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波斯公主柠舞在自己的书房里,百无聊赖,一个人伏在书桌前写写画画。这时波斯王子道丞走了进来,问道:“妹妹,干嘛呢?”柠舞道:“我正忙着呢。”道丞道:“忙什么呢?”柠舞道:“忙着休息。”道丞笑道:“忙着休息?休息还用忙吗?你是不是心情不好啊?”柠舞并不答话。道丞走近了一看,柠舞正在书桌上写些什么,就凑到跟前看了看,看到柠舞面前的纸上写了“洞若”两个字,道丞问道:“洞若,什么意思啊?”
柠舞道:“没什么了,我给自己起的笔名。”道丞道:“笔名啊,洞若,有意思。”柠舞道:“嗯。”道丞道:“哎?你起笔名干什么?你要写书吗?”柠舞道:“是啊,在太学读了那么多大虞典籍,我也想写本书试试看。”道丞笑道:“写书没那么容易的,读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能写书了?你开玩笑吧?”柠舞道:“我就是想写,怎么了?”道丞道:“行行行,你写吧。”柠舞突然耷拉着脸,道:“唉,其实我也知道我不是这块料,可最近心情烦闷啊,已经好久没有进项了,这日子怎么过啊。”
道丞道:“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我们刚来大虞时并没有什么进项,日子不也照样过了?如今不就是几个月时间玉容丝绸行没有给我们分成吗?至于烦闷成这样吗?”柠舞道:“女孩子平日花销多,你不懂。”道丞道:“算了,我懒得懂,总之,现在的日子我觉得挺好,没什么过不去的,你再适应一下就好了。”柠舞道:“我懒得理你。”道丞笑道:“哥哥我今日闲暇了,你不理我,那我理你。我问你啊,既然你想写书了,不知想写什么书啊?”
柠舞道:“我喜欢曹雪芹,想写一本红楼梦那样的书。”道丞笑道:“你刚开始写作就想写出那样的名著啊?你能跟曹雪芹比吗?你有那个阅历吗?你有那个资历吗?你有那个能力吗?你有那个学历吗?那是你膜拜的对象,不是你模仿的对象。”柠舞一脸黑线,道:“你可以不在乎我的想法,但你也改变不了我的想法。”道丞道:“好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看在你是我亲妹妹的份上,我给你提点建议,可以吗?”柠舞道:“你提吧,听不听是我的事,说不说是你的事。”
道丞道:“好,那我就说了。既然你想写小说,那小说这种文体,有几个基本原则你知道吗?”柠舞道:“什么原则?”道丞道:“就是可以让小说更好看的原则,可以不遵守,但遵守的话小说会更精彩。”柠舞道:“愿闻其详。”道丞清了清嗓子,道:“第一,小说里的设定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情节发展要尽量顺其自然;第二,若故事是虚构的,就必须交代人物动机;第三,小说里的人物解决问题要靠自己的能力,不能靠外力。这是三大原则。”
柠舞道:“我没听明白,能解释一下吗?”道丞道:“第一条原则的意思是,情节的发展要靠人物关系或者矛盾冲突推进下去,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最好能做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而不能靠强加给小说的某种设定硬掰过去,那样的话故事读起来就会很没意思,比方说,一个人物遇到了一个难题,他解决不了,于是他就去找张三帮忙,为什么张三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因为这是小说的设定,所以就必须找张三。这样的故事读起来就会很没意思,一本小说通篇都是这种情节,小说就会很难看。如果非要这样写,至少给张三一个合理的解释,让张三拥有解决这个难题的理由,这个理由当然要合乎逻辑,不能靠设定。”
柠舞道:“是啊。”道丞道:“然而有一个问题是,只要是小说就一定有设定,如果没有设定,小说就会跟现实世界一模一样,而现实世界中是没有那么多矛盾冲突的,这样一来写出来的故事就会很平淡,也就不能称之为小说了,所以设定必不可少。如果太少的话,除了情节平淡之外还会遇到另一个情况,就是收敛问题。”柠舞道:“什么是收敛问题?”道丞道:“小说不管再长,描写的也是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当中发生的有限的事,也就是说,小说描述的是一个自成体系的世界,而这个体系是比较封闭的,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建立起来之后,情节就会发展下去,往下发展的时候也许有波折,但矛盾终归会越来越小,事情就会越来越少,情节就会越写越收敛,到最后就没得可写了,这就是所谓的收敛问题。所以随着故事的进行必须加入一些新的设定,这个新的设定可以是一个人物,也可以是一件事,总之,加入新的设定之后,就会激活整个故事,让故事产生更多的曲折,往读者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这样才好看。”
柠舞道:“嗯,你说得没错。”道丞道:“因此,一本小说里到底有多少设定才合适就是一个需要作者反复斟酌的难题了,总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柠舞道:“我明白了,那第二条原则是什么意思?”道丞道:“第二条原则的意思是,读者喜欢看逻辑自洽的故事,所以就需要有足够的动机去推动一个人物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动机,那就只能强行制造矛盾冲突,这样一来整个故事就像是无根之水一样,会非常没意思。但是这里需要注意,另外有一种小说,这种小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而这个真实事件为读者所熟知,这样的小说描述的只是这个宏大的现实世界的一个片段,所以就不必自成体系,也就不太需要交代人物动机了。现实世界中发生过的事,读者一般也不会追问。”
柠舞道:“哦,这一条说得也对。那第三条原则是什么意思?”道丞道:“第三条原则嘛,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主角被反派追杀,反派能力很强大,主角打不过,于是只能到处逃,经历了种种磨难,到最后走投无路,濒临绝境,就在这时,天帝大神突然出现,将反派一击致命;或者是,这时候反派突然自爆,自爆的方式可以是他得了脑血栓,主角抓住机会将反派一刀刺死,也可以是这时候反派的一个亲信突然叛变,将反派的致命弱点告诉主角,主角立刻秒杀了反派,总而言之,到最后主角终于迎来了圆满的结局,然后全剧终。这样的故事,你看后是什么感觉?”
柠舞道:“我会问,为什么那个天帝大神不能一开始就出现,非要等到最后才出现?为什么那个反派要到最后才得脑血栓,不能一开始就得吗?为什么反派的亲信要到最后才叛变,不能一开始就叛变?要这么折磨人吗?”道丞道:“是啊,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天帝大神就出现,或者一开始反派就得脑血栓,或者一开始反派的亲信就叛变,那整个故事就不成立了,也就没有这本小说了,所以这些事只能等到最后才发生。”柠舞道:“是啊。”道丞道:“其实,这个原则的本质是个平衡性问题。”柠舞道:“平衡性问题?什么意思?”
道丞道:“就是说,故事从一开始,敌我双方的实力要做到平衡,谁也不能比谁强太多,可以将双方设定为各有所长,各有优缺点,或者将主角设定为成长型,这样情节会更丰富,也更容易进行下去,同时还能保证一定的篇幅,否则一下子就把对方干掉了,整个故事就结束了。然而这个平衡性却很难把握,作为作者来说,经常是写着写着不是把主角写得太强,就是把反派写得太强,这两种情况下,如果是主角太强了,还有补救的办法,就是把反派干掉之后还可以再塑造一个反派,让主角接着干;或者是想个办法来削弱主角的能力值,比如让主角的亲信叛变;但是万一把反派写得太强了,主角全灭,故事就不成立了,所以这种情况下,只能有一个解决办法了。”
柠舞道:“什么办法?”道丞道:“就是靠外力解决问题,也就是空降一个大神或者突然发生某种意外,大神可以帮助主角,意外可以降低反派的能力值,总之就是把双方再拉回平衡,然后故事就又能进行下去了。但是这样写故事就不好看了,读者就会问刚刚你问的那些问题,甚至有时候整个故事的逻辑也会出问题。一本小说当中,靠外力解决问题的次数和小说的精彩程度成反比,次数越少,小说越精彩,次数越多,小说越没劲,如果真是万不得已,一本小说中靠外力解决问题的情节出现一两次倒也无伤大雅,但是实在不能再多了,再多的话整本小说就会变成一堆废纸。”柠舞道:“哦。”
道丞道:“所以说,如果主角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不仅是整个故事的构思问题,同时也可以让读者跟着主角一起面对各种难题,看主角如何跟反派见招拆招、斗智斗勇,如何通过智慧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获得读书的乐趣,这才是读者喜欢看的。”柠舞道:“嗯,没错。”道丞道:“当主角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他自己能有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如果作者实在是才思枯竭,想不到办法帮主角解决难题,那也可以换个思路,将解决难题的方法和设定隐含在前面铺垫的情节之内,这样也能避免靠外力解决问题,同时做到逻辑自洽。”柠舞道:“哦,有这么多道道啊。”道丞道:“那当然了。”
柠舞道:“我还有个问题,读者看小说都不喜欢在小说里看到工具人,因为工具人没有灵魂。那写小说的时候怎么避免出现工具人?” 道丞道:“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可能会令你意外——小说里的工具人是避免不了的,一定会有,否则就不是小说了。”柠舞道:“怎么可能?我看是你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吧。”道丞道:“你听我慢慢说,刚刚我说过了,小说描写的是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时间当中发生的有限的事,也就是说,只要是小说,描写的故事都有一个明确的边界,因为一来故事不可能无限延伸,二来小说要聚焦于自己要表达的核心内容。这一点明白吧?”
柠舞道:“明白。”道丞道:“所以这个时候工具人就必须出现,其作用是界定故事的边界。”柠舞道:“什么意思?”道丞道:“就是说小说当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不能让他有自己的思想,他必须是机械的服从别人的指令或者服从作者的安排,这样一来,故事情节的发展到这个人物为止就结束了,不会再枝蔓出更多的情节,这就是故事的边界,确保了小说描写的时间、空间和事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这样的话,小说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那每个人的立场、利益都不尽相同,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做事,把所有的这些都写进小说里的话,小说就会变得杂乱无章。举个例子,比如甲骑马不小心撞到了乙。乙怀里抱着的西瓜就摔到地上碎了。两人开始吵架。丙是个清洁工,过来打扫西瓜,扫完以后去倒垃圾。丁是个乞丐,看到垃圾桶里破碎的西瓜忍不住又上去吃,吃完以后闹肚子,疼的在地上打滚,不小心滚到马路上,碰到了行人戊,把戊的衣服弄脏了。戊于是赶紧回家洗衣服,可家里的皂角用完了,于是去店里买。店家己卖给戊三斤皂角,然后拿着卖皂角的钱去肉铺买猪肉。屠夫庚卖给己三两猪肉,然后拿着卖猪肉的钱给自己儿子买了几个玩具。如果一本小说里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你觉得故事脉络怎么样?”
柠舞道:“我觉得好无聊啊。”道丞道:“是啊,如果小说里不存在工具人,故事脉络就是这样,这个脉络是很合理的,因为甲乙丙丁这些人拥有充足的动机,确实会去做这些事,但是把这些事全都写进小说里肯定不行……”柠舞抢过话道:“我知道了,这样的话,故事情节会无限延伸,作为小说来说这是做不到的,而且也不利于作者表达小说的核心思想。”道丞道:“对,更重要的是这样写小说也不好看啊,所以工具人就必须存在,其作用是为核心人物和核心事件服务。比如,如果甲骑马撞到乙很好看的话,那集中精力描写一下这一场矛盾冲突就行了。地上的西瓜是这一场冲突的一个重要证据,必须在地上存在。甲乙双方围绕怎么样赔偿西瓜来一番论战,然后事情再怎么发展都可以继续写,但要围绕甲乙双方的矛盾。最后事情解决了以后只需要交代一下地上的西瓜被清洁工打扫了就行了,至于清洁工怎么样了就没必要写了。”
柠舞道:“对。”道丞道:“这个时候的清洁工就是这个故事当中的工具人,他要做的事都是被安排的,他也不会再做其他的事了。有这样一个工具人在这里,这个故事的边界就确定了。”柠舞道:“嗯,我明白了,工具人是处于故事边缘地带的人物,距离核心人物很远,但像个钉子一样圈定了故事发生的范围。”道丞道:“没错,所以小说这种题材就注定了一定会出现工具人。不过,说句题外话,还有另外一种题材的书,里面是没有工具人的。”柠舞道:“什么书?”
道丞道:“回忆录。回忆录当中的所有人都是现实当中存在的,每个人都是有头脑的,都不是工具人。但是一个作者在写回忆录的时候,一些边缘地带的人物都是一笔带过,不会描写太多,其实也相当于工具人的作用了。”柠舞道:“哦。”道丞道:“当然了,我说的这些是针对一部有血有肉的小说而言。其实有一些写得很烂的无脑小说,小说读起来就像木偶戏一样,里面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像是工具人,那是因为作者笔力有限,没有给人物注入灵魂,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与我们刚刚探讨的话题无关。”柠舞道:“嗯,我知道。”
道丞道:“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写小说有很多讲究,不是那么容易的。”柠舞叹道:“是啊。”道丞道:“另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小说中描写矛盾冲突的时候,要着重描写战术问题,尽量不要描写战略问题。”柠舞道:“为什么?”道丞道:“因为战术问题写进小说里会很好看,战略问题写进小说里会很无聊。这一点跟现实世界正好相反,现实世界中的矛盾冲突,战略问题的价值和作用远远超过战术问题,而小说却不能把重点放在这里。”
柠舞道:“不明白,能举个例子吗?”道丞道:“比如说,如果写到战争,几千年的历史当中,绝大多数时候交战双方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都差不多,我们再假定一种理想情况,就是交战双方的战斗意志和武器装备相当,这个时候谁能打赢战争基本上就只取决于一个因素。”柠舞道:“什么因素?”道丞道:“就是人数,人数多的军队能打赢人数少的军队,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几乎都符合这一条。”柠舞道:“是吗?”
道丞道:“是啊,当然是了,不过呢,如果战斗意志、武器装备或者技术水平等因素双方有差距的话,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总之,一场战争在开打之前,有头脑的将军慎重分析一下局势就能预测到战争结果了。就是说,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几乎都是战略层面的,战术层面的很少。”柠舞道:“哦。”道丞道:“但是,你写小说的话,如果按照现实情况来写,那小说有什么可看的?因为某一方人多,所以他们赢了?因为某一方有重甲骑兵,所以他们赢了?小说里写这些?就这么简单,然后打赢了?有什么意思啊?”柠舞道:“哦。”
道丞道:“你不妨看看三国,里面那些精彩的篇章几乎都是在描写战术问题,什么空城计了,草船借箭了,多精彩啊。”柠舞道:“你的意思是空城计和草船借箭是战术问题?就是说这些谋略对战争胜负的影响很小?”道丞道:“当然很小了,甚至这些谋略是不是历史事实都不一定。”柠舞道:“不会吧?”道丞道:“怎么不会?小说又不是历史。总之你记住就好了,战略问题是重大问题,战术问题是更浅一个层次的问题,小说中描写战术问题,也就是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这些情节会很好看,战略问题虽然很重要,但在小说里几句话就能交代清楚,更像是一个设定,所以不必写太多。”柠舞道:“好,我明白了。”
道丞道:“另外,关于小说,还需要注意,小说这种文体的表现力是有上限的,这是一个天然的限制。在现在这个时代,小说里能玩的梗都已经被前人玩了无数遍了,想再玩出新花样几乎不可能了。你想写小说,无非也就是给同一个故事内核披上不同的外衣,加上不同的滤镜再玩一遍而已。你看看现在市面上的小说,你可以试着随便找一本,把小说里描写的整个故事打碎成无数个片段,就会发现几乎每一个片段都曾经在以前的小说里出现过,比方说,当小说里出现法场的时候,接下来的情节要么是关键时刻有人前来劫法场,要么是关键时刻来一个人大喊一声刀下留人,法场这个东西在小说里再没别的花样了,当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除外。”
柠舞道:“没错。”道丞道:“你写小说想写出新意,除非等到下一个时代,等人类的历史再往前发展一步,再多积累些经验教训了也许可以,但现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了。”柠舞道:“唉,你说的对。”道丞道:“你看看曹雪芹写的小说,从小说里单拎出来一部分人物或者一部分情节,都够排演一出戏剧了,这是何等的巨著啊,真不是你能比的。”柠舞道:“唉,我知道,但我还是想写写看,反正又不图赚钱。”道丞道:“好吧,就当是锻炼一下文笔也好,我支持你。”
柠舞道:“好。”过了一小会,柠舞道:“哥,你说我们平日读书也在大内,居住也在大内,什么时候能出去玩玩啊,我都好久没出去玩了。”道丞道:“你才写了这么一小会就想出去玩啊?真是三分钟热度都没有。”柠舞道:“嘻嘻。你给我讲了这么多道理,我听的烦死了,所以要出去转转。”道丞道:“其实我也很烦给别人讲道理。道理这个东西吧,必须靠自己去悟,只有自己悟出来的道理自己才信,别人讲的道理都是别人的道理,不一定对,就算对,自己也不一定信。这个世界上的道理就那么多,每个人来到世上都要从头悟一遍,所以人类的历史永远都是重复的。”
柠舞道:“什么啊,你要不要出去玩?”道丞道:“要,我们在这里享受亲王待遇,想出去玩随时都可以去,宫禁拦不住我们的。”柠舞道:“嘻嘻,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吧?”道丞摇头道:“真拿你没办法,不过,你为什么不跟贺半山一起去呢?”柠舞道:“关你屁事,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道丞道:“要要要,妹妹要出去玩,做哥哥的理应陪同,走吧。”柠舞道:“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