一种名为“脑能激发波”的能量波,激活大脑神经元的量子纠缠态,然后再利用一种特殊的液态纳米机器人“智脑微元”来构建新的神经连接,强化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不过这个过程非常危险,因为人类的脑部结构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相对脆弱的平衡,而这种改造一旦过度就会打破平衡。
经过九维星生物系统,这个融合了外星生物基因算法和水星科技知识的复杂系统一番仔细的测验后发现;
他们几个人脑液话接收的载体非常虚弱,只能一点一点缓慢地进行治疗。
就拿叶北苑和程南冬来说吧,他们进行脑液化改造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因为载体太脆弱了,所以只能慢慢来。要是着急意求成,就会让原体系统崩溃,那可就是死亡。
然而,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外。最不被刘维看好的程南军。
一是他在他们几个人中年龄最大,二是学识低浅。
谁曾想他的脑溢化的载体反而是更加强大,效果特别出色,接收能力在这几个人当中那可是出类拔萃的。
反而弥补了他所有的缺陷。
这可能和他曾经的军旅生涯有关,军旅生涯让他的身体变得很强壮,生物气也很旺盛。
这一点,对深空飞行至关重要,他要突破旋晕关和离心力带来巨大的冲击。
而苏晓雪他们这几个人,在九维公司都要担任各种各样的主管职务的,九维公司是九维星的产物,充满了各种先进的科技设施。
比如可以瞬间传送人员和物资的“空间瞬移桥”,还有能根据思维变化而改变内部布局的“智能空间房”。
要是不进行脑液化改造的话,那些九维星的符号文字和数码他们就没办法吸纳,这样的话、也就根本无法胜任以后的职务。
在指挥中心大厅里,紧张的气氛如同实质化的浓雾,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巨大的屏幕闪烁着各种数据和监控画面,一排排的操作台前,智能工作人员们全神贯注地盯着面前的仪器,指关节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白。
众人的目光都紧盯着那个代表着程南军小队飞行区域的屏幕板块,每个人的心中都被焦虑和渴望填满。
时间仿佛变得黏稠起来,在那焦虑渴望的目光之下缓缓流淌,一点一点地消失不见。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那种压抑的氛围如同暴风雨来临前压抑的平静,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就在这时,整个指挥大厅里突然响起一个悦耳的声音:
“AA1号飞行小队飞行任务圆满完成,正在返回。”
那声音像是划破黑夜的曙光,瞬间打破了紧张的氛围。随后,屏幕上出现了一连串的符号文字和数字,这些复杂的信息仿佛是胜利的密码在大厅里跳动。
众人先是一愣,紧接着,刘维像是心中的巨石瞬间落了地一般,长出了一口气,站起身来鼓掌。
随着他手掌拍击的声音,大厅里响起一片如雷般的掌声。
众人并没有等待太长时间,远处太空的方向,天空出现了几个黑点。
“快看,他们回来了!”不知道谁兴奋地喊了一句。
刘维笑着说道:“走,到下面迎接他们。”
说着便站起身来,众人纷纷起身,随着他一群人乘坐的电梯来到了120层,走进了那宽敞的空中停机场。
那六架飞船越来越近,就像六只归巢的候鸟。
顷刻之间,就来到了菱形塔楼面前。只见那巨大塔楼120层巨大的悬窗门忽然被打开,露出了一个宽20米、高10米的通道。
一架又一架的飞船缓缓地飞了进去,稳稳地停在菱形塔楼里停机坪。
程南军从飞船的主驾驶位上第一个下了舷梯,他的身后还有一位智能人坐在副驾驶位。
刘维疾步走上前拥抱了他一下,高兴地说道:“程将军,欢迎你的归来!”
众人纷纷围上去,脸上洋溢着祝贺的笑容,一时间,欢迎的呼喊声和握手祝贺的动作交织在一起。
最后,程南军看了一眼在欢迎人群最后的自己的妻子叶北苑和妹妹,快步走到她们面前。他将她们两人紧紧地相拥在怀里,只说了一句:
“谢谢。”
那简单的两个字,却饱含着无尽的情感,是对家人默默支持的感激,也是历经艰险归来后内心深处的感慨。这紧紧相拥的画面,成为了这紧张忙碌又充满喜悦时刻最美的定格。
刘维见了这一幕也非常高兴。他能不高兴吗?这可是他非常成功的改造水星人的第一人。
在这一过程所记载的数据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