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谲波诡的李贺
书名:吟花弄诗集 作者:施云南 本章字数:5215字 发布时间:2025-03-27

对于那些古代杰出的诗人,人们向来都喜欢给他们起一些别号,表示对于他们的尊敬,比如李白,就被人们称之为“诗仙”,而杜甫呢,则被称为“诗圣”,不过,有一个人的称号,却有些不同寻常,因为,他被人称为“诗鬼”。

他就是李贺。作为一个读书人,他自然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的想法,“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这种感觉,和李白所说的“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除此之外,“世上英雄本无主”,“收取关山五十州”之类的句子,也写得豪气万丈,气概不凡。

只可惜,他虽然有建功立业的想法,却实在是没有这个能力,当然,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好,而是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太差。李贺从小就体弱多病,据说,他十七岁的时候,就已经鬓发斑白,显出了老态了,“日夕著书罢, 惊霜落素丝”,这是李贺自己在诗中提到的。虽然说,他乃是唐朝宗室的后裔,可是属于远支,他的父亲官位也很低,传到他手里的时候,已经算是贫寒人家了,所以,李贺一生贫病交加,穷愁潦倒。

再加上,他崇尚苦吟,所谓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在他看来根本就不算什么,李贺写诗,真的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他有一个小锦囊,每次出门的时候,都带上,一边走,一边思索,若是有了好句子,马上就将自己那电光火石一般的想法给记录下来,然后放进锦囊里,回到家后,常常连饭也顾不上吃,马上就开始整理那些断章残句。他的母亲看到了不禁感叹,说自己的儿子是非要呕出心,吐出血来,这才罢休啊。

李贺所花的苦功,没有白费,他的诗名,名扬天下。据说,他是一个早慧的天才,他才七岁的时候,就因为写诗写得实在太好而名动京城,这就惊动了当时的一个大文学家韩愈。《唐诗纪事》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两人的小故事,说是李贺曾经拿着自己写的诗,去拜谒韩愈,韩愈当时正好送走了客人,正宽衣解带,打算休息了,但是,当他看到李贺的诗时,不禁一愣,尤其是读到《雁门太守行》的前两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时候,激动万分,当即便再次穿戴整齐,并且让李贺来见他。从此,两人便成为了莫逆之交。

只可惜,年轻气盛的李贺,恃才傲物,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再加上他的诗歌写得实在是太好了,所以自然会遭到别人的嫉妒。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有人因为他父亲的名字里有一个“晋”字,认为是和“进士”的“进”同音,所以,要避父讳,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根本就是故意刁难,韩愈为了这件事情,曾专门写了一篇《讳辩》,来为李贺辩论,只可惜,无济于事,李贺的仕途就这样被无情地终结了。

长期的贫寒,体弱多病,未老先衰,仕途又极其不顺利,可谓一步一个坎儿,再加上写诗实在是太刻苦,使得李贺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他只活了二十七年。或许有人会说,既然身体不好,那就好好休息吧,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写诗呢?或许,对于李贺来说,正是由于贫病交加,所以才使得他比别人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就是因为听见了死神的脚步不断向自己逼近过来,所以,他才会想到,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写出更多更好的诗歌,流传后世,这样,也不枉费自己来人间走一趟。

在李贺的诗歌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于生命的焦虑和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穷然后工”,正是由于和死亡只有一步之遥,所以,他才能如此真切地描写出自己想象中的鬼域,才会被后人称为“诗鬼”。

 

说李贺是诗鬼,那真是一点都没有说错,“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漆炬迎新人,幽圹萤扰扰”,看他的这句诗,夜深人静的时候,惨白的月光之下,磷光闪闪,那是旧鬼们打着灯笼,正在迎接刚刚死去的新鬼们,还有比这更鬼气森森的唐诗吗?除此之外,“嗷嗷鬼母愁郊哭”、“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鬼灯如漆点松花”、“百年老鸮成木魅, 笑声碧火巢中起”……这些诗句,也都是鬼气十足,真个是句句离不开一个“鬼”字啊。

据说,有四个字来形容李贺的诗歌,说是“鬼、泣、血、死”。的确如此,李贺的诗歌中,到处都能够看见山鬼、木魅、碧火、鬼灯、坟茔之类的形象,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谲诡怪诞的诗境。如此写诗,又如何不让人称为诗鬼呢?

其实,在诗歌之中写“鬼”,可不是李贺的发明创造,杜甫就曾经多次在诗歌中出现鬼怪这样的意象。比如“新鬼烦怨旧鬼哭”,“山鬼吹灯灭”,“战哭多新鬼”,“魑魅喜人过”,“转石惊魑魅”等等。不过,杜甫写鬼的时候,通常只是一句两句,写鬼并不是他的主要目的,用来反衬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才是杜甫真正想做的事情呢,要不然的话,杜甫也不会写下“三吏”、“三别”这样的千古绝唱了。而李贺就不同了,李贺实在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往往通篇写鬼,而且,笔下的鬼,有形象,有情感,实在是不同寻常。

不过,李贺所描写的冥界,不光是阴森恐怖、冷酷无情的,恰恰相反,应该说,是浓墨重彩,绚丽多彩的。他创造出了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鬼魅,他们能哭、会笑,甚至会唱歌,所以,给人的感觉,不光是让人战栗,甚至反而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人间情缘。

且看李贺的《苏小小墓》,看诗歌的题目就能够知道,这是一首在苏小小墓前的题诗,毫无疑问,这是一首“鬼诗”,可是,诗歌给人的感觉,却一点没有阴惨恐怖的感觉,反而,给人一种唯美的视觉感受。“幽兰露, 如啼眼”,那幽兰上面晶莹剔透的露珠,就好像是苏小小那带泪的双眼一般,光是这第一句,就非但不让人觉得害怕,反而还会产生一种怜香惜玉的感觉。“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烘托了一种寂寞、孤独、惆怅的感觉,将一个满腔愁怨,满目凄凉的苏小小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草如茵,松如盖,风如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这几句又描写了苏小小这个夙愿难了的魂魄,在风雨之夜苦苦等待的场景。萋萋的芳草是她的地毯,高高的松树是她的伞盖,徐徐的微风好像是她的衣裳,潺潺的流水鸣响,如同环佩叮当,夕阳下的油壁车上,有一个孤独的身影,那就是苏小小,她在寂寞中独自等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只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等待再长的时间,所等的那个人也不会来了,触景伤怀,只有徒增哀怨而已。

这样的古墓丽影,非但不会让人觉得害怕,反而还会让人对苏小小产生极其强烈的同情,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后世的蒲松龄,蒲松龄的笔下,也有很多狐仙鬼魅,但是,绝大多数的狐鬼都非但不会让人觉得害怕,反而还非常可爱,那就是因为,作者将自己的感情投入了进去,表面上写的是狐,是鬼,而实际上写的却是人间百态。李贺也是如此,清代的姚文燮曾经说过:“贺益借苏以自慨也”,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苏小小那颗孤独而寂寞的灵魂,和诗人李贺怀才不遇,痛苦寂寞的心灵,那是完全一样的啊,他就是借凭吊苏小小,来使得自己得到暂时的安慰,使得自己痛苦的情感可以得到宣泄。

这样的诗歌,李贺有很多,写“鬼”,并不是他的目的,抒发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渴望得到知音,这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题呢,要不然的话,他的诗中也不会有“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样的句子了。

当然,越是想象那个虚幻的鬼域,就越是使得李贺更加渴望得到长久的生命,于是,他的诗歌中,就出现了另外的一类诗,在这些诗中,他不再描写冥界,而转而赞颂神仙世界,转而歌唱永恒的生命,长久的青春,借助诗歌来构建自己心中的那个美好的桃源世界。李贺的诗歌中,写仙境的诗,和写鬼域的诗,一样多,《梦天》、《天上谣》、《仙人》等诗歌,构筑了一个奇幻美好的神仙世界,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比如他的《神仙曲》,就描写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海上仙界,“碧峰海面藏灵书,上帝拣作神仙居。清明笑语闻空虚,斗乘巨浪骑鲸鱼。春罗书字邀王母,共宴红楼最深处……”那海上的仙境里,藏着珍宝和天书,乃是天帝亲自选定的居住之地,神仙们的坐骑,乃是海上的鲸鱼,他们一起乘风破浪,在海面上驰骋。海上仙境是什么样子的,根本没有人亲眼见过,或许,李贺可能从来都未曾看见过真正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不过,这没有关系,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那便已经足够。想当年,庄子曾经在《逍遥游》中,创造了北冥的鲲鹏,想象力已然十分惊人,而李贺呢,非但没有词穷,他那丰富的想象,竟然丝毫都不逊色于当年的庄子。

这是海上的仙境,九霄之上的仙境,那更是奇幻无比,比如在他的《天上谣》中,李贺就不惜笔墨,对神仙世界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月宫之中,是一片多么祥和的气氛啊,仙女们愉快地采摘桂花,秦妃弄玉卷起珠帘,眺望天河银浦,多么和谐美好的生活图卷啊。

或许,李贺如此呕心沥血所描写的仙境,正是他所期望的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现实,令他无法施展他的才华,所以,他幻想着能够去天上寻找自己的梦想。正是因为心中不平,所以才会在诗中,有了诸多神仙、鬼怪,才会突显云谲波诡的意境,才会被人称为诗鬼。

 

李贺的想象力,那是极其丰富的,大唐朝,除了李白以外,还能有谁可以压过李贺吗,“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秦王的坐骑,不是“马”,竟然是“虎”,而传说中的太阳神羲和,敲动日头的时候,那一团熊熊燃烧的太阳,竟然会发出玻璃一样的声音,这样挥洒恣肆的联想,古往今来,有几人能够做到。

要是说起诗歌富有想象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很自然就会让人想起这样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屈原、一个是李白,的确,李贺的诗歌,是对屈原和李白诗歌精神和艺术的全面继承和发展。没有大才华的人,是学不了屈原和李白的,李贺和他们一样,有着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又有着同样怀才不遇,遭逢谗言的人生经历,所以,自然会引起共鸣了。

李贺说自己是“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这表示他对于屈原那是真心崇拜的,所以,他的诗文中,或多或少,也有对屈原的继承和发展。杜牧曾经在《李贺集序》中说李贺的诗“盖骚之苗裔, 理虽不及, 辞或过之”,他就认为,李贺诗歌和屈原的《离骚》之间,有着莫大的渊源。

屈原和李贺,相距千年,可是,心灵的交流是时空所无法阻隔的。想当年,屈子行吟泽畔,他怀着一颗忠君爱国之心,可是,楚王竟然不能明白他的心意,于是,他只能上下求索,从人间寻到了冥界,又从冥界找到了天上,他通过自己那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东君、河伯等一系列虚幻的角色,然后,又刻画出了神奇瑰丽的神仙世界,这和李贺笔下的那个奇诡的仙界,颇有几分相似。

而且,在屈原的诗歌中,同样可以找到“鬼”的形象,他所描写的“鬼”,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阴森可怕的鬼怪,而是可亲可敬的形象。试想一下,《山鬼》中的那个“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的山鬼形象,是不是非但不可憎,而且还十分可爱呢,这和李贺笔下的苏小小,虽然形象完全不同,但是,她们都同样不会使人憎恶,在这一点上,还是十分相似的。更何况,还有《国殇》中的那些为国捐躯的烈士英灵,更是让人觉得可歌可泣。或许,李贺笔下的那些鬼怪,还真是受了屈原的影响呢,只是,由于个人经历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生来贫病的李贺,他所描写的鬼域,还是比屈原多了几分怪诞,多了几分妖异。

再说李白,李白的想象力之丰富,那是人所共知的,而李贺呢,他的诗风,和李白也的确是有几分相似之处,要不然的话,人们也不会将他称之为“小李”,和李白并名了。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曾经评价李贺说是“真与供奉为敌”,这“供奉”指的就是李白,也就是说,王夫之认为,李贺是一个能够和李白相媲美的诗人,这可是极其高的评价了。

在李白的诗歌中,经常能够看见鸾鸟、天马、六龙、大鹏等等神仙世界的事物,他用绚丽多彩的诗文,表现着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着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样,李贺也是如此,处在彷徨苦闷中的人,明珠暗投,难遇名主的人,他们的想法是如此一致,所以,他的诗歌中自然也常常有类似的事物,玉帝、王母、女娲、嫦娥,这些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同样也是李贺诗中的常见事物。难怪胡应麟会在《诗薮》中说:“太白幻语, 为长吉之滥觞”。

当然,除了屈原和李白之外,李贺的独特诗风,还曾经受到过其他人的影响,比如韩愈,李贺早年曾经受到过韩愈的提携,所以,很自然也会受到韩愈的影响。韩愈的诗风,人称奇崛险怪,常常使用“笔补造化”的方法,使得笔下所描绘的事物显得更加与众不同。李贺比韩愈做得更绝妙,他的想象力比韩愈丰富,所以,已经将虚幻新奇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了。而且,韩愈的诗歌很少涉及神仙、鬼怪之类的形象,而这些,却是李贺诗中的常客。

李贺之诗,才思喷涌,如云崩雪涌,想象奇特,似奇峰险崖,虽然说,他的诗中处处都能够看见鬼域仙境,显得过于神幻,奇崛险怪之处,又让人觉得晦涩难懂,有人贬曰“牛鬼蛇神太甚”。可是,读诗,不能光看表面,在那些神仙鬼怪的后面,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清癯而病弱的身躯,是一段艰难而困苦的人生,是一个孤独而寂寞的灵魂。只可惜,天妒英才,李贺英年早逝,留给人们的,除了他那云谲波诡的诗篇,还有一声无奈的长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吟花弄诗集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