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静相信,她和韩乔的拍档关系,应该能够走得长远,否则她就不会叫韩乔过来。
韩乔相信,她和田静的拍档关系,应该能够走得长远,否则她就没必要答应过来。
作为心理学专业人士,她们都会由此及彼、换位思考,去考虑这些问题。
她们根据对对方过去的了解,都相信她们的拍档关系会走得长远,但与此同时,她们也知道,拍档关系能否走得长远,归根结底,并不是靠对对方过去的了解而产生的信任、尊重、包容、理解,而是基于现在的信任、尊重、包容、理解,不断增进了解,不断纠错前进,才能不断互补发展。
换句话说,所谓不忘初心,并不一定能砥砺前行,砥砺前行就是砥砺前行,只要能够相扶与共砥砺前行到最后,最后一定会发现,那时的心境早已经今非昔比,初心是一定会变的,终心比初心更重要。
只要终心变得比初心更好,那么就是值得的,而要想让终心变得比初心更好,就必须在信任、尊重、包容、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增进了解,不断纠错前进,不断互补发展,因为能够相扶与共的人,必然要是最了解你的人。
如果谈不上不断增进的了解,又怎么可能谈得上相扶与共砥砺前行,更谈不上真正深入的理解、信任、尊重、包容。
以上就是田静和韩乔决定把对方当作自己今后拍档时,各自的想法,也是相同的想法。
所谓“人生若只如初见”是幼稚的,了解比理解更重要,没有深入的了解就没有真正的理解。
只有成熟的人才会明白这一点,如果不明白这一点,那么最好不要找拍档。
为此,她们在探讨“欢乐家族”长远发展计划和当前工作事务的过程中,都尝试着与对方加强接触,加强交流。
这一个星期,她们晚上都有见面详谈,并且住在一起。
要么是在田静的住所聊到深夜然后一起住下,要么是在韩乔的住所聊到深夜然后一起住下。
往往是在客厅聊着聊着,就在长沙发和躺椅上睡着。
毕竟是整个大学时代共处一个宿舍的舍友,她们就算几年没见,重新住在一起也还是很自然,并没有违和、尴尬之感。
晚上偶尔有其他人找田静,比如何志明,比如杨清涟,比如余晓然,比如巫红忠,等等,这会让韩乔从侧面对田静了解多一些。
了解一个人,当然是需要从这个人接触的人群去了解的。
晚上基本上没有人找韩乔——白天可能也差不多——但是经常有很多人打电话或发信息跟韩乔聊天,那些人基本上是韩乔的作家朋友或书友粉丝。
田静觉得韩乔的圈子看上去很单纯其实很丰富。
韩乔觉得田静的圈子看上去很复杂其实很单调。
所有这些,都是两个拍档彼此互相之间的、必要的循序渐进的了解过程。
让韩乔感到担忧的是,田静多次做噩梦。
早上起来问起田静,她往往不记得。
但晚上她做噩梦时的恐怖情景,却多次吵醒韩乔,让韩乔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