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献君站在水出玉身旁,初见这神奇一幕时,眼中也满是惊讶之色。
雷公屈指叩响供台时,震得案头青铜灯树嗡嗡作响:"闹市?"
献君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掌心攥着的半截艾草燃起青烟。
烟雾缭绕间,供台上雷击木浮现出焦痕拼凑的城郭图——如今的住所正是店铺所在的大街。雷公有些担忧地皱眉,毕竟他们之前一直都是低调而隐秘的。当时是为了等候神女降临,才暂时选定了那个地方落脚。要不然,一个千年宝物横空出世,指不定会招来多少风起云涌、江湖纷争。
"显眼处才好藏真章,您看当年大慈恩寺的舍利塔,可有人疑过檐角风铃里镇着龙鳞?"水出玉抬脚推散水晶镯残片,绣鞋上缀着的东珠正巧滚到雷公像足底,"所以我们搬家了,一切都重新开始。"
谁没事会总往深山里去找人?再说了,就算在山里,偶尔遇到一个陌生人,谁又敢真心相交吗?倒不如在这里,人人可见,在人海里捞针,也总好过在深山中守株待兔。
水出玉向来信奉与其等待未知的命运,不如主动寻找机会。
此刻,献君更是对水出玉佩服得五体投地,心中不由得感叹:“她真不愧是神女啊! 好像任何事物到了她的手里都会变得不同凡响,如同他们几个一样。
雷公突然伸手抓向虚空,五指尖爆出雷电。电光游走处,供台上三足香炉竟显出琉璃质地,炉内沉灰翻涌如乌云压城。献君袖中那枚古铜钱突然腾空,不偏不倚嵌进香炉耳缺处,严丝合缝宛若新生。
更鼓声自城墙根漫进来时,雷公玄铁面容已镀上柔和的月华:"倒是忘了。"他震袖挥散残存电光。
水出玉俯身拾起复原的水晶镯。
露水凝在窗棂,献君蜷在蒲团上打盹,衣摆沾着未干的松烟墨。
水出玉发间珠簪歪斜欲坠,面前摊开的黄麻纸写满"茶肆""药铺",又被朱砂笔狠狠划去。
五更梆子惊飞檐下宿鸥鸟,没过多久,蒋林叩门声混着马嘶穿透薄雾。雷公像足底突然腾起缕青烟,在空中凝成"当"字残影。
他站在铺子门前,看到紧闭的大门,不由皱眉:“铺子怎么还关着?”
敲了半天门都无人应答,无奈之下,他只好命人围着铺子喊了一圈。终于在众人的呼喊声中,献君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打开了铺子的大门。
献君开门时带翻了门后青瓷胆瓶,碎瓷片在曦光里溅成星河。蒋林抬脚跨过满地狼藉,见水出玉正将最后半块茯苓糕碾成碎末。
献君的头发略显凌乱,衣衫似平日那般整齐,而水出玉则是,正坐在桌旁,单手托着下巴,满面愁容,另外一只手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桌面。
蒋林疑惑,微微挑起眉头,带着几分怪异的眼色说道:“你们二人,这么久没起床吗?这都日上三竿了。”
水出玉猛地起身,窗边网格勾断发簪,悬着的铜罗盘应声落地。
她本就为着棘手的事情烦恼,此刻便语气生硬地回答道:“蒋公子何时这般会夸赞人了?他是我弟弟,倒比不得蒋公子府上豢养的画眉鸟。”说儿子也没人信。
和气的人忽然语气不和,总会让人有股莫名的压力。
蒋林退后半步踩中满地纸团,拆开看尽是"典当""钱庄"之类的朱砂批注。
"敢情二位闭关修长生啊?"蒋林悻悻用麈尾挑起案头结网的砚台,翡翠柄映出水出玉眼底青灰。
水出玉广袖突然扫落满案纸笺,惊起的气流掀开刚坐下的献君的衣襟,露出贴身藏着的半卷《贞观政要》——书页间夹着的糖渍梅子正洇出褐斑。
蒋林忽觉腰间玉佩发烫,低头见双鱼纹路正与纸上墨迹重叠,语气诚恳地转移话题:“其实,我是过来帮忙的,如果你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我虽然不才,但也愿意尽一份绵薄之力。”
水出玉看着蒋林那认真的模样,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知道蒋林的好意,倒也不会揪着不放,心中的怒火便渐渐平息了下来。
她深吸了一口气,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多谢蒋公子的好意,我们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暂时还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若是你愿意的话,不如留下来一起商量。”
“当然愿意,只要能帮到你们,我义不容辞。”蒋林毫不犹豫地回答,又随意问道,“你们这几天生意怎么样?”
献君有些尴尬,连忙将蒋林请进来,才说道:“还没开张呢。”
蒋林也不客气,大步迈进屋里,看着空空如也的铺子,确实没有开张的样子,不由纳闷了。
“你们这是怎么回事?为何过了好几天了都不开张?不过你们打算在这里做什么买卖啊?我还想特意命人在外面宣传,说这里新开了一家铺子呢。”
光漫过新糊的碧纱窗,水出玉的毛笔悬在澄心堂纸上,松烟墨已有干涸迹象。
献君扛着金丝楠木屏风跨过门槛时,她搁下狼毫笔:“我们连续想了几日,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对呀,我们也不知道该开什么铺子好。”献君也是一听到这个就头疼,苦着脸说道,“我们都没做过生意,实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你有经验,定然主意多,帮我们想想吧。”
蒋林一噎:“你们这几日就讨论了个这?二位若要开解库铺,员外家的鎏金帐钩倒可抵三百贯。”
"三百贯?不如对着祖坟石辟邪。"水出玉话说的爽快,却免不了现实的担忧,“我们对铺子不怎么熟悉,得好好商议,若贸然开张,亏了怎么办?”
蒋林抚了抚疼痛的额角,说道:“你们若是不了解,为何不问我?”
“去哪里找你?”
蒋林气结:“你......算了,此事你们别操心了,明日我让人来重新装修,然后再给安排个掌柜的来,先跟着学学。”
二人眼睛放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