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十二月,冀州,邺城刺史府内。
虾仁端坐在刺史府的书房内,眉头紧锁,专心处理着冀州的政务。
【唉,这刺史真不是人当的,一天到晚都得坐在这处理政事,也不知道拜访冀州豪族之事如何了。】
“虾仁大人,这是洛阳送来的消息,请您过目!”虾仁接过情报,挥手让送信之人退下。
“好,辛苦你们了,准假三日,下去歇息一番吧。”
“谢大人!”送信之人退下后,虾仁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看向递上来的情报。
“我来看看啊,鲜卑蛮夷侵掠幽、并二州,州兵抵挡不能,受灾严重。算算时间,乌桓叛乱之事怕是已经发生了,多事之秋啊。”
“咦……后面这是?太尉崔烈被免职,陛下任命大司农曹嵩为太尉,曹操的父亲已经当上三公了啊。”
“看来,天下大乱已经不远了啊,希望老爷那边能顺利吧。”
虾仁刚刚放下文书,便听到门口传来声响。
“寿昌,快出来看啊,老爷终于回来了。”
“好,我这就去!”
只是一起身,虾仁便感觉眼前一黑,差点跌倒在地,好在潘凤眼疾手快,拉住了他。
“寿昌啊,你身子骨本来就弱,这半个多月来又没有休息好,咱去见一见老爷就赶紧去歇息吧。”潘凤关切的看着虾仁,叮嘱道。
“知道了兄长,只是老爷将冀州之事托付给我,总要顾好才行啊。”
潘凤搀扶着虾仁,在一众卫兵的护送下前往了邺城大门。
兄弟二人并排站在城门口,不时地张望着远方。
他们的身后整齐地排列着一队冀州卫兵,正是先前大战中的精锐。
不久,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韩馥的车队缓缓驶来。
潘凤立刻精神一振,大步迎了上去。
他高声喊道:“老爷,您终于回来了!”
韩馥从马车上下来,看到潘凤,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他走上前,拍了拍潘凤的肩膀,说道:
“无双,防卫之事辛苦你了。”
潘凤恭敬地说道:“这是俺应该做的,冀州的百姓都在盼着老爷您回来呢。”
虾仁也上前一步,奈何如今他身体虚弱,也只是出声问了一句拜访的情况如何。
韩馥连忙下次搀扶着虾仁,生怕他不小心躺倒在这里。
“寿昌,冀州政务有你负责,我才能安心出行啊。放心,此次我已取得冀州各世家的支持,先前所商之事算是成了,来人,送寿昌会府邸休息吧。”
“如此便好,那臣先告退了。”
韩馥点了点头,而后转身向城门走去。
兵士们整齐地列队,高呼:“欢迎大人归来!”
声音响彻云霄,引得城内的百姓纷纷走出家门,夹道欢迎。
城内的街道上,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向韩馥行礼。
韩馥微笑着一一回应,不时地向百姓们挥手致意。
潘凤则手持兵器紧跟在韩馥身边,确保他的安全。
最终,韩馥回到刺史府内,接管了冀州事务。
“无双,近日来黄巾降卒可有异动?”
“回老爷,是有几人聚众闹事,已被俺下令砍了!”
“那就好,不日就将迁移黄巾降卒往冀州各处了,你去军营做些准备吧。”
“诺!”